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武为什么写了孙子兵法(孙武为什么写孙子兵法)

孙武为什么写了孙子兵法(孙武为什么写孙子兵法)(1)

孙子兵法解读与实战体悟 丨 作者 / 刘文新

这是孙子兵法讲武堂的第405篇原创文章

全文4382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孙武为什么写了孙子兵法(孙武为什么写孙子兵法)(2)

周末翻群里的信息,看到之前一段关于“孙武子为什么写《孙子兵法》”的讨论,讨论内容不多,但值得思考,当时没注意到,有点想法写一写。

首先我比较赞同韩朴明政委(山东孙子兵法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的观点,他认为,孙武子写《孙子兵法》的目的是求职。

可能关于这个问题,很多人会有各种高大上的论述,甚至王阳明先生还认为孙武子写《孙子兵法》是为了“立言”,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估计孙武子也不知道他的这部兵法会流传两千多年,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就像阳明先生也不知道自己的思想能够广为流传一样。

结合为数不多的史料,从客观与现实角度看,孙武子写《孙子兵法》的目的,我想有两点:

第一,将学习心得、经验利用自己时间比较充裕(流亡期间,尚未工作,尤其在吴国定居下来后)时做个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形成一套可以应用的套路或体系。

第二,求职,向吴王证明自己有统兵能力,有指挥打胜仗的能力。

实际上,从这个角度看《孙子兵法》,正好体现了其实战操作价值,本文尝试从孙武子“求职”过程的些许线索来推测一下,吴王阖闾看到了哪些《孙子兵法》的实战操作价值。

一、《孙子兵法》的实战价值在哪?

我们已知的史料表明,吴王阖闾是一位好战、善战,有着称霸雄心的国君,试想这样为一个诸侯国君,如果只拿一部仅有认识论,诸如不战之法、不败之法、先胜后战等观点的兵书,他能认同吗?

显然,如果是这样一部兵书,即便有伍子胥的关系,也不会见孙武子了,甚至还认为,这简直是浪费竹子。

既然吴王阖闾看了兵法十三篇,又觉得很具有实战操作价值,值得一试,那么即便我们不知阖闾所理解的实战价值在哪里,但至少我们要朝着实战操作的方向去研究、去理解。

在这个方向中,有个操作体系值得重视,它体现了《孙子兵法》的实操价值,是《孙子兵法》的重要方法论,它是:

孙子之用在形与势

《孙子兵法》在我们今天的理解中,形势(军形篇和兵势篇)是其应用的核心,这是使用己方力量的核心操作环节,也是打破敌方防御体系操作的关键环节,不知当时作为懂军事的国君阖闾有没有看到。

但就俄乌军事冲突事件的解读看,凡有专业军事背景的自媒体人,在解读过程中的战役、战斗利弊时经常出现两个词,即部署和动向

实际上,这是战场操作中的两个关键步骤,即己方的兵力怎么部署,敌方的兵力怎么部署;己方的兵力动向往哪里展开,敌方的兵力向哪里行动。

尽管春秋末期不一定有这样的词,但一定从阵形角度体现这两个关键词,而这两个关键所体现的思想就是《孙子兵法》的军形篇和兵势篇。

军形篇,讲兵力部署。

兵势篇,讲兵力展开的动向。

这两篇是组织战争、指挥战争的核心操盘步骤,结合军争的兵力战场移动、虚实篇的察策机与造机、九变篇的因敌调整部署与兵力动向,形成一个操作体系;而作战篇预算与后勤管理、谋攻篇的目标管理是内部约束要素,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的战争时间与空间管理,是外部约束要素;始计篇的战力要素与评估优势、用间篇的信息管理首尾相连,贯穿其他篇始终。

就是说,这套操盘体系,提供了操盘一个项目的完整套路,为我们提供了做什么、怎么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的程序与方法

我想这才是《孙子兵法》对于实战操盘的最大价值,如果夸夸其谈什么“全胜”、“心法”、先胜”、“不败”、“等待”、“多胜少”、“练基本功”等,还不如多读些通俗易懂的鸡汤,何必费劲逐字逐句的翻译古文,研究历史背景搞那么复杂的工作。

