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第18课预习(七年级语文下册十八课一棵小桃树课文笔记)

作者简介

贾平凹,陕西作协主席,中国书协会员,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家和文学奇才,是一位当代中国最具叛逆性、最富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具有世界意义的作家,被誉为“鬼才”。

代表作《孤独地走向未来》、《废都》、《带灯》、《秦腔》、《丑石》等。

知识储备

①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托物言志是古典词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

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

“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的奉献精神,与借物喻人相似,都是借别的事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②倒叙及作用:

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

倒叙的作用:采用倒叙的方法,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

【段落划分】

本文的结构层次是眼前景——回忆过去——眼前景。可划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2自然段):眼前桃树的情景。

第二部分(3——8自然段):对桃树的回忆。

第三部分(9——13自然段):接写眼前桃树的情景。

第四部分(14自然段):希望中的桃树。

【板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第18课预习(七年级语文下册十八课一棵小桃树课文笔记)(1)

【课文笔记】

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第18课预习(七年级语文下册十八课一棵小桃树课文笔记)(2)

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第18课预习(七年级语文下册十八课一棵小桃树课文笔记)(3)

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第18课预习(七年级语文下册十八课一棵小桃树课文笔记)(4)

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第18课预习(七年级语文下册十八课一棵小桃树课文笔记)(5)

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第18课预习(七年级语文下册十八课一棵小桃树课文笔记)(6)

【词语解释】

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第18课预习(七年级语文下册十八课一棵小桃树课文笔记)(7)

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第18课预习(七年级语文下册十八课一棵小桃树课文笔记)(8)

欢迎大家点赞 转发!

你们的支持是我继续努力更新的动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