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九三一六(聚焦三六八九)

到2020年确保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和全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

在河北省委九届六次全会确定的“3689”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思路中,打好“精准脱贫的硬仗”,是一个重要内容。

六九三一六(聚焦三六八九)(1)

六九三一六(聚焦三六八九)(2)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创造了减贫史上最好成绩——六年间,我国贫困人口减少了8000多万,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方案”。我省减贫工作同样硕果累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平均每年减贫100万左右。来之不易的成绩,充分体现了燕赵儿女在脱贫攻坚上“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气概,以及“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

虽然成绩喜人,但决不能因此沾沾自喜,更不能有任何“松口气”“歇一歇”的想法。我国有句老话,叫“行百里者半九十”,大意为:百里之路程,即便到了最后阶段,也只能算是走了一半。比喻干事创业越接近成功,困难越多、难度越大,越需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用这句话来形容当前的脱贫攻坚工作十分恰当——尽管从时间上看,距离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只有不到两年时间,似乎不日便能“大功告成”。然而从工作上看,脱贫攻坚到了这个阶段,剩下的可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已经到了最吃劲、最需要响鼓重锤的时候。

在“九十里”这个“半程关口”上,绝大部分地方和扶贫干部都很拼,加班加点、夜以继日,在朝着最后的胜利而冲刺。但也有一些地方,或是有了懈怠心理,觉得“差不多”就行了,产生了满足现状、麻痹懈怠、故步自封的想法和情绪,又或是为了在脱贫“考场”上不露怯、不丢分,不是踏踏实实搞扶贫,而是急功近利,走捷径、搞速成,欺上瞒下、好大喜功,搞一些“表面文章”甚至是虚假政绩。

譬如说,吉林某地为了应付国务院扶贫办养牛项目专项资金检查,竟然想出一个“借牛充数”的主意,临时借用百余头牛放入牛圈,以营造养牛项目“红红火火”的假象。又比如,河南某地一个村72户低保户,竟有68户是错评,只有4户为真正的贫困户。还有一些地方,贫困的“标”是治好了,但是“穷根”仍在,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不足,如果有歇歇脚、松口气的想法,那么极易出现贫困群众再度返贫的情况。而有些扶贫干部恰恰出现了这些想法,开始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不愿再费精力、下功夫去清除那些难办的“绊脚石”和“拦路虎”。

凡此种种,极易使脱贫攻坚工作功亏一篑。一方面,这些思想会产生“破窗效应”,让不正之风得到滋生蔓延,让扶贫干部误入“造假”歧途,念歪脱贫攻坚的“经”。另一方面,其会消减工作动力,让扶贫干部满足于“过得去”“差不多”“马马虎虎”的工作标准,致使脱贫攻坚工作难以推进甚至是原地退步。

“曹刿论战”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强大的齐国军队为何会败在弱小的鲁国面前?关键就在于“一鼓作气”——“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沙场上的战争如此,扶贫攻坚工作也是如此。气可鼓不可泄,必须一鼓作气、一气呵成,这样才能在“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关键关口,战胜一个又一个看似难以战胜的“敌人”,进而如期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六九三一六(聚焦三六八九)(3)

六九三一六(聚焦三六八九)(4)

制作团队

编审丨周宏彩

校对丨白超旭

编辑丨王佳兴

六九三一六(聚焦三六八九)(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