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谈兵(纸上谈兵的改革家)

(万象历史特约作者:宁馨儿)

【1864年11月23日】1864年的今天,纸上谈兵的改革家,自比文天祥的洪仁玕被凌迟处死

纸上谈兵(纸上谈兵的改革家)(1)

1822年,洪仁玕出生于广东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他是洪秀全的同族兄弟,比洪秀全小8岁。

他和洪秀全一样,从小读私塾,带着全族人的期望,试图在科举之路有所收获。然而,他也和洪秀全一样,屡次应试落第,只能回乡当私塾老师。

纸上谈兵(纸上谈兵的改革家)(2)

1843年(21岁),洪秀全第四次名落孙山。他回到家病倒了,恍惚间梦到了一个白胡子老头。他翻出以前在广州别人塞的“小广告”——一本传播基督教的《劝世良言》,顿时恍然大悟,创立了“拜上帝会”。

洪仁玕和另一个“老乡”冯云山,就成了“拜上帝会”最早的两个会员。

纸上谈兵(纸上谈兵的改革家)(3)

随后,洪秀全和冯云山一同前往广西紫荆山区传教,洪仁玕留在了家乡。在冯云山的努力下,“拜上帝会”得到了一批烧炭工人的拥护,逐渐发展起来。

1851年(29岁),“拜上帝会”吸收了多支被清政府追剿的流民,在广西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洪秀全称天王。留在广东的洪仁玕,试图前往广西,但由于清军搜查严密,被迫返回。

纸上谈兵(纸上谈兵的改革家)(4)

1852年(30岁),洪仁玕来到香港,认识了瑞典籍传教士韩山明。第二年,由韩山明受洗,正式皈依了基督教。这一年,太平军北上攻占武昌,再顺长江而下,定都天京,震惊全国。

洪仁轩和韩山明听到了太平天国只言片语的消息,非常兴奋,想要去联络太平天国。1854年,在韩山明的支持下,洪仁轩辗转来到上海,在伦敦布道会的墨海书馆住了半年。但他最终也没能找到联络办法,只好又回到香港,继续传教。

纸上谈兵(纸上谈兵的改革家)(5)

(上海布道街)

1856年9月,太平天国发生天京事变,东王、北王、燕王先后被杀。第二年,石达开带领大军出走,太平天国陷入困境,开始走下坡路。

这时,太平天国的消息非常真切了。1858年6月(36岁),洪仁玕再次从香港出发,走陆路经广东、江西、安徽,到次年4月,抵达了天京。

一见到洪仁玕,洪秀全大喜过望,封他为军师、干王,总理天国政事。封号全称为:“开朝精忠军师顶天扶朝纲干王”。

纸上谈兵(纸上谈兵的改革家)(6)

(洪仁玕手迹)

洪仁玕就根据他在香港多年所见所学的西方知识,提出了《资政新篇》。《资政新篇》提出学习西方:兴商业、办银行、建设铁路、办邮政、办报纸、建立司法等等,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洪仁玕虽然获任为军师,但他没有任何实际作战经验,受到其他王的非议,实际权力不大。他提出的《资政新篇》,不切实际,不过是纸上谈兵,根本无法付诸实施。

纸上谈兵(纸上谈兵的改革家)(7)

1860年(38岁),洪仁玕参加了二破江南大营的策划,建议分兵两路进攻武汉,试图解安庆之围,但功败垂成。此后,他开始失势,权力被削弱。

1864年7月(42岁),天京陷落。在浙江湖州的洪仁玕,陪同洪秀全的儿子幼天王,一同逃往江西。清军穷追不舍,10月9日洪仁玕兵败被俘。

纸上谈兵(纸上谈兵的改革家)(8)

(幼天王的玉玺)

1864年11月23日,洪仁玕在南昌,被沈葆桢下令千刀万剐、凌迟处死。临刑前,他自比文天祥,并做绝命诗一首。

英雄吞吐气如虹,慨古悲今怒满胸。

猃允侵周屡代恨,五胡乱晋苦予衷。

汉唐突厥匈奴犯,明宋元辽鞑靼凶。

中国世仇难并立,免教流毒秽苍穹。

北狄原非我一家,钱粮兵勇尽中华。

诳吾兄弟相残杀,豪士常兴万古嗟。

纸上谈兵(纸上谈兵的改革家)(9)

(洪家宗祠)

(万象历史·人物传记写作营的第169篇作品,营员“宁馨儿”的第11篇作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