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中的难点痛点(培训学校的本质)

大家好,欢迎来到校长辅导圈。

一:基础层思考

每当遇到大事或困惑已久而不得之时,往往会思虑万千,焦躁不安。这种情绪困扰在心中就会影响事情的进展,对事情的判断也会失真。

“每临大事,需静思”,进行基础层的思考,抛开表象,分析本质,可以说,是解决问题和梳理事情的关键。

我的一个朋友的孩子,从小就喜欢篮球,在学校和他认识的范围内,排名靠前。孩子也向家长表达了从事体育的意愿,我的朋友也觉得可行。只是他儿子的个头普通,这也使得他一直心绪不定的原因;是作为一个爱好还是作为一个职业呢?

如果从基础层去思考,篮球是什么?篮球是巨人的游戏。几乎没有那个球星是个头普通的。虽然在当下周围人的眼中够优秀,一旦走到职业场上,则劣势显而易见。

从基础层思考来说,再比如:幽默是什么?幽默是观点与现实的不统一,等等各种事情和问题都有其内在的本质。

凡事透过表象看本质,安坐、分析,进行基础层的思考,通过他自己的独立思考,回归本质。同样,在现在的商业社会中,进行基础层思考,形成自己的人生哲学,引导自己的思考、思维方式。

培训中的难点痛点(培训学校的本质)(1)

二:锻炼自己的基础层思考

学识决定了眼界,眼界决定了格局,而格局决定了基础层思考的深度和方向,一个人在基础层面的思考有多强大,决定了他对事物判断的正确度和方向性。

我的一个同学的弟弟,也是大学毕业,也不能说没有学识,他见到别人开饭店挺挣钱,感觉自己爱吃,讲究品味,自己也开了饭店,没干好,过了一年半载就转让了。

从这个事情分析,经营饭店是因为自己爱吃,本质上来说是不成立的。从内心来说,他可能是为了自己喜欢吃而开的饭店,这就是格局问题。

这个人的价值观存在自私问题,考虑问题不是从利他的心态出发,以利他的心态为前提的价值观,它不是指善于交际、圆滑世故,而是真心爱他人,为他人肯付出的能力,所包含的特质有孝顺、感恩、正直、善良、公平、合作等等。

开饭店也是商业,回归商业的本质,商业的本质是交换。商业从没有货币的年代就已存在,最初是以物易物,你有需要,我正好有物品。用我的兔肉换你的稻米。

后来发展成为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换,从而实现商品流通的经济活动。你能为别人带来什么,你才能得到什么。如果你有的,别人不需要,交易失败。

商业的方法上来说,又是以最小的付出,得到最大的回报,这就形成了市场营销,销售,成本等等,具体到谈判上来说,大家各让一步,寻求平衡,达成交易。

人为什么会犯思考上的错误?这与大脑的思维方式有关系,一个是潜意识本能的思考, 一个是理性的基础层思考。本能思维往往不受人的控制,它有本能的,基于情感的经验、态度、当下的情景等而做出的判断,是直接和本能思考的反应,通过直观的原因或行为进行的外在表达。有时候是把潜意识中预期的理想化的目标作为当下现实的虚拟反映。

在某个事情中进行这样思考后进行判断,往往会失真、失误,而事后也往往会对自己的言行感到后悔,自责,为自己错误的决策买单。

而基础层思考是理性的思考方式,它需要人在安静、安心的情况下才能做出的判断,它的思考周期和反应时间,相对于潜意识会慢。

由于基础层思考缺乏学习和锻炼,在本能思考占据主导地位的时候,基础层思考的能力又不够强大,无法对本能思考尽可能替代或补充,就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判断失误。

这也就需要增加学识、开阔眼界、改变格局,不急于做决策,以利他的心态为价值观导向,通过事情的表象,看出事情的本质,来做出正确的思考和决策。

有时候,尽管经过了基础层的思考,也非常清楚事情的本质,但在结果没有实现之前,都不能做百分之百的肯定,能做的只有预期。

对于创业者来说,也许一直在进行创新、在改变,尽管有时候表现得笨拙而偏痴,但这种初心常常让自己或支持者回想起来动容。所以在事情的发展过程中,多进行基础层的思考,减少试错的成本,减少试错的时间浪费和资金浪费,一旦事情好转之后,你会发现,很多东西就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进。

