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长城共有哪些朝代修建(有长城博物馆之誉的大同)

大同长城共有哪些朝代修建(有长城博物馆之誉的大同)(1)

大同.三十二长城

通过本文的姊妹篇《雁门关外地区的外长城,最早修筑于何时》可以清晰的知道,雁北地区的外长城始筑于北魏泰常八年公元423年。而雁门关外的内长城是始建于北齐的,《北史.齐本纪》说: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八年即公元557年,初与长城内筑重城,自库洛枝而东,到于乌乞戍,凡四百余里。重城的意思是在原长城外的另一长城。长城原来防北面侵扰的。当然南为内北为外,故而“重城”为今天的内长城。起于偏关县东,经雁门关、北娄口、平型关到泰戏山。库洛枝在“重城”的极西处,正好在山西、河北两省交界处的泰戏山附近,由此可以断定此处原有“乌乞戍”据点。

大同长城共有哪些朝代修建(有长城博物馆之誉的大同)(2)

大同.得胜堡

隋朝年限很短,仅仅为三十八年,但也修过长城。隋开皇七年,发丁男十五修长城,二旬而罢,仅此一例,但只是修而非筑。唐朝国力强盛,北方各族如突厥等都为其部,故而有唐一带均为修筑长城。北宋时期,燕云十六州已经在契丹族的统治之下,外长城属于契丹,宋辽在雁北之南以内长城为界,元朝的时候 ,内、外蒙古为其故乡,所以金、元都未修筑长城。

大同长城共有哪些朝代修建(有长城博物馆之誉的大同)(3)

大同.方山长城

公元1368年明军进入元大都(今北京),元帝北走,时世企图恢复对全中国的统治。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北京后,首都就在边塞上,故而要特别加强防范。所以,有明一代大力修筑长城,明朝把长城叫做“边墙”。雁门关外也迎来了修筑长城的高峰。明朝在其整个长城上,由山海关到嘉峪关设有九个镇来分段防守,叫“九边”。由东向西以军镇命名,依次为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而当时的大同镇负责防守雁北地区的外长城,而山西镇(总兵驻偏关)则负责防守内长城。

大同长城共有哪些朝代修建(有长城博物馆之誉的大同)(4)

大同.李二口长城

大同镇的长城修建的巅峰期,集中在明成化至明嘉靖年间,这一期间在大同镇西北部外长城沿线修筑了著名的“边墙五堡 ”也称内五堡,即镇边、镇川、宏赐、镇鲁、镇河堡。边墙五堡的设立,在明朝廷和蒙古贵族的战争中,起着重要的咽喉作用。继而又在长城之冲口修筑了得胜堡,为南北之通津,内外之咽喉。随后又陆续修筑了靖虏五堡、灭胡九堡、镇羌四堡等等,一直到大同镇“七十二堡城”全部完工。

大同长城共有哪些朝代修建(有长城博物馆之誉的大同)(5)

大同.保平堡长城

自宣化府逶迤子雁门关外边缘的长城皆是峻垣深壕,烽墩相接,险关如云,御暴之意,凛凛然。总的来说,在大同镇千余里的内外长城上,各个隘口堡关防卫工事非常严密。边墙不只是一道,重要关口有石墙二十道之多。如雁门关,关外有大石墙三道,小石墙二十五道。道北有广武战口,隘口有十八处之多。东起水峪口,至芦极口,堡寨连天。到了清朝,长城内外皆是国土,没有修筑长城的必要。言而总之,雁门关外的外长城始筑于北魏,内长城始筑于北齐,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大同长城共有哪些朝代修建(有长城博物馆之誉的大同)(6)

大同.新平堡长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