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方案(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

8月31日上午,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进行分专题讨论,全国政协常委、凉山州人大常委会主任达久木甲参加“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确保生态安全”专题组讨论,并以“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 提升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为题发言,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草原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方案?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草原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方案(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

草原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方案

8月31日上午,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进行分专题讨论,全国政协常委、凉山州人大常委会主任达久木甲参加“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确保生态安全”专题组讨论,并以“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 提升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为题发言。

达久木甲指出,近年来,西部民族地区全面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在持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基础上,全面加强自然保护地的建设和管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促进了自然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但由于受经济发展、自然条件和历史因素等的制约,西部民族地区自然保护地保护和监管工作还面临自然保护地面积范围广、生物多样性保护任务艰巨,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不健全、保护地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自然保护地内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地方财政对自然保护地投入力度不足等问题。

达久木甲建议,要大力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全面提升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一是将“生态文明思想实践创新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给予项目资金支持。以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湿地公园为重点,围绕建设生态文明思想实践教育示范区为总目标,积极打造长效、健康、稳定发展的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创新产业体系。并将“生态文明思想实践创新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十四五”专项规划,安排专项资金予以支持。二是大力实施以大熊猫为核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项目。在四川等地区大力实施以大熊猫为核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工程,不断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科研水平。以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为契机,调整优化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分区,更好地保护大熊猫栖息地和迁徙廊道。三是科学规划,大力实施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在全面开展自然保护地摸底评估调查的基础上,科学编制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调整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分区管控,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安排争取生态移民项目,将保护区内原住民易地移民安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干扰。进一步理顺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促进保护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健康协调发展。四是完善保护地管理制度体系,加大保护管理投入。按照“一个保护地、一套机构、一块牌子”的总要求,切实加强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编制和人员队伍建设。督促当地政府切实担负起自然保护地建设管理的主体责任,加大地方财政投入力度,中央给予生态恢复项目资金支持,同时,制定完善自然保护地相关管理制度,不断推进保护区管理机构标准化建设。(记者 李仁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