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转弯速度过快(出租车开太快坐出赛车感)

出租车,城市公共交通的一部分,以其快捷、舒适、安全的乘坐体验而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爱。说起出租车的出现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

出租车转弯速度过快(出租车开太快坐出赛车感)(1)

1907年初春的一个夜晚,富家子弟亚伦同他的女友去纽约百老汇看歌剧。散场时,他去叫马车,问车夫要多少钱?虽然离剧场只有半里路远,车夫竟然漫天要价,多出平时10倍的车钱。亚伦感到太离谱,就与车夫争执起来,结果被车夫打倒在地。亚伦伤好后,为报复马车夫,就设想利用汽车来挤跨马车。后来他请了一个修理钟表的朋友设 计了一个计程仪表,并且给出租车起名“Taxi-car”,这就是现在全世界通用的“Taxi”(的士)的来历。1907年10月1日,“的士”首次出现在纽约的街头。从此,出租车便正式流通起来。

不过,出租车的快捷也是相对的,比如,相对于公交车,而且出租车是在城市穿梭,城市人群稠密,路况复杂,稍不留神可能出会现交通意外,因此,出租车的安全同样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出租车转弯速度过快(出租车开太快坐出赛车感)(2)

城市的哥变身“飙车达人”

早在前几年,网络上就出现过一段名为“都市极速传说”的视频,视频中的事件发生在“天府之国”的成都,视频中一名出租车司机叼着烟,一边用一些粗俗的语言吐槽各种交通现象,一边用专业赛车手的“烧胎”方式起步,并熟练地换挡、在车流里左右穿插,沿2.5环行驶时时速甚至超过了120公里。并且这位的哥自称“成都第一”,能以一辆“烂捷达7代”跑赢法拉利。

出租车转弯速度过快(出租车开太快坐出赛车感)(3)

第二个片段发生在今年6月份,一位日本网友在推特上发布了一段视频,记录了自己在上海乘坐出租车去机场的经历。这位日本网友本来是到上海庆祝上海迪士尼首个生日的,但遇上了“车神的哥”,虽然视频和推特上都没有显示当时的车速有多快,但这位日本网友称自己“像在坐赛车”,并称出租车司机是一位“被生活耽误了的赛车手”。据悉,这位的哥50多岁,姓周。

其实要说到出租车司机开快车,境界莫过于吕克·贝松编制的影片《的士速递》,影片的风格介于电子游戏和卡通,人物的搭配采用好莱坞一庄一谐式黑白警察拍档类型,但很巧妙地用赛车元素加以包装,精华就是追车戏。电影中的男主角的哥不仅诙谐幽默,车技还非常了得。从1998年至今,已连续推出4部影片,看着十分过瘾。

出租车转弯速度过快(出租车开太快坐出赛车感)(4)

城市的哥飙车行为不可取

不用说,除了电影,在实际生活中,出租车司机的飙车行为是不可取的,最明显的原因就是这样做无法充分保证乘客的安全。而我国的相关法律对出租车运输也有十分明确的规定。

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2013年正式修订发布了《出租车运营服务规范》,其中为出租车司机制定了26条服务用语,以及多条服务要求。

出租车转弯速度过快(出租车开太快坐出赛车感)(5)

其“总则”中强调:出租汽车经营者和服务人员应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公平竞争,为乘客提供安全、快捷、舒适、文明、持续改进的出租汽车运营服务。

第十一条“运输安全”——“驾驶员行车安全”中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做到以下几项:

1、 行车中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应急处置中先人后物。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规定,安全驾驶,平稳行车。严禁酒后驾驶、带病驾驶、疲劳驾驶和超速驾驶。不得有强行超车、争道抢先、随意变通、驾车时拨打接听电话等行为。

出租车转弯速度过快(出租车开太快坐出赛车感)(6)

2、遇情况不明、视线不良、起步会车、交叉路口、危险或繁华地段时,应减速慢行。遇雨、雾、风沙天气时,应注意路面情况与行人、车辆动态,打开灯光,减速慢行,适当延长车距,尽量避免超车。雪中行车时,宜沿已有车辙低速行驶,避免急加速或急减速。穿越铁路时,应连续通过,不得在火车通过区内停车。通过无人值守的铁路道口时,应在道口前停车瞭望,确认安全后方可通过。如发生车辆故障,应请乘客迅速下车至安全区域,并采取相应措施。交叉路口时,应观察前方,留意左右两侧的车辆和行人,控制好车速,注意避让,不争道抢行。通过凹凸不平路段时,应紧握转向盘,低速行驶。遇积水路段时,应提前停车查看,确认安全后低速通过。驶离积水路段后,应连续轻踏制动踏板,保持车辆制动性能良好。 11.1.2.8 通过急弯时,应减速慢行,不得超车;遇视线不良变产时,应提前鸣笛,靠右侧行驶。下坡时应控制车速,不得空挡滑行。上坡时应提前减挡,低挡行驶。

出租车转弯速度过快(出租车开太快坐出赛车感)(7)

城市出租车载客的重中之重是“安全至上”,开车是个非常危险的职业,一不小心就会酿成大祸,令人追悔莫及。因此,小编在此郑重提醒:驾车千万别超速,珍惜生命,安全至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