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城市科学规划设计院(填补空白的孤勇者)

►十年前,他们放弃躬耕数十载且正在蓬勃发展的高速公路市场,另辟蹊径转型全新的市政工程设计领域,以“孤勇者”的姿态立志为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简称“湖南交通设计院”)填补其市政板块的空白!

►十年来,他们以“城郊包围城市”的作战方针“开疆拓土”,将“大交通”的先进理念推广至市政工程行业,在几乎被大型央企瓜分的湖南市场站稳脚跟,打响品牌!

这十年,他们的市场区域从湖南辐射至大湾区及新疆等地,业务类型从市政交通拓展至全过程工程咨询、智慧岛建设、地下管廊、城乡供水、城市公园、精美街道、精美社区等新模式、新领域,成为湖南交通设计院第二个破亿元的业务板块,在被誉为城市建设桥头堡的珠海、深圳等地扎根,与全国顶尖市政设计院竞逐。

回望十年,湖南建投集团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市政工程设计院(简称“湖南交通设计院市政院”)从转型到突围崛起,再到领跑行业,即使步步维艰,依然一步一个脚印步步登高。这十年,这支市政“新兵”究竟如何从困境中逆势突围,升级成市政设计“劲旅”?

转型

2000年之后,我国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突破2000亿元,进入快速增长期。在2009年国家4万亿投资之下,投资额实现两连跳,迅速从2008年的9000亿元突破到2009年的1.2万亿元,再到2010年的1.6万亿元,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例达到6.3%。

市政工程市场迎来增量,湖南交通设计院有意进军市政工程领域,弥补市政设计板块的空白。但转型市政新领域,意味着资源少、专业新、利润低,交通设计院四个公路设计处谁来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2010年仍是高速公路大发展时期,但城镇化的加速推进时刻提醒着湖南交通设计院要争夺这块行业“蛋糕”。

就在这一年,交通设计院公路设计二处接手参与了岳麓大道项目设计。作为长沙西的“门户”,岳麓大道的建设要考量交通功能、人文景观、历史文化、周边环境等诸多元素,对设计高标准、严要求。

湖南城市科学规划设计院(填补空白的孤勇者)(1)

△岳麓大道西延拓改工程

岳麓大道项目的完成,启发了公路设计二处向市政工程领域转型的思考。“我们这支队伍发展十年还有高速公路可修,但10年以后呢?”中国科协“十大”代表、现任湖南交通设计院总经理、时任公路设计二处处长向建军当时提出的问题,也一语道出了他牵头公路设计二处谋划转型的初衷。

此前,公路设计二处在1971年时参与了长沙市政工程橘子洲大桥设计,又于1990年、2002年分别参与银盆岭大桥和伍家岭立交桥的设计。

湖南城市科学规划设计院(填补空白的孤勇者)(2)

△银盆岭大桥

无论是为了公司整体发展,还是为了员工长远效益,有着市政工程设计经验的公路二处扛起转型的重任,似乎责无旁贷。

当时间的指针走到2012年,湖南交通设计院一个新的设计板块开辟——市政工程设计处正式成立,由公路二处原班人马集中组队。一个新的行业、一条新的赛道,市政工程设计处摸着石头过河,在保持部分高速公路项目、保障员工效益的基础上,逐步向市政领域转型。

2017年,市政工程设计处更名为市政工程设计院。

突围

“十二五”时期,作为中部崛起的黑马,在长株潭一体化和城市化浪潮中,湖南长沙作为湖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部中心城市、高铁经济带上第四个千万级城市,加速城市功能转型、城市形象升级,开始迈步国际化的征途。

2013-2016年,长沙市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4595亿元,年均增长21.3%。统筹推进清洁城市、畅通城市、绿色城市、靓丽城市建设,城市建成区由316平方公里拓展到364平方公里,主城区常住人口突破400万。

面对庞大的市政市场,湖南交通设计院市政院这名“新兵”却很难拿下项目,因为当时长沙绝大部分市场被几家大型设计院所“垄断”。如何分取一杯羹?“我们采取‘城郊包围城市’的做法。”向建军解释说,“通过先拿下其他市县和长沙城区周边的项目,打造样板工程,再凭口碑攻入长沙主城区。”

转型突围之路,实际比预想的更加艰难。在此期间,湖南交通设计院市政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积极与各方业主衔接,还为望城区月亮岛路等市政道路免费做设计方案,亮出实力和诚意,才逐步取得了业主的信任。

