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画款识的重要性(盈字款邢定之别-沙家櫪)

原创作品 -沙家櫪

一幅画款识的重要性(盈字款邢定之别-沙家櫪)(1)

邢定不分技已穷,旋成玉璧各不同。

官家订制大盈库,定器邢窑皆入宫。

清根角,面斜弓。定邢之别细微中。

若能知晓其中道,辨别陶瓷实属虫。

”字款的白釉瓷器过去都被认为是邢窑作品,是供奉唐代“大盈库”的官造器物,由于唐代的历史书籍、诗词等尚未发现有记载定窑的踪迹,又有唐代文人描述“南青北白”的记载,故只要遇到唐代白瓷一般都定为巩县窑、邢窑作品,瓷质优良的都被当做邢窑,也就是适应唐代记载的所谓“南青北白”,却没有人对此有过半点怀疑。

经过我们多年的研究考证,不仅发现定窑早在隋唐时期就已经生产出了相当高质量的白瓷、色釉器物,而且在盛唐时期也为宫廷订制供大盈库的“盈”字款作品,由于我们对邢窑、定窑的作品认识的局限性,所以笼统归于邢窑。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各地出土、传世的作品不断刷新我们的眼球,定窑的“”字款的器物、残片也在潜移默化地慢慢改变我们以往的旧有观念,经过多年的研究证实定窑、邢窑“”字款的器物、残片之间还是有一些微妙的差别的,虽然过去我们常说“邢定不分”,那是由于我们对定窑、邢窑的了解甚少,如果我们关注工艺上的细节、瓷质上的不同,我们会发现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下面我们做一个对比,看看定窑的“”字款器物底足的工艺处理和邢窑“”字款器物底足的处理之别在哪里。

首先我们看看定窑“”字款底足是什么样子?

图1:唐代定窑白釉“”字款玉璧底罐的底款

一幅画款识的重要性(盈字款邢定之别-沙家櫪)(2)

这件唐代定窑白釉“”字款唇口罐与邢窑同类型的罐有些不太一样,这件定窑罐是有圈足的,而邢窑的这类罐基本上是没有圈足的,大都是平底,或内挖式玉璧底,这是一大区别,但是定窑的唇口罐也有与邢窑形式一样的平底,但不见有内挖式玉璧底。

图2:定窑与邢窑造型上的对比

一幅画款识的重要性(盈字款邢定之别-沙家櫪)(3)

再看看玉璧底的工艺两窑口有什么不同吧,定窑玉璧底的底心满釉也好,局部漏釉也罢,但我们注意看看玉璧底的根部是大有不同的,定窑玉璧底的根部大部分是“清根”的,换句话说就是用尖刀旋削至底面与足壁根部,形成“直角”清根状,而邢窑的工艺确实不同,邢窑的玉璧底面与足壁不是硬直角清根状,而是“圆角”,邢窑的工艺是用圆角刀旋削至根部,所以旋削的玉璧底足根处是圆角,且多数玉璧底较浅,参考图3,当然,定窑的直角也不是绝对的,偶尔也会有圆角的情况。

图3:定窑与邢窑足根的区别

一幅画款识的重要性(盈字款邢定之别-沙家櫪)(4)

晚唐定窑与邢窑的五瓣花口笠式碗造型大体接近,只是邢窑在五瓣花口对应的地方腹下压出五道印痕,而定窑在这种款式上的花口碗腹部饰光素的。参见图4

图4:晚唐定窑与邢窑在同一款式上的不同点对比

一幅画款识的重要性(盈字款邢定之别-沙家櫪)(5)

晚唐定窑与邢窑在同类器物的圈足略有相似之处,比如晚唐定窑五瓣花口笠式碗,造型规整,挺拔,圈足,足底施满釉,釉下刻“”字款,圈足内侧粘有或多或少的石英渣,而邢窑同类器物圈足内也是满釉,圈足背端微微倾斜,即外侧略低一点,内侧着地,这样接触面小,没有粘渣现象。

图5:晚唐定窑与邢窑五瓣笠式花口碗圈足、款对比

一幅画款识的重要性(盈字款邢定之别-沙家櫪)(6)

定窑与邢窑的玉璧底工艺还有一个不同之处就是定窑玉璧底的底面是平的,而邢窑玉璧底底面是斜的,内低外高,外沿有大倒角,斜面往往也不是平的,而是微微内凹,有一点点弧度,这是邢窑与定窑最大的区别,定窑总体讲是内底清根,玉璧底足壁垂直,个别内或外沿有小倒角,内底根也偶有圆弧的情况,定窑玉璧底较深,邢窑玉璧底较浅,参见图6 定窑与邢窑玉璧底对比,AB是唐代定窑玉璧底“官”字款碗残片,定州地区出土,CD是邢窑玉璧底“盈”字款碗底。

图6:唐代定窑与邢窑玉璧底对比

一幅画款识的重要性(盈字款邢定之别-沙家櫪)(7)

有些定窑的玉璧底外侧也有斜倒角,内侧也呈圆角,但是定窑的玉璧底是平的,而不像邢窑的玉璧底是带微微的内凹面,尤其侧视明显(见图7 B),邢窑的玉璧底不仅是内斜而且还带有内凹的小弧面,与定窑平直的面截然不同(图7 A)。

图7:定窑玉璧底平面A与邢窑玉璧底微弧斜面B

一幅画款识的重要性(盈字款邢定之别-沙家櫪)(8)

过去说“邢定不分”,那是在那个年代人们对定窑、邢窑的认识还不够,有很多无法区分,可是如今人们对定窑、邢窑我们对两个窑口做了细致的对比,有了新的认识,“邢定不分”的局面应该是不再有了,只要我们观察细节的工艺处理,大部分的邢窑与定窑都是可以区分开来的,这里不再熬述,邢窑、定窑的差别另选题单独细辩。

1999年基本完成打捞的“黑石号”唐代唐代宝历二年(826年)沉船出水了大量的长沙窑器物,在六万七千多件唐代出水器中百分之八十多都是长沙窑产品,还有巩县窑、越窑、邢窑或定窑,有趣的是在这众多的瓷器中居然也发现了一只“”字款的绿釉碗,绿釉器物在邢窑中没有发现,但是有类似长沙窑的那种浇绿釉的执壶,也就是施釉不等的浇釉,邢窑满釉裹足的绿釉器物尚未发现,所以说它是邢窑为时过于牵强,但从烧造工艺上讲,定窑确实有裹足满釉的绿釉产品,而且是三点支烧,这件“”字款的绿釉碗也是三支点支烧而成,只是支点不在足背,而在足根内侧,说它是定窑也不具说服力,近些年曲阳、定州相继出土过定窑绿釉残片B,由于没有上手实物就很难辨别它的确切窑口,按里说这件绿釉“”字款的碗很有可能是巩县窑的产品,或者是长沙窑的?还需进一步探讨。

图8:1999年印尼出水的黑石号它的沉船打捞的”“字款绿釉碗

一幅画款识的重要性(盈字款邢定之别-沙家櫪)(9)

传播正能量是一种智慧,我们不断更新现有知识,让爱好者了解不同视角的最新观点。

朋友如果你喜欢就请转发到朋友圈和大家分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