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囊尾蚴诊断图谱(牛细颈囊尾蚴病)

1.病原

牛細颈囊尾蚴病,俗称水铃铛,是由泡状带绦虫的细颈囊尾蚴寄生于牛体内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猪、羊等家畜也可以感染发病。泡状带绦虫的成虫寄生于犬、狼、狐狸等终末宿主的小肠里,其孕节随终末宿主的粪便排出体外,污染饲草、饲料和饮水。牛食入这些被污染的食物后而感染。虫卵在牛的消化道内逸出六钩蚴,钻入肠壁血管,再逐渐移行至肝脏表面,发育为成熟的细颈囊尾蚴。这些成熟的细颈囊尾蚴大都寄生在牛的肠系膜和网膜上,少量寄生在腹腔和胸腔。当终末宿主吞食含有细颈囊尾蚴的脏器后,在小肠内逐渐发育成为泡状带绦虫。本病在我国各地都有发生,农村发生更为广泛。

羊囊尾蚴诊断图谱(牛细颈囊尾蚴病)(1)

2.症状

成年牛感染本病一般没有明显症状,少量成年牛有临床症状,但很少发生死亡。犊牛感染本病多有明显的症状,并且死亡率比较高。病牛食欲减退,精神萎靡,行走无力,多表现为贫血、虚弱、消瘦、被毛粗乱、生长发育停滞等营养不良症状。当六钩蚴在肝内移行时,破坏肝组织,形成孔道,出现可视黏膜黄疸、腹水等急性肝炎症状。幼虫寄生在肝脏会压迫肝组织,发生肝功能障碍,引发肝硬化,严重病例可因腹水或腹腔出血而发生急性死亡。幼虫寄生在肠系膜或网膜,会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幼虫寄生在肺部会引起支气管炎或肺炎,出现呼吸困难。病牛剖检主要可见肝脏肿大,被膜粗糙并有多量灰白色渗出物,表面有很多小结节和小出血点,肝脏呈灰褐色和黑红色。肝脏及肠系膜寄生有大小不等呈泡囊状的细颈囊尾蚴包囊。肝脏寄生大量细颈囊尾蚴时会压迫肝组织,导致肝脏发生局部性萎缩。

羊囊尾蚴诊断图谱(牛细颈囊尾蚴病)(2)

3.治疗

可以选择下列药物进行治疗:百虫杀,内服,一次量每公斤体重5~7毫克;伊维菌素,混饲,每公斤饲料兑药0.15克,连用5~7天;伊虫清,皮下注射,一次量每公斤体重0.02毫升,病情较重者用药一周后,再给药一次。母牛临产前和泌乳期禁用。

4.预防

加强牛群的饲养管理,日粮要全价,注意牛舍及运动场的清洁卫生,保持牛舍干燥。农村养牛最好圈养。严禁肉食动物进入牛场,不能将含有细颈囊尾蚴的肝脏及其他内脏喂犬。牛场饲养的犬,要实行栓养,并定期驱虫。牛要在春秋两季各进行一次预防性驱虫,感染严重的地区可在夏季再进行一次驱虫。终末宿主和中间宿主的粪便要进行无害化处理。


羊囊尾蚴诊断图谱(牛细颈囊尾蚴病)(3)


亲爱的养殖朋友们,关注(牛羊交易宝/dfj080),有什么养殖方面的问题,行情分析,养殖疑惑,疾病防治 ,政策解读我们会有专业老师第一时间给你回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