古人如何度过人生低谷期(文化常识都是走路)

“刘姥姥不敢过去,掸掸衣服,又教了板儿几句话,然后溜到角门前。”

这是曹公笔下刘姥姥第一次去荣国府时的情景。一个“溜”字,道尽了人世的辛酸。为什么刘姥姥要“溜”到角门前呢?因为她本是带着打点秋风的目的而来,心里已是打着小鼓。初到贾府门前,又看到大门口两个高大的石狮子,以及数不清的轿车马匹,还有衣着鲜亮个个挺胸迭肚指手画脚的家人们。

古人如何度过人生低谷期(文化常识都是走路)(1)

换作一般的乡下老婆子,可能腿肚子都转筋了。可刘姥姥既然在女婿面前夸下了海口,咬着牙也得把这侯门相府进去一回。所以小心翼翼又满怀希望,慢慢“溜”了过去。

溜,原意为划行。后来指悄悄地走,或顺着墙根或边沿慢慢移动。刘姥姥在荣国府门前,肯定是沿着墙角慢慢溜过去了。一个“溜”字,道出的岂止是“一把辛酸泪”。

同样是走路,和溜一样,还有行、步、徒、趋、走、奔、亡,那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呢?

行,本意是道路,后引申为走路。就是正常的走路,不疾也不慢。如晏子“过王而行”,就是在大王面前走过,表示晏子在楚王面前的从容不迫。

古人如何度过人生低谷期(文化常识都是走路)(2)

步,也是走路之意。但与行不同,步是慢慢走的意思。如古文中有“乃自强步”之语,意思是勉强走动走动。既然是勉强,就不能走太快了。

徒,现在和步连用得较多,如徒步。同样是走路,但和行及走不同处在于,徒不强调快慢,而着重表示不依靠任何交通工具,就是纯走路,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用“11号”。如“舍车而徒”,特意说明是舍去了车,而用双脚步行。

趋,小步快走。在讲究礼法的古代社会,趋是个非常重要的日常动作。比如小辈见长辈,下级见长官,必须得是趋步向前才能显出尊重。

走,既然有小步快走,那肯定也会有大步快跑。小步快走是趋,大步快跑,是走。如“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兔子肯定是跑得太快,所以才会碰到树上把脖子弄折了。

奔,昆曲中有一句话,叫“男怕《夜奔》,女怕《思凡》”。意思是这两处戏分别是男女角最难演的。夜奔,说的是林冲火烧草场后逃命的故事。一个“奔”字,把林冲亡命天涯的窘迫和无奈刻画得淋漓尽致。所以奔,就是快跑的意思,但这里更有逃难之意。

古人如何度过人生低谷期(文化常识都是走路)(3)

亡,和奔一样,也有逃难的意思。但区别在于,亡特意强调出逃避难。如“怀王怒,不听,亡走赵”,楚怀王被秦国要挟,很愤怒,所以逃难到了赵国。

这就是溜、行、步、徒、趋、走、奔、亡的不同之处。

文澜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