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兔特色产业(年出栏量近3000万只)

  记者 于江艳

  从无到有,再到逐步壮大。短短两三年间,和田商品兔年出栏量达到近3000万只的规模。和田兔产业已成为当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支柱产业之一。

  兔产业带动农民增收

养兔特色产业(年出栏量近3000万只)(1)

新疆枣兔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兔舍集中连片。记者 于江艳摄

  位于和田县布扎克乡的一片戈壁滩上,新疆枣兔农牧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枣兔农牧)的标准化养殖圈舍,一眼望不到边,这里兔子存栏量有20万只,圈舍内每只兔子都有单独的“宿舍”,“宿舍”中间有托盘,托盘里有自动落下来的饲料,兔子随时可进食,渴了就张嘴咬一咬旁边的吸管饮水。

养兔特色产业(年出栏量近3000万只)(2)

2019年12月6日,新疆枣兔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员工帕木提·萨塔尔正在喂养兔子。记者 于江艳摄

  枣兔农牧是和田地区2019年招商引资来的企业,落地和田县仅半年时间就建起标准化养殖圈舍,通过公司 合作社 农户的方式,带动当地10余个乡镇300多个合作社养殖兔子。“去年我在合作社认养了600只兔子,预计能挣到4000元,今年准备认养1000只。”和田县布扎克乡农民扎克尔·拜尔地说。

  墨玉县天驭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18年8月落户墨玉县,现在兔存栏量达10万只,2021年出栏商品兔300万只。“我们的兔子集中养殖在兔产业园,农户通过基地托养的方式从中分红,或直接到兔产业园打工挣钱。”墨玉县天驭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主任康有才说,通过兔养殖和加工,带动了1300位村民增收。

养兔特色产业(年出栏量近3000万只)(3)

2019年4月25日,新疆昆仑绿源养殖科技有限公司两名员工抱着可爱的兔子。记者 于江艳摄

养兔特色产业(年出栏量近3000万只)(4)

2019年4月25日,新疆昆仑绿源养殖科技有限公司两名员工正在给兔子投料。记者 于江艳摄

  新疆昆仑绿源养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和田地区规模最大的兔养殖企业,目前兔存栏量达190万只,2021年出栏商品兔1200万只,通过公司 合作社 农户的形式,带动皮山县、和田县、和田市、于田县六七千名农民增收。“一只商品兔养75天可出栏,每只商品兔有5—8元不等的利润。”新疆昆仑绿源养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思文表示,养兔好比滚动存款,农民可持续增收。

  据和田地区农业农村局统计,截至2021年底,和田地区兔存栏378.6万只,2021年共出栏商品兔2893.4万只,预计产值可达14.5亿元,兔产业带动了3.8万人增收,人均增收6000元以上。

  好政策吸引企业投资

  据和田地区农业农村局统计,目前和田地区规模养兔企业有13家,这些企业还在扩大养殖规模。“预计2022年和田地区商品兔出栏量将达4000万只,2025年达6000万只。”和田地区农业农村局总畜牧师魏华说。  事实上,2018年以前和田地区没有一家上规模的兔养殖企业,为啥最近几年兔养殖企业陆续前来?  “和田地区气候干燥,病害少,非常适合养殖兔子。南方经常下雨,环境潮湿,兔子容易生病。”枣兔农牧董事长王跃道出众多企业前来投资的主要原因。

养兔特色产业(年出栏量近3000万只)(5)

通过养殖兔子,皮山县木奎拉乡村民实现增收。记者 于江艳摄

  目前,枣兔农牧准备扩大养殖规模,预计2022年兔子存栏量将达到30万只。  除了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外,吸引山东、安徽、甘肃、重庆、四川等地企业到和田落户养兔子,还离不开和田地区的政策支持。“自治区出台产业配套支持资金,从2019年到2021年连续3年支持和田鸡鸭鹅鸽兔驴羊和食用菌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魏华说。  具体到兔养殖,在种兔引进、饲草料调入、兔肉及产品外运出疆销售方面,按照实际运费的50%给予运费补贴。同时,对企业和农户购买兔子给予养殖政策保险,财政给予60%补贴。一只种兔的保额是100元,保费费率3.2%,企业只需掏1.28元的保险费;一只商品兔的保额是30元,保费费率3%,企业或农户只需掏0.36元。  此外,政府还设立产业引导资金1亿元,1:10撬动银行贷款,助力规模养殖企业融资,贷款总规模可达10亿元。  在政策支持下,和田地区兔产业规模逐步壮大,还吸引来中国长毛兔之乡——山东省蒙阴县企业前来投资。

养兔特色产业(年出栏量近3000万只)(6)

洛浦县长毛兔养殖基地的长毛兔。记者 于江艳摄

  在洛浦县的长毛兔养殖基地,和田洛健农牧开发有限公司、和田昆昌农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和田冠科园农牧开发有限公司3家企业的投资商均来自山东省蒙阴县。“和田地区早晚温差大,非常适合长毛兔生长,毛绒品质高。”和田洛建农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薛丽君说。  经测量,和田地区长毛兔兔毛平均细度15微米,比山东长毛兔毛细1—2微米。

养兔特色产业(年出栏量近3000万只)(7)

和田洛建农牧开发有限公司员工正在剪兔毛。记者 于江艳摄

  强链延链补链兔产业

  经过两三年发展,和田地区已形成种兔繁育、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  记者从和田地区兔业协会了解到,目前中国兔子年出栏量达3亿只左右,和田地区能占到10%的份额。  养这么多兔子,消费市场在哪儿?魏华说:“全国各地养的兔子大都卖到川渝地区,和田也不例外,90%以上的兔子都卖到了川渝。”  而在和田本地,兔肉消费刚刚兴起,尚有一个消费习惯培养的过程。  为推广兔肉美食,借助第九届(2019)中国兔业发展大会在和田市举办的机遇,和田地区餐饮企业开发出几十种兔肉菜品,除流行于川渝的麻辣兔、手撕兔外,还融合创新出独具新疆特色的馕坑烤兔、玫瑰烤兔、兔肉抓饭等。  目前,在和田夜市上,烤兔子已成为一道经典美食,还有一些大盘鸡店将兔子与鸡一起炒,创新出兔辣鸡菜品,老百姓取谐音称为“拖拉机”。此外四川省自贡市知名连锁品牌芭夯兔也落户和田市,销售兔火锅。  目前,墨玉县天驭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自建了食品加工厂,开发出兔头、兔肉干等休闲食品,有麻辣、五香、藤椒三种口味,主要通过旅行社对外销售,旺季时一天能卖出六七千只兔子。  “和田兔产业还需强链延链补链,未来我们将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兔肉精深加工企业,开发休闲食品,带来更高附加值。”魏华表示。  同时,针对企业提出的饲草料不足问题,和田地区也拓宽思路出实招。一是和田地区有130万亩小麦,小麦收割后,推广种植复播玉米;同时还加大国有未利用地、撂荒地开发利用,预计可增加15.5万亩饲草面积。二是通过国有企业异地流转土地种草,目前已促成北屯市流转1万亩土地种草。  为解决种源问题,目前和田地区正跟中国农业大学相关专家合作,培育出适合和田养殖的兔品种,预计到2025年左右将有1—2个新品诞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