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未来交通图(新一轮交通大变局)

嘉兴未来交通图(新一轮交通大变局)(1)

嘉兴未来交通图(新一轮交通大变局)(2)

最近,一条又一条重磅好消息传遍嘉兴人的朋友圈:

沪苏嘉城际铁路正式开工,沪嘉同城进入“城铁时代”;

市区快速路三期工程全力推进,快速路网加速“成环”,通向县市区的“一环十一放射”也已开工,未来嘉兴将与各县市区形成“半小时交通圈”;

几天前,通苏嘉甬铁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式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年底前即将全线开工建设。嘉兴很快将一举追平杭州,成为“一城坐拥7座高铁站”的新贵;同时,通苏嘉甬填补了嘉兴高铁南北向空白,嘉兴将由此升级为“十字形”高铁网络枢纽;

与此同时,期盼已久的乍嘉苏高速即将全线扩容至8车道,这条繁忙的“大动脉”将更通畅,大力提升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快联快通水平;

快速路射线建起来、机场动起来、“轨道上的嘉兴”跑起来、“枢纽嘉兴”快起来……今后,请叫我“大嘉兴”

嘉兴未来交通图(新一轮交通大变局)(3)

一批重大交通项目的推进,让嘉兴当下的“交通大变局”呼之欲出。

综合交通建设迈开大步,一下子成几何倍数放大嘉兴格局,为城市未来再次打开巨大的想象空间。

嘉兴未来交通图(新一轮交通大变局)(4)

交通与城市是什么样的关系?交通大变局,是带动城市大发展的主力引擎。“要想富,先修路。”“火车一响,黄金万两。”这已经被古今中外的无数案例所雄辩地证明。

秦国修筑驰道、直道和五尺道,构成了以长安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奠定了统一整个大秦帝国的基础;

丝绸之路在汉代贯通后,成为连接亚、欧、北非的大通道,率先实现了东西方商贸互通和经济往来,推动沿线国家生产进步乃至社会变革;

唐朝驿道以长安为中心向各方辐射,担任行旅往来与物货流通、转输军用粮草物资、传递军令军情等重任,造就了“大唐盛世”的繁荣;

罗马帝国的道路把罗马和各行省连接起来,形成“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盛况。

从古丝绸之路的驼铃帆影,到航海时代的劈波斩浪,再到现代交通网络的四通八达,交通推动经济融通、人文交流,使世界成了紧密相连的“地球村”。

嘉兴的发展亦是如此。

交通与嘉兴的两个经典故事,直接撬动嘉兴这座城市的两次大跃升。

一个是嘉兴与大运河的故事。

翻开嘉兴城市的扉页,一条运河连通千古文脉;一部嘉兴文明史,便是由运河带来的水运交通写就。

嘉兴未来交通图(新一轮交通大变局)(5)

隋唐时贯通的大运河,打破了嘉兴长期偏于江南一隅的封闭状态,开凿出嘉兴经济社会发展的拐点,“粟转千艘压绿波,万家灯火傍长河”,嘉兴应“运”而兴,以嘉兴城为中心的运河骨干水系是城市的血脉,也构成了嘉兴“运河抱城、八水汇聚”的独特城市景观。月河、梅湾街、芦席汇……这些沿运河发展起来的历史街区和商业中心,还有王江泾、濮院、乌镇、长安等沿运河发展起来的运河名镇,造就了嘉兴作为运河名城在农耕时代的富庶荣耀。

一个是嘉兴与沪杭铁路的故事。

时针拨到1921年8月,正是经由沪杭铁路,一列从上海驶来的火车载着十几位中共“一大”代表抵达嘉兴,在南湖红船上完成了开天辟地的建党伟业。这一由交通优势引发的历史事件,奠定了嘉兴独一无二的丰厚政治资源,为今日嘉兴作为红船起航地的蝶变跃升埋下了最重要的历史伏笔。

嘉兴未来交通图(新一轮交通大变局)(6)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在当下城市发展百舸争流、区域竞合加剧的大背景下,我们欣喜地看到,当下嘉兴正迎来新一轮“交通大变局”,我们不妨稍作梳理。

变局之一

——纵横长三角、联通内外,综合立体交通网日趋完善。

嘉兴未来交通图(新一轮交通大变局)(7)

掘进,再掘进!沪苏嘉城际铁路全长55公里、总投资265亿,将跨越上海、江苏、浙江两省一市,“轨道上的长三角”迈出了坚实步伐。

嘉兴未来交通图(新一轮交通大变局)(8)

延伸,再延伸!随着通苏嘉甬铁路开建,一个功能定位精准、规划布局合理、网络层次清晰、衔接一体高效的现代轨道交通系统,助力嘉兴更好融入长三角,一座“站、城、产、人、文”融合发展的轨道交通站城综合体,愈发清晰可见。

嘉兴未来交通图(新一轮交通大变局)(9)

