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对象的六个忠告(相亲对象是怎么一步步放弃的)

这跟我今天接到的一个以说几乎完全相似了。

女孩经妈妈的同事介绍认识了一个男生,这个男孩比她大六岁,虽说不在同一个城市,但属于同一个国企单位,职位薪资各方面都要比女孩高。

聊天见面就女孩来说双方感官都很好,彼此也都有意向继续接触。

但是男生一直不是很主动,就男生表述是因为自己性格内向的缘故,不过现在也在努力改进。

但是突然有一天,男生跟女孩儿讲双方不打算继续了解了,这就让女生很郁闷,明明都接触快半个月了,和对方聊天也觉得很踏实

怎么突然就变卦了呢?就算后续女孩找男生询问理由,也没问出个所以然,只是得到一些你很好,我这也是为你考虑,不要浪费彼此时间等等一些冠冕堂皇的答案

首先我根据姑娘的叙述梳理了一下他们之间的情况:

1,职位身份比你高,意味着对方的硬价值方面比你强很多。

2,彼此都有意向继续接触,对方却因为内向不太主动,这里本身就是矛盾的。

有意向接触怎么可能不主动呢?况且彼此有意向这个信号你是通过什么判断出来的,确定准确吗?

这里有两种情况,一个就是对方确实内向,跟你沟通也实实在在地讲了自己的现状,明确传达出来自己性格内向,但是想要跟你继续了解的信息;

一个就是对方就是很正常的相亲流程,你进入了对方初始的筛选范围,但也就是刚刚满足条件而已,你把他对待任何一个相亲对象的态度误判为对你有好感。

3,再结合你说想要继续接触下去,男方却不答应继续了。

这里就说明,之前跟姑娘简单的寒暄纯粹是面子上好看,或者是为了给长辈交差,但是看你好像没有领悟到自己之前不主动的内在含义,还想要继续接触,就只好给你讲明白,不想再继续接触了

相亲之所以那么低的成功率,很少归因于家庭条件这样的硬性条件。

之所以这么讲是因为相亲基本上中间都有牵线人,牵线人会告诉双方各方的背景条件,这就说明相亲双方是知根知底,双方家长也已经默认了认可大家的背景条件。

不合适的在见面前就已经被PASS了,所以别再把自己相亲不成功归因于没有存款,工作不好,家里条件不好等等第三方因素了

要把更多的目光放在自己身上。

主要是这两方面:

1,外在:自身颜值,形象,穿衣打扮

2,内在:你的性格,双方交流时的合拍程度,情商,以及自己的三观,对待爱情的看法,之后的生活规划等

外在形象很好提升,难的是内在价值,在内在价值中更难的是提供情绪价值。

相亲对象的六个忠告(相亲对象是怎么一步步放弃的)(1)

接下来关于此类的相亲案例,我总结了一个小技巧分享给大家:

1,相亲市场中的边际递减效应

如果你在初期就已经给相亲对象表现得期望过高,那么往后一定是一天不如一天。

试想你本身已经把最优秀的地方展示完了,那后面你依靠什么进行相处呢?

相亲的时候,很多人都希望在初次见面展现自我,比如说一些留学经验、工作背景,家庭背景,彰显自己的加分值。但这如果就是你的底牌,确实展示过早了。

经济学中的边际效应递减法则:消费者在逐次增加1个单位的消费品时,带来的单位效用是逐渐递减的。

就比如你饿的时候想吃一个包子,但是当你吃第二个包子的时候已经饱了,吃到第三个就已经很撑了。

同理,当你不断展示自己的时候,她其实对你的需求已经每日愈下了。

而这个时候,减少自己的对话比例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如何减少呢?

首先需要通过引导对方和你的互动。

我们可以适当地选择个性化的表情包,消除距离感和陌生感,同时可以轻松地表达情绪。

不过现在部分男生不喜欢用表情包,那么我们可以先找一下对方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图片 文字的分享。

例如发给她一张意大利风情小镇的图片,说“感觉你会喜欢这种比较文艺的地方”。

还有一种减少对话比例的方法是——情绪同频。

也就是她用怎样的语气、情绪和你沟通,你要对等地反映给她。

比如女孩子说“今天吃了一个火锅不错” ,你也需要同等情绪的回复“看你发的图片不错,突然想吃点辣的了!”

如果女孩子说的是“好吧”“可能是吧”,这个时候不要因为她的冷漠而感到慌张,你可以直接说“好什么”“是什么”,语气要和她一样冷漠敷衍。

因为人和人的沟通就是一面镜子,当她看到你敷衍对待她时,她的第一反应是思考自己如何对待你。所以你在用这样的方法和她沟通,不但能引起她的反思,更能引起她的尊重。

最后,很多人会希望判断相亲后对方是否喜欢你,但我更倾向于,判断相亲对象是否愿意和你继续交流,毕竟第一次见面,很少存在一见钟情的情况:

a TA会主动分享自己的私人生活

b TA会提供给你邀约的时机

c TA不排斥和你单独相处

d TA觉得你真诚、善良

e TA认为你有价值(情绪价值、或者帮助)

以上,希望对你有启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