三:从基础层思考,看培训学校

回到培训学校上面来说,培训学校首先是学校,培训是学校的副词。而学校的本质是什么,是知识的传递和输送,就是教和学。

培训学校校长的预期是招多少个学生,实现多少盈利,盈利平衡点在什么时候等。家长的预期是老师讲得怎么样,孩子成绩提高了没有等。达到家长的满意,就会形成口碑,口碑有了,生源就有了,生源有了盈利就有了。

真的有“一天招生300人”,“如何做到续费100%”这些方法吗?这是潜意识的本能思考占主导,反而越着急,越不一定有效果。

以一个张校长新开培训学校为例子,进行下梳理和发展描述。

1:以利他的态度进行基础层思考。

张校长开的培训学校能为家长带来什么,能否达到家长的预期,让孩子的成绩提高,同时在素质教育方面也有提升就更好了。

2:信任度的获取和实现

张校长说我的培训学校教学有多好,孩子成绩肯定能提高,家长不一定相信,他相信的是他自己的判断。

他的判断从何而来,通过视觉和听觉来获得,然后传递到大脑进行的分析,并得出结论。家长的获知途径是视觉和听觉,那就通过视觉和听觉给家长进行培训学校认知的传递。

视觉方面:干净整洁大气的学校形象,精美的宣传单,大气规范的打印收据,微信群宣传,各种试卷免费发送,分析等等。

听觉方面:生动的试听课,热情周到的服务等等。

在心态方面,不是以“你在我这报课吧”,而是以“我能帮你的孩子提高成绩和素质”的心态去沟通,以利他的态度去沟通,内心也变得沉静,不急躁。更有利于交易的达成。

3:如果家长还是不信任

如果家长还是不信任,不报名,说明他对的你的信任度还不够,也有可能是家长价值观的问题了,有的家长相信广告,相信品牌,对教学效果反而不关注。

意识的东西是很难改变的,有的注重品牌,有的注重本质。张校长说:“只要你真心付出,该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就不必考虑了”。即便不是自己能把控的事情,但通常也不会向很差的方向发展。

4:方式方法

在实际的运营中,学校的人,财,物的具体情况,到底是多少,有没有遗漏或损耗,有没有给学生课耗算的不对等等,这些事情会时不时的在张校长的潜意识中呈现,这是一种不安的心理。人只要潜意识中老被这种琐碎的事情干扰,势必会影响事情的判断。

如何才能达到培训学校的良性循环,这就是管理的问题了。在当天信息化发展的今天,把管理中的事情交给信息化的软件系统去做,交给数字化、信息化管理。

比如:潜在生源,回访跟踪,报名交费,学生课耗,续费提醒,人员工资,考核绩效,老师课时费等等交给增尼智来做。

作为校长,张校长做的就是两件事:策略的事,人的事。

策略的事:通过信息化、数字化系统平台,准确,便捷,快速的数据分析,来进行策略的制定,管理方法的发布等。以数据的支撑,规划自己的心理预期,什么阶段有多大的坑,这是有预期的。什么时间盈利点达到多少等。

人的事:挖人还是自己培养人,挖人就是劝说,让人加盟。培养人好还是挖人好等。具体的老师课时费,员工的绩效也都是专业的管理软件来实现的。

5:不是模仿,而是创新

想办法让自己领先,而不是简单跟随。如果一直在学习和简单的模仿,而不是创新,就没有时间干正经事了。

张校长说:“外部的信息和经验是借鉴和参考,然后形成自己的东西,管理这块交给数字化信息系统去做了,我现在做的就是把控教学质量和服务,制定策略和方向”。

您对此有什么看法,请指教啊。如果您赞同此观点,请多多支持点赞、收藏、转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