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八大姓为什么带字(上古八大姓如何产生的)

我们通过《史记》的五帝本纪在前两篇推测了古代的军事和男女关系,那我们今天还是继续给大家分享五帝本纪里的事情,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上古八大姓为什么带字?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上古八大姓为什么带字(上古八大姓如何产生的)

上古八大姓为什么带字

我们通过《史记》的五帝本纪在前两篇推测了古代的军事和男女关系,那我们今天还是继续给大家分享五帝本纪里的事情。

在五帝本纪里,对黄帝的介绍是这样的“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说”少典之子”,那么黄帝的父亲是不是叫做“少典”,对于这个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能够解释“少典”这个到底代表什么,有可能是黄帝父亲的名字,也有可能是代表官职,因为历史太过久远,相传的资料也非常有限,但是大部分人认为“少典”这个应该是个官职的名称,但是这个官职是做什么的,就没有人能解释清楚了。那么“公孙”是不是我们常说的姓氏呢?其实也不是,更多的事认为和“公子公孙”这个词相关,并不是像现代的姓氏一样,是复姓公孙。而对于“轩辕”这个我们可以理解成代号,居住在轩辕之丘,所以称其为“轩辕”另外黄帝还有个“字”曰“有熊”,这个最大的可能是黄帝在氏族内部的名称,也有认为是定都有熊而来。这时候可能有人会疑惑“黄帝”不就是名字吗?其实黄帝是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这个只是称谓相对流传最广而已。

我们从这些只言片语中,反应出了,在黄帝时期已经开始有了姓氏这么一个称谓,我们就来聊聊姓氏这个话题。

在上古时期,姓氏出现的是非常早的,最原始的姓氏包括:姬、姚、妫、姒、姜、嬴、姞、妘等八个姓氏,我们从中可以发现,这八大姓氏全部包含着“女”字部首,所以可以肯定,这绝对和女人有关系,姓氏的历史不可能是在黄帝时期才出现的,应该是更久远的一件事,最大的可能就是出现于“母系社会”时期,也就是三皇时代或者更前。

为什么说在母系社会就产生了姓氏哪?我们来推断下,黄帝本姓就是八大古姓中的“姬”姓,这个姓氏是黄帝开始的吗?肯定不是的,我们反观“姬”姓的由来,是从“姬水”这条河流的名称而形成的“姬”姓,而姓氏对于部落间,在没有部落交流的时候恐怕不会用姓氏来区分,当时人的称呼叫啥这个,现在已经没有办法知道了,但是绝对不会以姓氏来区分,能够迫使这个称谓产生的,只可能是在上古时期部族与部族之间开始出现一定程度的交流,所以形成了称谓,而最早的时期,古人极大的可能都是以山水或者地势来形容对方或者自己,如姜水区域的“姜”姓也就是炎帝一系,还有姚河区域的“姚”姓,多是按照河流或者区域来命名。所以说姓氏不可能形成于黄帝时期,应该更早才对。通过我们上边说的部族交流,古代能够促使人们之间出现交流的情况不多,神农氏时期,尝百草推广种植农业时期,肯定已经是很正常的交流了,而种植农业代替采集农业的后果就是,人类再也比不用靠迁移来获取实物,相对来说实现了定居的可能性,而农业种植肯定是离不开水,所以各个族群更多的是临水而建村落。此时按照河流来区分族群也就很有必要,五帝本纪里曾写道“神农氏世衰,弗能征”,也就是军队和基础的管理已经出现了,神农氏通过农业推广,被推举为“天子“,而作为“天子”肯定会出现统筹的管理。无论怎么样简单的管理,被管理的部族总是要意思下吧,虽说那时候没有交税这个概念,但保护费还是要交的。种植农业的推广可以说是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人口的增加,也形成了固定区域的一种社会形态。那么姓氏是不是一定是在这个时期产生的呢?其实也不一定就是这个时期。