2016年,湖南交通设计院市政院顺利中标银星路快速化项目。它是长沙市东西向银星路过江大通道的一部分,又是长益复线高速公路辅道及连接线,起于黄桥大道,止于雷锋大道东侧,顺接现银星路。

“这个项目很好地凸显了我们的优势,将我们擅长的“大交通”理念运用到了银星路快速化设计上。”现任交通设计院副总经理、时任湖南交通设计院市政院院长吴典文介绍,银星路快速化项目是长沙市城郊与城区相衔接的一条道路,目的是实现城市交通内外路网的融合,作为数十年深耕高速公路设计领域的湖南交通设计院市政院,正好具备构建“大交通”的格局和经验。

湖南城市科学规划设计院(填补空白的孤勇者)(3)

△银星路效果图

在工艺与技术上,银星路快速化项目设计上还开辟了平面交叉口设计新模式,从空间上重新组织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转弯和过街路径空间。同时,敢为人先创造了国内市政道路首例等宽四连拱隧道,并利用高速公路与银星路之间的绿地空间设计了旱溪,打造了与自然相交融的海绵城市试点项目,结果“一战成名”!随后,湖南交通设计院市政院就顺利在长沙开拓了多个新项目,包括湘江大道北延线、望城三环与普瑞大道互通、普瑞西路(S108长湘高速乌山互通连接线)等,而湘雅路过江通道项目初步设计中标,成功实现了挺进“内五区”的新突破。

湖南城市科学规划设计院(填补空白的孤勇者)(4)

△普瑞西路

跨越

银星路快速化项目上,“大交通”理念的运用与推广加速了长沙城市内外交通的贯通融合。

随着长沙城市的快速扩容,到2017年,长沙城市交通压力陡增:长沙城区对外交通不畅,出城车辆局部常发性拥挤严重,一方面是对外交通供给存在不足,另一方面是因为城市道路与高速公路出入口衔接不畅,出入口通行能力利用不足、使用效率低。

交通问题在当时已成为制约长沙经济发展的重要矛盾,于是长沙市政府提出了“二网融合”的命题,也就是指长沙市城区内外交通路网实现融合贯通。在银星路快速化项目中大显身手的湖南交通设计院市政院以显著优势拿下这一研究课题。答好“二网融合”这道题,对他们来说既是一次考验,也是成功跻身湖南市场、树立品牌的一个机遇。

一年多时间里,湖南交通设计院市政院聚焦长沙市三环包围的区域,深入调查研究“二网融合”存在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基于二网融合角度的互通优化、骨干路网构建方案、城区出入口交通标志指引系统等,并给出了现状路网下的详细提升优化方案。

“‘二网融合’后,中心区域与市郊的阻隔打通,城市将从‘割裂’走向‘缝合’。”吴典文说,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通过增加与城市道路的互联互通、建设辅路等措施,拉近了长沙“内”“外”的距离,不仅改善了市民出行条件,还将有助于拉开长沙城市框架,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二网融合”研究课题的完成,一举奠定了湖南交通设计院市政院在湖南市政领域的地位,当时长沙城建部门就有“长沙重大交通项目设计必须要湖南交通设计院参与”的说法。通过项目“练兵”,湖南交通设计院市政院对长沙城市交通建设及发展格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隧道、管线、给排水、景观园林等专业水平也实现了质的飞跃。

此后几年,湖南交通设计院市政院迎来黄金发展期,凭借领先的理念、专业的技术和一个个叫得响的作品,在市政行业内声名鹊起。区域市场从深耕湖南本地逐步扩展至粤港澳大湾区及新疆等地,业务类型从市政交通拓展至全过程工程咨询、智慧岛建设、地下管廊、城乡供水、城市公园、精美街道、精美社区等新模式、新领域,专业技术人才从成立初的三十余人增加到近一百四十人。2021年,湖南交通设计院市政院完成或正在进行的勘察、设计项目有381个,累计新签合同71个,累计合同额1.14亿元,2022年上半年中标合同额就破亿,达到1.2亿元。

时序轮替中,始终不变的是奋进者的身姿;历史坐标上,始终清晰的是改革者的步伐。从困境中突围,不乏破釜沉舟的勇气,也有敢为人先的远见,更具坚韧不拔的毅力,湖南交通设计院市政院终将在更为广阔的舞台上发展壮大、绽放光彩。

来源:国资潇湘融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