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一生就像一条弯弯的河 静静的顿河人这一生

1925年,前苏联作家肖洛霍夫刚刚二十岁出头,就凭借小说《静静的顿河》成为了声名大噪的天才作家。

40年后,这部著作更是杀出重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这本书以二十世纪俄国一系列战争为背景,讲述了战乱年代之下小人物的悲怆命运。

书中的主人公葛利高里,一开始不过只是一个普通的战士,但历史的各种巧合与无奈,先后将他推向了不同的归宿。

他当过叛军也当过红军,但哪里都不是他真正想要的人生;他在妻子和情人之间徘徊不定,结果却一无所获。

他经历过苦难,也犯下过错误,他的一生可谓波折重重,好在最后回到顿河边的家乡,过上了理想的生活。

看完《静静的顿河》你就会发现,在故事当中,肖洛霍夫向世人阐明了一个全面又深刻的道理:

人生潮起潮落,命运从无定数。

但无论如何,这世间所有得失祸福,都是一场因果轮回。

人这一生就像一条弯弯的河 静静的顿河人这一生(1)

缺失的定力,埋下失败的隐患

主人公葛利高里出生在顿河岸边的村庄,由于身上流着野蛮的哥萨克血,所以长得高大、强壮,性格直爽、坦诚。

他的父亲,是村里的地主,家境比较富裕。

这样的条件,如果想要说一门亲事,村里的姑娘必然争先恐后,但葛利高里却爱上了一个有夫之妇阿克西妮娅。

他背着父亲,夜夜与之幽会偷情,自以为足够隐秘,可哪有不透风的墙?

有一次,葛利高里去找阿克西妮娅,不曾想竟被捉奸在床,原来他们的丑事早已暴露。

父亲知道后气急败坏,痛骂了他一顿,然后将他关在家里。

但关得了一时,却不能关一辈子,于是父亲托人为他娶了妻,试图阻止这场不伦恋。

妻子贤良淑德,也是真心爱着葛利高里,还为他生下一双儿女。

可是比起热情的情人,贤淑的妻子始终无法满足他的欲望。

没过多久,葛利高里就抛下了妻子,和阿克西妮娅私奔了。

当妻子得知真相后,她痛恨丈夫的不忠,私自堕胎,结果引发大出血而死。

人这一生就像一条弯弯的河 静静的顿河人这一生(2)

可是葛利高里对于她的死,仿佛没有丝毫愧疚,反而开始光明正大地与阿克西妮娅交往。

就在两个人本以为可以长相厮守时,没想到葛利高里竟遭到敌军追杀。

在逃亡路上,阿克西妮娅身中数枪,倒在了血泊之中。

当葛利高里孤身回到家乡,站在顿河岸边,他内心的绝望与悲凉油然而生。

在感情中,葛利高里无疑是最大的失败者。

但究其原因,是因为葛利高里的反复无常,喜欢妻子的贤惠,又迷恋情人的狂热,几次三番动摇于她们之间。

最后使这两个深爱他的女人,都为他死得异常悲惨,徒留悲痛和遗憾。

内心不够坚定、容易动摇,是葛利高里的致命弱点,让他成了感情上的失败者,也酿造了他人生的悲剧。

俄国国内战争时,葛利高里加入了白军。

但他的骨子里极其反对旧的传统观念,看不惯那些官老爷的做派,而且当看到白军屠杀红军时,让他感到这是不可饶恕的罪恶。

于是,他选择离开白军,成为一名布尔什维克。

人这一生就像一条弯弯的河 静静的顿河人这一生(3)

如果他一直跟着红军革命,也许会有另一种结局,可他偏偏容易怀疑自己的选择。

当红军不经审判,就轻易枪杀白军时,他大为震惊,竟离开了红军,重新回到白军行列。

后来,红军和白军都视他为敌人,他成了身处绝境的散兵游勇,被四处追杀,差点丢掉性命。

有句话说:“没有智慧的人,就不会拥有定力,没有定力则没有平静,没有平静,何来幸福?”

人生在世,当稳如磐石、不动如山,坚定自己的选择,而不是朝三暮四,左右摇摆。

因为只有持之以恒、专心一意,才能迎来想要获得的幸福。

人这一生就像一条弯弯的河 静静的顿河人这一生(4)

拼命的付出,赢来人生的巅峰

作家毛姆曾说:“无论是在哪方面,付出才有回报,不管是地位、财富、荣誉还是名望,皆是如此。”

