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塑料是好的吗(塑料届二哥pp禁塑令下)

pp塑料是好的吗(塑料届二哥pp禁塑令下)(1)

绿之汇塑料降解

通用塑料主要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ABS(丙烯酸-丁二烯-苯乙烯)、聚甲基苯烯酸甲酯和氨基塑料等,其产量占整个塑料产量的90%以上,故又称之为大宗塑料品种。

其中PP,也就是聚丙烯,每年的产能占据了2400万吨之多,稳稳的塑料届”二哥”。

pp塑料是好的吗(塑料届二哥pp禁塑令下)(2)

二哥

聚丙烯是丙烯加聚反应而成的聚合物。系白色蜡状材料,外观透明而轻。密度为0.89~0 .91g/cm3, 易燃,熔点165℃,在155℃左右软化,使用温度范围为-30~140℃ 。在80℃以下能耐酸、碱、盐液及多种有机溶剂的腐蚀,能在高温和氧化作用下分解。聚丙烯广泛应用于服装、毛毯等纤维制品、医疗器械、汽车、自行车、零件、输送管道、化工容器等生产,也用于食品、药品包装。

pp塑料是好的吗(塑料届二哥pp禁塑令下)(3)

聚丙烯

多年来,PP应用非广泛,如在欧美各国用于注塑制品占总消费量的50%,主要用作汽车、电器的零部件,各种容器、家具、包装材料和医疗器材等;薄膜占8%~15%,聚丙烯纤维(中国习称丙纶)占8%~10%;建筑等用的管材和板材占10%~15%,其他为10%~12%。中国目前用于编织制品的量占40%~45%,其次是薄膜和注射制品占40%左右;丙纶及其他占10%~20%。

我国主要将聚丙烯这种材料应用在食品包装、家用物品、汽车、光纤等领域。我国使用聚丙烯最大的领域是编织袋、包装袋、捆扎绳等产品,约占总消费的 30%。近年来,随着聚丙烯注塑产品和包装膜的发展,聚丙烯用于织造产品的比例有所下降,但还是其聚丙烯消耗最多的区域。

注塑产品是中国第二大聚丙烯消费领域,占总消费量的 26% 左右,它也是未来聚丙烯需求量最大的地区之一。国产聚丙烯的另一个主要消费领域是薄膜,占总消费的 20%左右,主要是BOPP(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薄膜。在未来的几年里,纺织产品的比例将逐渐下降,而注塑产品、管材和板材的比例将会增加。纺织产品、注塑产品、薄膜仍是我国聚丙烯的主要需求领域,而管材、板材、纤维等领域的年度需求增长迅速,国内对聚丙烯的需求也迅速增长。高速绘图BOPP薄膜、管材、薄无纺布、高透明食品容器等特种材料市场发展前景良好。

在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与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其中明确:

一次性塑料餐具

到2020年底,全国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景区景点的餐饮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到2022年底,县城建成区、景区景点餐饮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到2025年,地级以上城市餐饮外卖领域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强度下降30%。

宾馆、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

到2022年底,全国范围星级宾馆、酒店等场所不再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可通过设置自助购买机、提供续充型洗洁剂等方式提供相关服务;到2025年底,实施范围扩大至所有宾馆、酒店、民宿。

快递塑料包装

到2022年底,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市的邮政快递网点,先行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等,降低不可降解的塑料胶带使用量。

到2025年底,全国范围邮政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塑料胶带、一次性塑料编织袋。

而上述三大领域,都有PP的参与,其中PP餐具占比胶带,其他用于一次性酒店用品的牙刷等注塑类制品、快递包装的PP膜类等都有PP的参与。

禁塑令背景下,多年来堪称劳模的二哥,也有部分领域要被禁止掉,这个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生物降解塑料届,去年到今年一直针对二哥的替代提出了很多方案,尤其是在注塑、吸塑PP餐具上应用,有以竹粉替代的,有PLA/PBAT/淀粉替代的,有纸浆模塑替代的,有纸餐具替代的,有竹餐具替代的,对于二哥PP的替代,生物塑料届都是劳模啊,勤快地给出了一系列的方案,但是方案多,问题也比较多。

PP之所以多年用于餐具,因其耐高温,同时强度好,便于加工。而替代的各种路线,在耐高温这一点上可谓是差之甚远,有用PLA/PBAT/淀粉替代的,耐温性明显不够用。

近几年,餐具行业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餐具的应用也提出了全线的要求,因为PP餐具的高速化生产带来了薄壁注塑行业的蓬勃发展,但对于生物降解塑料而言,薄壁注塑是一个难点,因为薄壁注塑的温度范围一般是260-330度,用于餐具,杯子等,但是这样的高温对于走替代路线的各种植物基、全生物降解塑料来说,都是很大的难点,迄今为主尚未见到有完美方案的。

除了被替代,业内也有基于PP实现降解的技术,就是厌氧降解技术。厌氧降解技术是利用厌氧生物降解母粒添加入PP实现。比如洛阳绿之汇塑料降解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AdmPro®厌氧生物降解母粒就是如此。

