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还有云(从上云到)

·高礼强说,如果说云技术在消费互联网的核心价值是解决高并发问题,在产业互联网则需要解决产业复杂场景高效协同。数智供应链将成为支持产业超复杂协同的关键引擎。

云上还有云(从上云到)(1)

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云事业群总裁高礼强在11月1日举办的2022京东云城市峰会上海站上发表讲话。

一家企业的生产涉及600多万种零部件,每次应该采购多少量?如何以最低成本采购到组装车间?一旦缺少某个零部件,备选方案是什么?这些生产决策并非易事。在过去19年中,京东围绕产业链、供应链通过反复验证得到了一套产业数字化转型方法——数智供应链。

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云事业群总裁高礼强在11月1日举办的2022京东云城市峰会上海站演讲时表示,“如果说云技术在消费互联网的核心价值是解决高并发问题,在产业互联网则需要解决产业复杂场景高效协同。数智供应链将成为支持产业超复杂协同的关键引擎。”京东云覆盖多个行业场景的实践在过去一年全面落地,京东云以超110%的高速增长,服务近100座城市、2048家大型企业、914家金融机构和超207万家中小微企业,数智供应链正不断走向千行百业。

供应链锻造AI能力,降本增效添利润

京东将零售产业链形象地称为“十节甘蔗”,“零售产业有十个环节,创意、设计、研发、制造、定价、营销、交易、仓储、配送、售后,京东云打造的数智供应链就是聚焦这十大环节,以数字化思维打通各个环节,实现产业数字化转型,最终帮助合作企业实现成本、效益和体验的三角平衡。”高礼强介绍说,“ 十节甘蔗”的后五节是典型的消费供应链,京东主要是提升供应链效率,通过优化供应链效率实现企业自身价值。

目前京东的库存周转时间可以达到平均在30天左右的世界领先水平,仅这一项每年可帮助企业节约资金成本及仓储成本达到数亿元。譬如依靠数智化手段优化产销送等环节,提升供应链效率,云南的鲜花运到北京就能减少成本损耗,而这也是数智化供应链所创造的价值。

这一成果的实现既有有形的物流网络,也有无形的数字网络支撑。

1400座仓库形成的四级仓储为京东打造了一张覆盖城乡的网络,打通了从干线物流到末端配送的所有供应链环节,全国超25个城市的400余辆智能快递车成为京东供应链末端智能配送的重要支撑力量。仓库自动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京东物流亚洲一号智能产业园“地狼”仓内,拣货员与机器人“地狼”分工明确、配合默契,这种“人机CP”的模式有效提升拣货效率3倍以上。

在看不见的数字化网络中,京东数智供应链通过数字化链接,海量商品的实时状态清晰可见,“哪一家厂商、生产在什么地方、产能是多少、仓库里有多少……所有信息都在京东供应链的大脑当中。”

从物流仓网规划、销量预测,到自动补货时货物补到最近的仓、不同货物间的调度,一系列流程都运用数字化手段,以模型优化实现最终结果,减少库存周转天数。京东零售智能供应链平台实践探索供应链超级自动化,将运筹优化、深度学习等技术应用于各类供应链场景,实现了千万级自营SKU(最小存货单位)在供需不确定场景下的精准预测、智能决策以及高效协同,采购自动化率达到85%。“大家觉得京东物流快,是因为我们通过AI优化供应链,预测客户短期内需要什么商品,因此直接把商品备货到相关区域,我们通知相关厂商生产一定规模的商品保障‘双十一’。”

支持产业超复杂协同打造高效产业集群

京东云的AI能力源于供应链,也服务供应链。一方面是提升消费级供应链的效率,另一方面向“十节甘蔗”的前五节延伸,通过供需两端强大协同能力的数智供应链,京东正在推进更高效产业集群的打造。

