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和伟年轻和现在对比(上线1小时热度突破2.5万)

文 欣然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创作不易,侵权必究

导言

千呼万唤中,《三体》来了,上线1小时热度突破2.5万,破首日热度值最高纪录,豆瓣评分8.1。

褒贬声中,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叫好的大多是资深粉,不满意的之前大多没看过小说。

这说明啥?

作为国际科幻界最高荣誉雨果奖的获奖作品,《三体》自带流量,而对于资深粉来说,高分=演技在线 抠书式还原

这两点,剧版都做到了

但也不可否认,作为硬核科幻,《三体》有门槛,跳跃性强,需要多看几遍。

这不是剧版的问题,原著本身就有两条线。

一条线是叶文洁的故事,发生在1967年。

另一条线是全球物理学家自杀事件,发生在2007年。

两个事件的交集点,是三体文明入侵地球,焦点人物是叶文洁。

这么说,是不是就明白多了?

于和伟年轻和现在对比(上线1小时热度突破2.5万)(1)

作为《三体1》的灵魂人物,叶文洁的人设极其复杂。

她是学识渊博的退休教授,温和善良的老人,家族4代都是物理学家

她是情感淡薄的妻子和母亲,沉默低调的杀人犯,有颗看透人性的悲凉之心

她向三体文明发射了地球坐标,她是ETO(地球三体组织)的最高首领,她主导了三体人接管地球文明。

叶文洁是个受害者,也是个大反派;但即使是反派,她也没有丧失良知。

陈瑾的演技相当好,有种“看尽沧桑,我自岿然不动”的沉稳和果断,让人觉得她就是叶文洁本尊。

原著中,叶文洁的光芒太过耀眼,以至其他人物都失色黯然。

但剧版不完全是这样,至少有两个人非常吸引眼球:张鲁一饰演的汪淼,以及于和伟饰演的史强。

于和伟年轻和现在对比(上线1小时热度突破2.5万)(2)

01汪淼:整个宇宙为你闪烁

汪淼是《三体1》的男主角,1970年生,中科院院士,纳米科学家。

小说对汪淼的塑造比较平淡,没有第2部中罗辑的英雄光环,也不及第3部中云天明的脱俗智慧

估计有不少原著迷和我一样,对汪淼印象寡淡。

毕竟第1部中有太多精彩环节:幽灵倒计时,宇宙闪烁,三体游戏,古筝行动,红岸对话,9维空间,智子水滴......其震撼程度远远超出对汪淼的关注。

可纵观第1部,汪淼的角色十分重要,整个故事是以他的视角展开的。

有人统计过,“汪淼”的名字在书中出现了600多次,而“叶文洁”只有400多次。

剧版还给了汪淼一个男主角色,在这点上张鲁一功不可没。

作为一个有艺术气质的知识分子,汪淼才华横溢,性格温和。

他的人生堪称完美,事业有成,家庭幸福,还有个很拿得出手的爱好:发烧级摄影师。

于和伟年轻和现在对比(上线1小时热度突破2.5万)(3)

张鲁一,与汪淼的形象很贴合。

瘦高身材,身体却不弱,穿着格子衬衫和名牌休闲仔裤的理工男,有种知识分子的小清高。

看过《三体》的人会知道,刘慈欣笔下的关键人物大多有“反转”,比如叶文洁,史强,罗辑,程心,维德,张北海......

他以独特的视角告诉我们:你以为的好未必是真的好,你以为的坏也未必是真的坏。

唯独汪淼,小说对他的内心刻画并不多,反倒是张鲁一把角色演活了。

于和伟年轻和现在对比(上线1小时热度突破2.5万)(4)

第1个反转:幽灵倒计时,宇宙闪烁。

如果没有三体人和叶文洁的回应,汪淼会像许多学者前辈们一样,做科研,出成果,教书育人,造福人类。

幽灵倒计时,让他的人生卡了壳。

一个学者,突然成了宇宙中心,整个宇宙只为你一个人闪烁,那种震撼无以言表。

这是汪淼的第一次心理破防:你的一举一动都在别人的监控中,而你根本不知道对方是谁。

从怀疑,到恐惧,到绝望,到情绪失控,到世界末日般的惶恐,张鲁一的表现可圈可点。

于和伟年轻和现在对比(上线1小时热度突破2.5万)(5)

第2个反转:古筝行动,成为英雄。

古筝行动是大史的主意,但汪淼是绝对主力。

巴拿马运河最窄处,每隔50厘米拉一根纳米丝,这些看不见的细丝锋利无比。

船被切成了千层糕,头领伊文思被切成三截,人类与三体交流的硬盘被复原,ETO组织受到重挫。

古筝行动,汪淼成为英雄,他也经历了从崩溃到重建的内心洗礼。

更何况,汪淼的贡献远不止于此,《三体》第3部中人类建设太空电梯用的材料,正是纳米。

值得一提的是,剧版为汪淼加了感情戏。

原著对妻子李瑶的介绍不超过300字,但剧中夫妻间的情感交流相当多。

去女儿学校讲物理课,以及一家三口做饭时扑到眼镜片上的水气,让这个角色有了烟火气,这是理工直男系的刘慈欣不会触及的。

于和伟年轻和现在对比(上线1小时热度突破2.5万)(6)

