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静雅致的古典园林(千古风韵中式园林)

□李学朴

中国的园林艺术,以其严谨而巧妙的布局,精湛而高超的技艺,山明水秀的风景,鸟语花香的境界,诗情画意的精髓,让“鸢飞戾天者‘游园’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景’忘返”。

古典园林已有三千年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于商、周时代。史料记载商汤王“居于苑囿,不辍视事”;周成王姬诵“驻桐馆瑶台而理天下”;秦庄公“每出猎必驻馆宴赐”(见顾颉刚《古史辩》卷144),足见古代帝王于苑囿中憩养享乐,同时理政视事。

幽静雅致的古典园林(千古风韵中式园林)(1)

幽静雅致的古典园林(千古风韵中式园林)(2)

幽静雅致的古典园林(千古风韵中式园林)(3)

扬州个园

如果说山石是园林的骨骼,那么水、泉则是园林的血脉。在园林建造过程中,疏水引泉同样重要。自秦皇汉武引水为池以来,历代园林无不重视水体在园林中的建设。因为水势富于变化,兼具动静抑扬之美。正如《淮南子·本经训》说的:“凿汙地之深,肆畛崖之远。来溪谷之流,饰曲岸之际。积牒旋石,以纯修碕。抑淢怒濑,以扬激波。”比如张伦宅园虽以山石为主,但也注意“深溪洞壑”对山石的衬托。

隋炀帝营建洛阳西苑,尤重园中泉水。《隋书·食货志》载:“(炀帝)开渠引谷、洛水,自苑西入,而东注于洛。”宋人刘斧在《隋炀帝海山记》中说,西苑“内为十六院,聚土为山,凿为五湖四海……每湖方四十里……湖中积土为山,构亭殿,广袤数千间,又凿北海闾环四十里,中有三山,设蓬莱、方丈、瀛洲,上皆台榭回廊。水深数丈,开狭湖,五湖、北海,俱通行龙凤舸,帝多泛东湖”(《青琐高议·后集卷五》)。水景与山体、建筑的配搭如此巧妙,这一切都表明水体在园林审美中具备了组织庞大园林空间和无数自然、建筑景物的艺术功用。

古园中的水是园景生动的点睛之笔。“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这是刻在济南趵突泉泺源堂柱上的一副楹联,为元书画家赵孟頫的咏泉名句,写出了这一名泉形和声的美。每逢秋末冬初,由于趵突泉水温高于周围的温度,水面上凝浮着一层水汽,犹如烟霞缭绕,加上泉声涛涛,给这一动人景色更增添了魅力。

中国古典园林在世界造园史上,可谓独树一帜,它和古代哲学、美学思想是紧密相连的。在今天,中国的园林文化也没有随着历史逐渐风化,而是保留了传统园林文化精神内核、跟随着现代审美与当代文化不断生长,正在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新中式园林道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