八大古姓中,所有的姓氏都有“女”字,而以女性为代表或者主导的社会最大的可能就是母系社会时期,我们推断采集农业时期,应该是处于母系社会,而采集农业和打渔狩猎对于部族的生存也是可以基本满足的,只是不如种植农业那般造成人口爆炸式增加,但是在固定区域内生存还是可以满足的。对于那个只知道母亲而不知道父亲是谁的情况下,女人地位是非常崇高的,而男人最大的任务是打渔和狩猎,但是这个一来非常不稳定,二来非常有可能碰到其他氏族,在争夺猎物的过程中,我们不排除出现肢体交流的可能性,随着人口逐渐的繁衍增加,这种资源的争夺也会不断的加剧,所以说这个时候出现姓氏的可能是最大的,也就出现了以河流区域或者流域来命名的部落,而这个姓氏很大可能就代表着掌权最高的那个女人,慢慢的就成为了部族的代号,出现了初期的姓氏。

而我们说姓氏产生于母系社会,但是姓氏能够传承下来,这个一定靠男性来完成的,我们现代称呼黄帝为“始祖”更多的就是黄帝的传承,黄帝本身属于“姬’”姓,而后繁衍出的姓氏高达四百多个,其中我们说的周、吴、郑、王都是延伸于“姬”姓,而夏、商、周更全部是出自于“姬”姓。

现代讲的百家姓中,“姬”姓已经消失在前一百名的名单中,但是如果说姓氏传承,“姬”姓才是传承最久,说是实际意义上的第一姓氏怕是一点也不为过。

我们讲到传承,姓氏更是靠男性来传承下来的,如五帝本纪中载“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而这得姓者最大的可能就是男性,而代表“私有化”的传承也就正式走上了历史舞台。但是古代讲究万事孝为先,就拿我们现代来讲,很少有儿子忤逆或者欺负母亲的,这是中国优良的文化传统。然而却又是父系通知推翻了母系社会,这个事如何实现的呢?是通过战争吗?这个观点怕是很多人不会认同,根据中国人的传统,这个发生的概率的确不是很大。如果不是通过战争,那是如何来实现的呢?

我们来想象或者推断下到底是如何实现的,在西方有一件非常著名的事件“抢掳萨宾女人事件”,这个后来被油画家记录下来,形成了非常著名的油画。在罗马时期,罗马国王罗穆卢斯带领着一群年轻的战士,占领了萨宾人城堡,但是在战争后,这些年轻的将士就提出没有老婆,需要国王来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就宣城举行贸易,推广集市,因此来吸引大量的女性来参加,结果待众多女性到达后,下令将所有萨宾女人给罗马男人当妻子,并轰走了所有萨宾人男人,以此来达到了男女之间比例的对等。而作为中国上古社会,万事孝为先的理念,可以说是我们基因的传承,作为从属的男性同胞,忤逆或者反抗母亲的情况发生的概率不大,但是像“抢掳萨宾女人事件”确实是实现男性独立的可行途径。在古代部族之间征战,其主要参与者更多的是男性群体,而通过战争取得胜利后,被占领的部族就不再是女人为主导,而彻底变成了作为征服者的男性主导,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掠夺来的女人来重组生活环境,这个很大概率存在的,因为在上古社会晚期,男人再也不会被女人能生孩子这件事吓到,所以也渴望占据主导,而最好的途径就是反动战争后,改变其他部族的男女关系。而确定这种关系后,男性占据主导权,传承和私有化就开始出现了,因为男性知道哪一个是自己的孩子,哪一个不是,而资源和传承就开始变得明确。

在上古时期,因为不断的交流,所以出现了部族名称,也就慢慢的形成了姓氏,而在不断“交流”的过程中,男性族群找到了摆脱母亲枷锁的方式,那便是战争,而部族的更替造就了由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的变迁,一切都是顺其自然,一切都是那么平淡,悄悄的改变了一切。

社会的发展就是如此,就像“姬”姓一样,传承分支无数,但“姬”姓却慢慢的埋没于历史中,用现代的术语讲:“消灭你,与我无关,我无意伤害你,你最终却因我而亡。”

END

我是头条小蜗,欢迎评论转发,更多精彩请关注@疾跑ING的蜗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