02史强:救世主的保护者

史强,1960年生,一个劣迹斑斑的老警察,地球防务安全部情报人员。

原著中史强的人设是这样的:

五大三粗,一脸横肉,穿着件脏兮兮的皮夹克,浑身烟味,说话粗声大嗓,言行举止粗俗,有时一脸傻笑,有时异常严肃;观察力敏锐,察言观色到了读心的水平,善于抓住他人性格中的弱点。

史强不好演,亦正亦邪,表面粗鲁不堪,实则心思缜密。

一开始我觉得,于和伟的形象实在不符合史强,换成姜文姜武会更适合。

但几集下来,发现于和伟演得真好,形虽不似,但神极似。

《三体》总制片人白一骢谈到,起初也认为于和伟“不够痞”,但“他是演技和表现力最好的”。

事实证明,导演的选人是对的。

史强虽是配角,却是横跨1-2两部的关键人物;如果说《三体》中,有谁一出场代表着希望,非史强莫属。

第一部中,他保护着汪淼,后者摧毁ETO组织核心;

第二部中,他保护着罗辑,后者执剑保护地球62年;

可以说,史强是两位救世主的保护者,而以于和伟的水平,绝对撑得住两部剧。

于和伟年轻和现在对比(上线1小时热度突破2.5万)(7)

史强是《三体》中最接地气的角色,说的都是大白话。

但即使在一群高知科学家,以及全球最高统帅面前,这个没文化的人,也是最清醒的。

看看这个粗人都干了啥?

  1. 在汪淼查看自杀科学家名单时,一眼看出他认识杨冬
  2. 首先怀疑到叶文洁,理由是:作为母亲她太冷静
  3. 最早怀疑到杨冬的死,不只是实验失败那么简单
  4. 汪淼对“幽灵倒计时”不知所措时,是他一语道破:别人怕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
  5. 提议用纳米技术实施古筝行动,在巴拿马运河无声无息摧毁“审判日”号
  6. 带着丁仪和汪淼去看蝗虫,讲出《三体1》最热血的话:虫子,从未被真正战胜过

而在《三体2》中,史强同样有出色表现。

比如:点破罗辑认为的“永动机”其实就是“无线充电”,以及对罗辑的N多次救命之恩。

于和伟年轻和现在对比(上线1小时热度突破2.5万)(8)

问题来了:为什么让大批科学家自杀的三体人,却干扰不了大史?

从汪淼和史强的对话中,可以看出端倪。

汪:你考虑过终极的哲学问题吗?比如人类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宇宙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之类的

史:我不会去想那些终极哲学,我要操心的事儿多着呢,要供房子,孩子还没有找到工作,更不要提那没完没了的案子……

这场灵魂对白,实在精彩;两个好演员飙戏,也格外好看。

史强,是个活在现实中的人,他的头顶不是科学大厦,而是柴米油盐,老婆孩子,房贷吃喝。

他的思想一点都不“高大上”,却能透过迷雾,看到生命的本质。

这是个简单朴素的道理:你想让我死,我偏不理你。

于和伟年轻和现在对比(上线1小时热度突破2.5万)(9)

后记

剧中,有个场景反复出现:就是“农场主假说”

火鸡中的科学家,通过对近1年来农场主喂食的观察,得出规律:每天上午11点,食物会降临。

没想到第2天是感恩节,食物没有降临,火鸡们却被农场主杀了。

这个故事,有什么寓意呢?

意思是说:你以为的规律只是偶然,这世上根本没有规律。

按照这个理论,万有引力不存在,相对论不存在,牛顿三定律不存在,物理学也不存在,这也是导致大批物理学家自杀的原因。

于和伟年轻和现在对比(上线1小时热度突破2.5万)(10)

可能有人不明白,为什么物理学不存在,他们就要自杀呢?

这么说吧,对于物理学家来说,宇宙是有基本假设的:比如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万物运行是有规律的。

如果这些假设不存在,那我们在哪儿,我们是谁,我们又该做什么?

这就像你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的生命,不一定是精子与卵子的结合,到底是怎么来的,没有规律可循,你会不会直接疯掉了?

于和伟年轻和现在对比(上线1小时热度突破2.5万)(11)

这个世界有没有规律呢?

必须有。

否则人为什么不飞到天上去?苹果树为什么不结梨?我们该几时休息,几时工作?为什么要上学读书?如何才能生儿育女?

从某种意义来说,规律=信仰=人生意义,摧毁了规律就等于摧毁了人生。

除了史强那样的人,他的信仰就是活着,而当下,即是人生。

现在如果有人说:今夜,整个宇宙将为你闪烁。

你还会觉得浪漫吗?

于和伟年轻和现在对比(上线1小时热度突破2.5万)(12)

【我是欣然,分享心理知识,如果本文引起您的思考与共鸣,请关注打赏,欢迎讨论留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