融合,再融合!2021年6月28日,杭州至海宁城际铁路建成通车,海宁“融杭发展”再次奏响新时代强音,以许村、长安、盐官、周王庙为代表的沿线小镇,已成融杭排头兵。与此同时,杭海城铁的到来,杭州的“辐射效应”进一步凸显,杭海两地边界感逐渐消除,一体化时代正在逐步走来。

变局之二

——人享其行、物畅其流,城际通勤高效便捷。

27分钟,从嘉兴南出发,乘坐高铁可以到达上海虹桥;30分钟,从海宁市周王庙出发,搭乘杭海城际铁路可到达余杭高铁站,“无缝换乘”杭州地铁1号线;通苏嘉甬铁路开通后,30分钟,便可从嘉兴乘坐高铁到达苏州;35分钟,到达宁波,实现与长三角核心城市上海、杭州、宁波、苏州“半小时高铁圈”。

嘉兴未来交通图(新一轮交通大变局)(10)

长三角地区拥有全球第六大城市群,随着一体化步伐逐步加快,催生出“工作在中心城市、生活在乡间小镇”的跨省通勤一族。原先市域、省域之间泾渭分明的距离界限,在通勤族的脚步下显得越来越模糊。

嘉兴未来交通图(新一轮交通大变局)(11)

2018年,在杭州生活大半辈子的装置艺术家周峰坦言,杭海城铁是吸引他来到海宁市周王庙镇云龙村兴业的重要因素之一。他把村里的废弃羊场打造成现代化的装置艺术园,并实现了两地间的“双城高效通勤”。

嘉兴未来交通图(新一轮交通大变局)(12)

路网纵横交织,航线通达全球,货物往来顺畅,出行舒适便利……一个活跃流动的嘉兴,充满了繁荣发展的活力,越来越多像“周峰”这样的人来到这里置业、创业、生活。

变局之三

——借河出海、海河联运,运输服务保障能力更加强大。

百年前,孙中山看重乍浦良港,在《建国方略》中首次提出建设“东方大港”的宏伟设想。

百余年后,我们再回首——嘉兴(乍浦)港借河出海、海河联运,让大港梦想照进现实。

嘉兴未来交通图(新一轮交通大变局)(13)

嘉兴港年货物吞吐量几年前已成功突破10000万吨,正式迈入“亿吨大港”之列;去年嘉兴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27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22.19万标箱,位列全球百大集装箱港口第85位。

嘉兴未来交通图(新一轮交通大变局)(14)

如今,放眼看去,嘉兴(乍浦)港的万顷碧波间,各色商船巨轮往来如织,它们穿梭于星罗密布的各类码头,奔涌出活力四射的磅礴气象。

如若一座城市的发展,是一盘风云变幻的大棋局,那么交通,便是棋盘上纵横交错的经纬线,与世界相交,与时代相通。

嘉兴未来交通图(新一轮交通大变局)(15)

嘉兴毗邻沪杭,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但不可否认,过去虽然有着先天优势,却在某种程度上后天不足,在市域轨道交通和城市快速路网建设上起步较晚,也没有和上海城际轨道进行对接。与同为环沪的苏州相比,嘉兴过去因为交通基建落后而错过不少承接辐射带动的机会。

广东东莞毗邻深圳、广州,与嘉兴区位相似,但东莞去年GDP已突破万亿元,成为我国第24个GDP万亿城市,常住人口突破了1000万,成为广东省内第3个人口超过千万的城市。参照东莞,嘉兴过去现代化交通体系还不够完善,也是重要原因。

嘉兴未来交通图(新一轮交通大变局)(16)

好在,转机正在到来!

观今日嘉兴,一张综合立体交通网日益完善——

公路成网、铁路密布、高铁飞驰、巨轮远航、飞机翱翔,发达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快速延伸拓展,将都市与乡村、城镇与沪杭、嘉兴与世界紧密联结,为经济发展、区域战略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嘉兴未来交通图(新一轮交通大变局)(17)

观今日嘉兴,一处人才集聚“强磁场”不断凸显——

在城市发展这个纵横捭阖的大棋局中,交通犹如先手棋,已撬动嘉兴蓄势腾飞。在大有可为的新时代,嘉兴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2021年,嘉兴人口增长量力压苏州、佛山,勇夺全国第一,成为全国唯一一个人口增量超10万人的普通地级市。

嘉兴未来交通图(新一轮交通大变局)(18)

嘉兴将不会错过新的风口,嘉兴毫不犹豫迎风向前,规划建成铁路枢纽、航空枢纽、海河联运枢纽三大枢纽。借力新一轮交通大变局,这座城市的崛起将势不可挡!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为嘉兴锚定最佳站位,在勇猛精进的新时代为嘉兴划出最快跑道。这场大变局,才刚刚开始。

禾点点记者 朱葭苇 王祥鸿

嘉兴未来交通图(新一轮交通大变局)(1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