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把缺月叫什么(农村老话头九不落雪)

文农夫也疯狂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而老百姓种田耕地又是看天吃饭的,当年风调雨顺,那粮食收成就好。反之如果天气反常,那粮食的收成自然会受到影响。而在古代虽然没有现在这样的天气预报,但是农民长期和天气打交道,也是对其规律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了方便农民农事活动,古人把这些天气规律也总结成为了农谚,然后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冬至节气已过,数九寒天也到了,那你可听过农谚“头九不落雪,九九如六月”,知道其是什么意思吗?“头九”下雪有哪些好处?

俗语把缺月叫什么(农村老话头九不落雪)(1)

(1)一九一场雪,猪狗不吃黑。

冬至节气以后,也就进入数九寒天了。在古代的时候就有数九的习俗,每年到了冬至节气以后,就开始数九。古人规定了每隔九天为“一九”,而经过九个九天,也就是81天之后,那寒冬就结束了。而这句农谚中的“吃黑”指的是吃一些发霉的、腐烂的粮食,原因是粮食收成不好。因此农谚的字面意思是说,在数九寒天以后,如果每个“数九天”都能下一场雪,那么来年的粮食就会大丰收,猪狗也有好粮食可吃。

这句农谚是有道理的,老话常说“瑞雪兆丰年”,在数九寒天的时候如果能多下几场雪,那么对于地里的冬小麦也是有利的。这样白雪覆盖住小麦了,可以为其保暖,是不用担心会被冻死的。同时雪还能冻死地里的害虫,并且雪水融化了可以滋润大地,并且其中所含有的一些营养成分还有施肥的效果。有些地方还有“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冬雪冻死四边草,来年肥多害虫少”等。所以,农民朋友都是希望在冬天的时候能降几场大雪的。毕竟地里的害虫少了,来年种植庄稼要省去很多的麻烦。

俗语把缺月叫什么(农村老话头九不落雪)(2)

(2)头九不落雪,九九如六月。

头九也就是冬至节气当天往后的九天,民谚常说“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这是妇孺皆知的。而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在头九如果没有下雪,那到了“九九”的时候就会比较的暖和。今年冬至是12月22日,“头九”也就是12月22日-12月30日。其中“六月”比喻的是天气比较炎热,当然是有点夸张的成分了。那头“九下”雪有什么好处呢?

听村里会看天气的老农介绍说,这句农谚是可以预测冬季冷暖的。如果头九的时候下雪了,那冬季就会偏冷。反之,如果头九的时候没有下雪,那冬季就偏暖。这也是古人长期经验的总结,其所反映的就是冬季气候的一种变化,体现了古人的大智慧。

俗语把缺月叫什么(农村老话头九不落雪)(3)

对于农民来说,头九下雪这是好事情。因为农民所从事的都是靠天吃饭的一个职业,而冬季冷一点,在来年的粮食收成也要好一些。就像一些老人常念叨的那样:“该冷不冷,不成年景”,在冬天的时候本来就是应该寒冷一点的,这才是冬天该有的样子。如果冬季过于暖和,那第二年地里的害虫就会很多,这样对农民种植农作物是很不利的。而且在暖冬的年份,第二年还容易出现倒春寒。

其实,无论是对于庄稼人,还是做生意的人来说,都是希望冬季冷点,夏天热点才好的。在冬季的时候,农民朋友最关注的就是会不会降雪了,因为其是和每年粮食收成有关联的。需要注意的是,农村的这些农谚都是有地域限制的,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并且农谚反映的也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具体如何还是要关注当地的天气情况哦。听天气预报,近几日在国内大部分地区都会有降温、降雪天气出现,而在湖南地区近几日也可能会降雪,看来“头九”落雪的概率是比较大的,如此一来明年庄稼的收成应该不错!在你的家乡“头九”下雪了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