作为学习《孙子兵法》二十年的“老人”,曾经也因为觉得它没有操作价值而想放弃,偶然的机会读了阎勤民先生的两本书,改变了我对《孙子兵法》的认知,原来它是以“形势”为中心操作,与组织和管理密切相关,在这个方向上逐渐找到了实战操作的感觉。

我经常说,《孙子兵法》是集认识论、方法论和方法于一体,人们所解读的“不战之法”、“全胜思想”、“集中优势兵力”等等,或者说,每一个人所读出来的对《孙子兵法》的自己见解,都是认识论。

但认识论必须有方法论来支撑才有价值,比如,说孙子兵法是“不战之法”,怎么操作才能“不战而屈人之兵”?要有具体的部署和资源的奇正展开方法,才能价值,不能只放大兵法六千言中的某句话,而不谈其程序、方法和工具;说《孙子兵法》是“集中优势兵力”怎么操作,程序与方法是什么,什么时间、在哪集中兵力,怎么让对方分散兵力?等等。

没有方法论,这些观点都落不了地,只有从流程法、结构法上掌握了孙子兵法的操盘程序与方法,你自己对孙子兵法所理解的认识论,才有可以实施和落地的操作空间。

这反映了孙子十三篇操盘体系的重要价值!以我在企业领域的实践发现,这套操盘体系非常完整,相比很多企业所用的各种理论拼接的程序和方法更具指导价值。

就像很多创业者,或项目负责人,之所以在操作中没有章法,主要是因为缺乏部署、布局的思考,也不知该如何展开资源的运作,更不清楚资源运作中该如何设置奇正角色等。

大家自己熟悉的领域中都会看到,有些企业快速成长起来,有些企业在快速爆棚之后“昙花一现”,无论看到哪种企业,都不要以结果看问题,要看其中的门道,人家怎么布局的,怎么用奇正运作快速创造气势的,又是什么原因导致“昙花一现”的,是部署的哪个环节出现了漏洞,还是奇正运作中出现了问题等。

这就是《孙子兵法形势原理》的实战操作。

二、吴王阖闾为什么让孙武子操练后宫女子?

《史记》记载,孙武在伍子胥的强烈推荐下,吴王阖闾阅读了兵书十三篇,又面见了孙武,进行一番现场“问对式”的考核之后,貌似阖闾并没有完全信任孙武,而是让他训练后宫女子,他经过一番努力,将这些女子训练成军后,吴王阖闾才封他为将。

吴王阖闾之所以用“训练后宫女子”的方式考察孙武子所讲兵法的可操作性,一定是他看重了兵法中的某些“共鸣”点,想验证一下。

我们大胆推测,有两条线索值得重视,也体现了《孙子兵法》的实战操作。

1、线索一:“五事七计”

五事,一般认为是构建国防的基本要素,或作战力量、战斗力要素的基本内容。

七计,被认为是五事的细化,我认为它是组织能力的具体体现,但也必然与五事有着密切关联,因为“七计”的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赏罚孰明,就是“五事”中的道、天、地、将、法。

那么,多出来的“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是什么?

我想大概这就是孙武子打动吴王阖闾的地方,将其有限的常备军生成强大战斗力。

我一般也将“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理解战斗力生成模式的核心要素。

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怎么理解?

兵,这里指武器装备,是战斗力生成的核心要素,无论是冷兵器时代、热兵器时代、机械化时代、信息化时代,武器装备技术的变革与发展都直接影响着战斗力生成模式的变化。

在春秋时期,合金冶炼技术得到一定的发展,兵器也有了新样式,那时已经出现了弩机、戟的新型兵器,其效能较戈、矛等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在《孙子兵法》中也有所体现,“兵势篇”曰:势如彍弩,节如发机。体现的就是这种新式武器的威力与孙武子思考的其应用延展。