1914年,一战爆发,年轻的俄国男子都自愿或被迫参军入伍,奔赴前线,葛利高里也不例外。

刚开始,葛利高里是一名运输兵,所做的任务是运送俘虏、传递情报。战场上枪炮无情,他多次险些丧命。

有一次部队遭到袭击,葛利高里本可以随大军顺利突围。

然而他却听到身受重伤的战友正在呼救,完全可以选择视而不见的他,竟折返回去将其救起。

葛利高里背着战友,即使身体负伤,仍咬紧牙关、拼了命地跑,抵达救护站时他几乎晕厥。

因为英勇救人的表现,他得到上级的褒奖,并被授予下士军衔。

后来,一战结束,俄国内战却一触即发,葛利高里加入了白军,成为了一名排长。

白军阵营里,大多数人都是官老爷做派,自然瞧不起农民出身的葛利高里,骂他是“泥腿子”。

但对于这些嘲讽,他则是一笑了之,将重心都放在军事上。

他带领属下多次化险为夷、屡立奇功,得到领导的认可,最终被提拔为师长。

人这一生就像一条弯弯的河 静静的顿河人这一生(5)

遇到险境时,他总能绝处逢生;遇到难题时,他总会寻到答案。

看似是他运气好,实则是他足够努力。

因为上天从不会随意偏袒一个人,收获多少荣耀,得到多少运气,冥冥之中自有因果。

就像俞敏洪所说:“运气不可能持续一辈子,能帮你持续一辈子的东西只有你自己。”

世上从来没有不劳而获的好运,想要得到累累硕果,就要付出血汗灌溉。

当你尽心做好手上的事,尽力走好脚下的路,终能赢来人生的高光时刻。

善良的品质,得到命运的眷顾

葛利高里在白军阵营期间,上级的命令是士兵可以随意劫掠和屠杀红军家属。

所以当白军的部队走过一个城镇,那里必定被洗劫一空,连一些普通百姓也难幸免。

但葛利高里却不忍向无辜之人举起屠刀,所以他从不劫掠和屠杀百姓以及红军家属。

不仅如此,他还给部下定下规矩,胆敢滥杀无辜、肆意抢夺者,决不轻饶,就连他的父亲想趁机捞一把,也遭到了他的责罚。

虽然他的这一做法,引发上级强烈的不满,接连降他的职,但他仍不为所动。

还有一次,他看见一群士兵正欲侮辱一个姑娘,他立刻率领几名部下,上前阻止,将那位姑娘护在身后,怒斥那群士兵。

在军中无人不知葛利高里的勇武,那群士兵见此便不再纠缠。

之后葛利高里派人把姑娘安全送回家中,又得知她家境贫寒,于是留下一些钱财。

后来,也正是因为这一份善念,成为了他的救命法宝。

人这一生就像一条弯弯的河 静静的顿河人这一生(6)

战争结束时,葛利高里得以回到家乡。

他本想重新当回一个农民,安稳度过后半生,然而他的妹夫米沙是个狂热的革命分子,痛恨所有当过白军的人。

米沙当上村里的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后,便打算一一追究村民的反革命罪行。

而葛利高里更是首当其冲。

葛利高里听到风声,不得不连夜逃离家乡。

后来走投无路的他逃到森林里,凑巧遇到了一群逃兵。

逃兵们害怕暴露行踪,于是想要杀人灭口。

就在生死攸关之际,其中一位逃兵挡在葛利高里面前,劝阻众人不要杀他。

原来这位逃兵,曾经是葛利高里的部下,亲眼所见他的善良和为人,对自己也是恩重如山。

当大家知道葛利高里的事迹后,纷纷表示敬佩,葛利高里这才得以脱险,并且被收留下来。

就这样,葛利高里跟随这群逃兵东躲西藏,艰难地生存了下来。

几年过去,红军已不再追究曾当过叛军的人的罪责,葛利高里终于得以重返顿河岸边的家乡,与亲人团聚。

人这一生就像一条弯弯的河 静静的顿河人这一生(7)

历尽种种艰险,经受重重波折后,他收起野心,放下过往,如愿以偿做回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庄稼人。

有句话说:“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行走于天地之间,要常怀善念、常施善举。

也许善良暂时不能让你功成名就,但善良之人,终会遇见意想不到的福报。

人这一生就像一条弯弯的河 静静的顿河人这一生(8)

茨威格说:“将偶然和命运视为同一,只是年轻时的想法,久了以后自然会发现,生命的轨迹是由自己造成的。”

诚然。

人生命运的好与坏,并非命中注定,而是自有因果。

纵观葛利高里的一生,他尝到过厄运,也收获过福报;站上过山巅,也跌落过谷底。

但那些遭受苦难的日子,看似是时运不济,实则是自食恶果;那些光辉闪耀的时刻,看似是鸿运当头,不过是辛苦耕耘,得来的回报。

其实,一个人在当下做出的所有选择,都会为未来人生的走向埋下伏笔。

所以,守好自己的心,走好眼前的路,不被诱惑所扰,不被欲望所困,如此才能避免误入歧途,走向万劫不复。

唯有摆正自身方位,在顺境中克己慎独,于逆境中砥砺前行,终能抵御命运的狂风骤雨。

共勉。

作者 | 余生,执笔的侠客,尘世的路人,愿以梦为马,浪迹天涯。

图片 | 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