AdmPro®厌氧生物降解母粒是一种有机添加剂,由传统塑料注入厌氧有机助剂制成, 该助剂通过由细菌引起的化学活动把塑料引入生物降解阶段,最后只留下自然气体和生物能量。添加AdmPro®厌氧生物降解母粒后塑料能够通过厌氧消化在垃圾堆填区里进行生物降解,支持海洋降解。

AdmPro®厌氧生物降解母粒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和生物程序把塑料引进生物降解的厌氧环境里(该程序称为生物同化)。允许微生物制造一种生物膜结构来渗透塑料。该生物膜只要无氧/厌氧的情况下形成,即垃圾填埋场和深海环境中;同时有助于扩大分子结构,为微生物制造更大空间并在聚合物链上发出吸引其它微生物的化学信号来进食塑料,提升了生物降解速率。AdmPro®厌氧生物降解母粒让塑料制品仅产生水、二氧化碳、沼气和腐殖质(有机质),这与有机质相同的生物过程和残留物是相同的。

当PP类塑料制品(膜、袋、片材、餐具等)使用完毕进入垃圾填埋场填埋或海水中时,AdmPro®厌氧生物降解母粒以两种方式促进PP塑料制品的生物降解:第一,作为用于PP塑料上和PP塑料内微生物生长的引诱剂;第二,通过弱化或通过PP链中的弱点或以添加剂的形式表现出更多的弱点。当向PP塑料混合物中添加AdmPro®厌氧生物降解母粒时,会干扰PP塑料混合物,此时垃圾填埋场或海水中的酶寻找PP链中的弱点,厌氧生物降解母粒同时会降低PP链的结合强度,干扰PP的碳碳键,使得PP塑料更容易作为酶的食物来源。

大自然中的厌氧降解时刻在发生,因为过程是相对缓慢的过程所以不容易被察觉,但是,添加了厌氧生物降解母粒的固体有机物PP塑料可以大大加快该过程,它让PP塑料以更高的速率完成了生物降解过程,其降解实现过程包括如下:

有氧阶段

–在此阶段,酶和分解化学物质充当覆盖PP塑料的生物膜的催化剂。在这段时间内,好氧微生物逐渐形成,垃圾中的水分不断积聚。标准PP塑料的吸湿能力相对较小,但母粒会导致进一步溶胀,从而削弱聚合物键。这为微生物生长创造了分子空间,这开始了需氧降解过程,在此过程中,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

厌氧,非甲烷化阶段

–氧浓度充分降低后,开始进行厌氧过程。在初始阶段(水解),微生物菌落会吞噬颗粒,并通过酶促过程将大分子聚合物还原为更简单的单体。有机母粒导致PP聚合物链的额外溶胀和张开,并增加了群体感应。这进一步激发了微生物以增加其定殖和聚合物链的消耗。随着时间的流逝,发生酸发生,其中简单的单体被转化为脂肪酸。在此阶段,二氧化碳的产生迅速发生。

厌氧,产甲烷的非稳态

-微生物菌落继续生长,吞噬了PP聚合物链并创造了越来越大的分子空间。在该阶段,发生产乙酸,将脂肪酸转化为乙酸,二氧化碳和氢。随着这一过程的继续,CO2速率下降,制氢最终停止。

厌氧,产甲烷的稳态阶段

–分解的最后阶段涉及产甲烷。随着微生物菌落继续吞噬掉PP聚合物的其余表面,乙酸盐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并消耗了氢气。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剩下的元素是腐殖质为止。这种高营养的土壤为微生物创造并改善了环境,并增强了分解的最终阶段。

基于厌氧生物降解母粒,将之添加入PP,使得这位塑料届二哥不再被替代,开心地继续存在,为人民服务。

有人问了,加入的效果怎么样?我们以某公司添加的效果,测试结果来看看。这是来自于餐具界一家颇有工匠精神的公司的实践。下图是加入厌氧降解料实现的餐具样品:

pp塑料是好的吗(塑料届二哥pp禁塑令下)(4)

实验餐具样品

实验过程中厌氧微生物淡定地降解餐具:

pp塑料是好的吗(塑料届二哥pp禁塑令下)(5)

降解示意图

pp塑料是好的吗(塑料届二哥pp禁塑令下)(6)

降解结果

经过45天的降解周期,该餐具实现了8.19%的生物降解率,预计在一年半左右即可对PP餐具实现全降解。

基于以上降解的效果,PP二哥就非常开心了,这是行之有效的基于PP的降解技术路线。

有人又问了,我采用的餐具是掺杂技术,比如我加了淀粉,碳酸钙,滑石粉,能不能加厌氧降解料,这个也是可以的,尤其是你加了植物基以及各类矿物粉体后,降解料的添加比例也可以少一些,更为降低成本。

因此,对于PP这位德高望重的塑料届二哥,一年2400万吨的产能,在各个角落悄悄地为人民服务着,所以替代路线是一种方法,基于PP的厌氧降解技术也是一种技术路径,都是基于禁塑令来实现生态化、绿色化,服务于绿水青山的有益技术,值得PP从业者深入探究,结合自己生产及设备实践,进行选择。

pp塑料是好的吗(塑料届二哥pp禁塑令下)(7)

降解联盟

扫码加入中国生物降解塑料联盟

pp塑料是好的吗(塑料届二哥pp禁塑令下)(8)

绿之汇公众号

扫码关注本公众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