众,指兵器、装备的种类和数量。

所谓的“兵众孰强”可以理解为“人与武器”的结合程度,要想人和武器之间完美结合,所必须做的就是训练。

故有了“士卒孰练”,只有强化训练这些新式武器的使用,提高其使用的熟练度和技能,只有强化训练其战术、阵形,才能在战场上协同一致,发挥出强大的战斗力。

在训练的基础上,用“赏”与“罚”来推动个体、激活个体,以提振士气,形成团队整体的气势。

2、线索二:制阵之法

训练后宫女子成军,有考验其制阵能力的倾向,这是军形篇的核心思想,古代战争战线没有现代战争那么长,更多用阵形的方式来组织兵力,现代战争则在战线上依据地形特点部署兵力。

古称之为阵,今说之为部署

春秋时期,已经形成了以车兵为主,步兵为辅的成熟作战样式,这点在《孙子兵法》中也有体现,“作战篇”先说: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

又说:故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无论从物资准备上,还是战场缴获上都体现了“车兵”这个兵种,足以说明这是当时的主流兵种。

这个时期,以车兵为主力兵种,并实现成熟的车步协同的作战方式,而且采用了方阵或圆阵为主的作战队形,后来又发展出了十种阵形,战国时孙膑的战法中就讲了“十阵”。

从《孙子兵法》军形篇的制阵方法看,阵形的变化主要基于“战地”,以实现军阵内车兵与步兵有效配置和协同作战,形成了兵器与人的优化配置,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兵器、兵种的效能和战场机动性。

某种意义上讲,《孙子兵法》在当时成熟车阵的基础上,更多体现了其机动性、灵活性的战场指挥,这主要体现在“兵势篇”,既有战阵运作的基本要素,即分数、形名、奇正、虚实,也有造势之法,还有用势之效。

“七计”中之所以在“法”这个层面讲了“法令孰行”之纪律,“赏罚孰明”之激励,都与实现军阵最大效能有关,因为要想让军阵在战场上将人与武器协同发挥到最佳状态,战场指挥、战场纪律、士卒士气都至关重要,可以说,这是战斗力生成与转化的核心环节。

没有纪律、士气的军队就是“乌合之众”。

离开对这种背景的了解,今天则无法准确理解《孙子兵法》思想,尤其是“军形篇”的制形方法,孙武子在这里要解决的是兵种之间基于战地地形优化配置,人与武器配合而最大效能提高战斗力的问题,即“兵众孰强、士卒孰练”的本质内涵。

可见,军形篇提供当时兵力组织的制阵之法,也就是今天所言兵力部署的具体方法,从战地特点展开,充分利用地利,并发挥兵种的战术特点和战斗力

这两条线索,既说明了吴王阖闾选将的慎重,也体现了《孙子兵法》实战操作性之强。

三、最后

从孙武子这个“求职”过程的猜想,我们发现

只要掌握了孙子十三篇的操盘程序与方法,尤其是掌握了“形势原理”的操作与运用,至于《孙子兵法》是什么法、什么论都不重要,我们都可以用这套操作体系将其实现。

就是说,读《孙子兵法》,一千人眼中可以有一个个《孙子兵法》,但其操作程序与方法就在这个十三篇的流程中,它是落实自己眼中《孙子兵法》的关键,更是推动自己成功的操作智慧


每位《孙子兵法》爱好者都有必要读一读的书

《孙子兵法战术体系》

1、它以“形势原理”贯穿前九篇和战术体系部分(亦是操作体系)。“形势原理”是《孙子兵法》的操作核心,为我们提供了兵力部署的功能、结构设计方法和工具,也为我们提供了奇正兵力展开造势的方向。

可以运用“形势原理”判断战局中的资源(兵力)所在位置、配置和状态,以及资源(兵力)的奇正角色(任务)和走向。

2、以战术为逻辑起点理解《孙子兵法》,更容易用于自己的工作中,也更容易让《孙子兵法》思想落地,更容易掌握《孙子兵法》的操盘体系和手感,因为战争是放大了的战术,战术是战争中的细胞。

可以掌握项目操盘的程序、方法和工具,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培养手感。

孙武为什么写了孙子兵法(孙武为什么写孙子兵法)(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