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坎坷人生经历(恩师去世8年苏轼重回旧地)

公元1079年,苏轼自徐州调任湖州知州,上任途中,经过位于扬州的平山堂。

平山堂是欧阳修所建,欧阳修是苏轼,苏辙两个人的老师。苏轼此次来访,距离两人的上一次相见已经有将近十年的时间,而欧阳修也已经去世了八年。

苏轼坎坷人生经历(恩师去世8年苏轼重回旧地)(1)

虽然发生在苏轼遭遇乌台诗案的前夜,但是此时的他却没有预感到危险,只是觉得人生苍茫,人世如梦。他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悼念恩师之上,更是借用了6个字来写自己的人生无常却,也暗含了自己颠沛流离的一生。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这首宋词就是苏轼《西江月·平山堂》。

苏轼坎坷人生经历(恩师去世8年苏轼重回旧地)(2)

​平山堂始建于公元1048年,欧阳修当年在这里居住了长达20多年的时间。在这20多年当中,苏轼也曾经多次拜访。1071年,苏轼从京城赶往杭州途中,就曾经来过这里。

三过平山堂下”,写苏轼生平第三次来到这里,但是恩师却已经去世了8年。在这8年当中,两人生死相隔,而苏轼也是“半生弹指声中”,从汴州(开封)到杭州,从杭州到密州,又从密州到徐州,如今又要到湖州,十多年一直颠沛流离,但却又弹指一挥间,时间过得飞快。

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来到这里就不免想起了欧阳修生前的点点滴滴。整整十年(实际上9年)没有见到,今天能来到,但是恩师已经驾鹤西游。只剩下墙壁上他的墨迹依然是龙飞凤舞,气势恢宏。

苏轼坎坷人生经历(恩师去世8年苏轼重回旧地)(3)

​时光飞逝,文章墨笔犹存,只可惜斯人不在。“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这两句颂词。借用的欧阳修所作的《朝中措》词作:“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樽前看取衰翁。

借用其中的“杨柳春风”和“文章太守”,来表达自己对恩师的赞扬之切,睹物思人之情溢于言表。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写出了苏轼对人之生死的感悟。欧阳修去世了,固然一切都成空,但是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又何尝不是在梦中,最终也归于虚无?或许有人说苏轼此言太过于消沉,但也正是因为心怀此念,才能够得以面对纷至沓来的政治打击。

苏轼坎坷人生经历(恩师去世8年苏轼重回旧地)(4)

​如果没有这样的一种心态,没有这样一种佛家思想的影响,此后的苏轼又如何能够旷达应对乌台诗案带给他的沉痛打击?

此后不久,乌台诗案爆发。苏轼的这首诗词写于爆发的前夜,却也预示了他的命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