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新能源汽车及配套产业布局(金华新能源汽车产业超常规发展)

赣州新能源汽车及配套产业布局(金华新能源汽车产业超常规发展)(1)

近日,金华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再传好消息。由中兴新能源和青年汽车合作开发的无线充电公交车正式在公交8路线投入试运营,标志着华东区域首条无线充电公交线路即将上线。

作为国家首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城市,我市在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使用及配套建设方面一直不断探索。近年来,我市以传统汽车产业为基础,以国家鼓励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为契机,积极寻求传统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坚持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与推广应用结合起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已形成一定规模。截至10月底,我市推广新能源汽车2177辆,提前完成2000辆的目标任务,推广数量在全省仅次于杭州。

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我市进一步确立了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地位。

统计数据显示,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及汽车产业已连续17个月保持15%以上增长,连续13个月保持20%以上增长。今年1~8月,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2.3万辆,销量2.2万辆,占全国销量的20.2%,其中众泰集团新能源汽车销量列全国第一位,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车企潜心研发形成自身特色

经过多年培育,我市已形成较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不仅重点培育了众泰、青年、康迪、绿源、信阳、尤奈特、金大等一批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家和电机、电控、电池等关键零部件制造的产业体系,同时还引进了吉利等大型车企的新能源汽车项目。整车涵盖纯电动或混合动力公交车、纯电动轿乘用车、纯电动微型车、纯电动货车、纯电动摩托等车型。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我市新能源汽车企业不仅在产量上节节攀升,更重要的是在技术上潜心研发,形成了自身特色。青年、康迪、众泰等一批整车生产龙头企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绩。

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众泰集团在湖南长沙、湘潭及永康、杭州布局了4个整车生产基地,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六个行业第一”, 即第一个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布的整车发明专利,第一个获得国家工信部的生产销售许可,第一个正式挂牌上路,第一家在纯电动汽车领域与央企合作加电站网络和配套商业模式,第一家实现纯电动汽车批量试运营,第一家实现针对个人的纯电动汽车销售。

青年汽车和众泰控股两家企业被列为省纯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综合试点,并成为该领域的企业重点研究院。青年汽车集团已经开发并生产10个型号的油电混合动力城市客车和新型动力电池城市客车,纯电动客车出口美国、香港等地。

浙江康迪车业有限公司已经开发并生产6个型号的纯电动厢式运输车。通过技术进步,有力地拓展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成长空间。

政府全力谋划产业发展

近年来,我市连续出台系列政策给予强有力的引导扶持,对新列入国家汽车产品公告目录的企业,每个基本车型一次性给予20万元的奖励。对市域内汽车整车企业及主要零部件总成生产企业采购市区生产企业零部件的,年采购额首次达到500万元,一次性给予10万元奖励,以后年度按实际采购增长额的1%给予奖励。

今年6月,市政府又出台《金华市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助暂行办法》,对购买新能源汽车和基础设施予以地方补助。据了解,近年来我市已累计发放新能源汽车补助资金近亿元,处于全省前列。

积极创新商业推广模式,加快新能源汽车在多领域的应用。截至目前,我市推广新能源汽车在私人领域1184辆、公交领域204辆、物流租赁579辆、旅游租赁60辆、微公交租赁150辆。

今年2月,金华公交BRT1号线开通运行,这是全国首条纯电动快速公交线路。目前投放“青年”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34辆,日行驶里程约5500公里,日均客流超过2万人次,单车能耗支出仅为传统客车的50%~60%,年可减少柴油消耗730吨。今年年底我市投资1.4亿元建设的BRT2号线也将投入运营。

除此之外,我市还将加快微公交模式推广,以康迪纯电动轿车为推广车型,在市区设立平面站点,建立新能源汽车租赁自驾商业运营体系。目前,150辆康迪新能源汽车已到位。“新能源汽车在多领域规模化商业推广模式的创新引领,有效助推了产业的快速发展。”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说。

夯实产业平台,大手笔推进园区建设。我市自2014年开始规划建设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园,计划总投资100亿元,总用地面积约9.5平方公里,首期开发面积2平方公里。目前,已引进华科汽车年产20万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项目,金华国家机动车机械零部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项目,浙江弘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80万台套汽车自动变速器电控执行装置生产项目等7个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约60亿元。同时,加快产业特色鲜明、功能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完善的新能源汽车特色小镇建设,形成集新能源汽车运营商、制造商、服务商,打造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和创新生态圈,力争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科技研发中心、汽车商贸中心、展示体验中心、汽车文化旅游中心。

优化应用环境,高标准建设基础设施。当前我市正着力构建“市区10分钟、郊县20分钟”充换电服务网络体系。截至目前,共投资3.8亿元,建成电动汽车充换电站29个,充电桩113个;基本形成5×5公里服务网格布局。充电设施的建设,有效破解了我市新能源汽车的应用难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