江苏常州以制造业著称,工业企业超过6万家,从业者超过120万。在常州,京东云依托AI技术,以“智能终端 弹性算力”模式,为常州区域实现供需对接,将闲置产能及算力有效利用,在增加企业效益的同时,赋能区域生产产能“一网通享”。目前京东工业互联网平台已成功接入常州区域内700余家工厂的6万多台设备,并成功消化15亿多元的剩余产能,实现区域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在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依托于当地冷链物流,产业平台盘活特色产业存量,带动农产品上行,总量提升81%;在城市特色产业方面,京东云深度服务全国城市近100个,运营产业园区70多个,聚集企业6000余家,联动覆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超过20万家。

目前,数智供应链正加速深入交通物流、数智能源、数智零售、汽车服务、央国企、数智金融、产业互联、乡村振兴、零碳园区、城市等产业场景。

脱胎于复杂产业协同实践的数智供应链支持国家电投天枢1号能源管理平台建设,实现总部对全国产能、耗能、送能的集中调度与管理,驱动能源消费创新,实现三网融合;通过兰州新区打造多式联运平台,实现水运、铁运、路运等多式联运效率提升,盘活区域特色产业,预计3年物流规模超千亿;助力中国海油建设供应链数字化平台,管理上下游供应商超2万家,降低采购成本,服务海油生产。京东云为中航供应链打造统一的航空装备供应链数字化平台,实现了供应链生态伙伴实现信息共享、数据交互、业务协同,大幅提升了航空供应链的效率。

京东云混合多云操作系统云舰,为超30家大型国央企构建统一的数字底座,支撑各种场景的产业数字化开发,以开放的理念构建繁荣的产业PaaS生态。与供应链融合是AI走向产业的必经之路,也是实现大规模产业协同“丝滑”的关键。生长在数智供应链的产业AI,正在全面服务京东业务运营。

从“上云”到“上链”,连接消费与产业两张网

一端连着消费互联网,一端连着产业互联网,覆盖超5.8亿消费者、千万级自营商品SKU、数十万品牌商和制造企业、全国各大产业带。两张大网高效运行,京东打通了消费供应链和产业供应链。高礼强表示,产业数字化正迎来以数智供应链为特色的下一站,企业的数字化需求从“上云”进入“上链”的关键阶段,数字化最核心的主要矛盾实际上是解决各行各业的数智供应链问题。

以汽车产业为例,零部件供应链是汽车产业生产发展的命脉,一旦缺乏某个零部件就会导致生产停滞。当后端供应链发生变化,企业缺乏数智供应链能力就无法精准管理。企业经历“上云”的基础设施数字化阶段后,要围绕产业链、供应链构建数字化能力。

“上云”意味着传统设施转成了云化设施。而“上链”意味着,相比单点的数字化,对产业链进行整体优化有助于提升产业协同效率,甚至催生新的产业协同模式,发挥数字化的最大价值。尤其是疫情以来,供应链受损,企业生产需求变化大,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构,京东云通过数字化手段有效管理了生产的不确定性。

高礼强说,数智供应链能力的建设有两大要点,首先要有数字化技术,京东云最底层的云底座以混合多云的操作系统为主,在整合基础设施、打通数据、连接流程时具备跨异构基础设施的管理能力,带来服务客户的差异化底色。检验云计算在行业领先性有两大类场景,一类是以春晚、京东618、“双十一”为代表的流量尖峰,一类是超大规模产业链的复杂协同。京东云是行业唯一历经两大类场景锤炼的云厂商。其次讲求全链路,也就是打通“十节甘蔗”才能寻求效率的提升,这是一个系统化工程,就好比木桶效应,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木板,“如果只做其中一节,相当于水桶的一节是长的,其他是短的,水都流了就达不到数字化效果。”

从最初的单一环节降本提效,走向单一环节优化赋能,再演进到流程智能化赋能,最终用技术重构上下游、优化产业生态,应用在零售、金融、交通、能源等千行百业中,高礼强表示,“京东的AI能力是在现实的企业供应链场景中不断生长出来的,京东有19年的产业经验,每天都在埋头做,积累了很丰富的一手产业经验,我们用京东的差异化能力按照客户的需求创造新的需求并匹配,帮助合作伙伴实现数字化转型,也实现京东的成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