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科学城新引进学校(科学城之变)

重庆科学城新引进学校(科学城之变)(1)

// 科小渝说

教育是民族的希望,是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更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基石。

近年来,科学城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实施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工程,建设一批批家门口的好学校,在提升学校品质、增加学校数量、开展区域合作、促进教育资源均衡普惠等方面开展新的探索,让教育领域的新发展理念惠泽广大市民群众,承载起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幸福科学城正不断被感知。

接下来,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科学城教育蝶变~

从舍近求远到在家门口就可以读优质学校,

从掷地有声的庄严承诺

到教育要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

教育,关乎万千学子,

也关乎每一个家庭。

校园环境更加靓、教学质量再提升、

“五育并举”齐跟进、综合改革新突破、

优质校园拔地起

……

在科学城,这些变化看得见、摸得着。

重庆科学城新引进学校(科学城之变)(2)

硬件投入加大

市民“近”享家门口的好学校

重庆科学城新引进学校(科学城之变)(3)

▲金凤实验室。曾诚 摄

科学城要打造成全市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和创新驱动新引擎,高端化产业、高科技企业、高层次人才将在此集聚,居民对优质教育也有更高期待。

优质教育,重在教育,关键在优质,教育硬件提升更是关键一环。

大学城一中现有高中部、初中部两个校区,教学班90个,学生近5000人。2020年开始,该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2020~2021年投入3000余万元更新了运动场、升级了教学设施设备,今年暑假再投入2600万元对高中部进行升级改造和文化建设,三年来累积投入5000万元以上。

重庆科学城新引进学校(科学城之变)(4)

▲大学城一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成雪 摄

今年高二的殷宇是从初中本部升上来的学生,看着学校的变化,他很激动,“教室更美了,黑板、讲台这些也更加智能,就连走廊也更漂亮了。”

拔地而起的巨型LED屏幕、规划合理的玩具归放区、鲜艳的塑胶跑道……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教学环境让人耳目一新。这是科学城今年新投用的公办幼儿园——高桥实验幼儿园。刚为孩子办理了入园手续的家长赵霞乐开了花,她说:“学校的设施设备标准都很高,满足了我对一所好幼儿园的期待。”

重庆科学城新引进学校(科学城之变)(5)

▲大学城。雷键 摄

大学城纵五路,一条不到4公里、双向4车道的道路上,拥有巴蜀科学城中学、大树人、大树人二小、高桥实验学校、高桥幼儿园、重二师附一幼、博文幼儿园、大树人幼儿园等中小学、幼儿园——可以说是科学城名副其实的“学府大道”了。

“早上送娃上学都不用慌,楼下就是幼儿园,过条马路就上小学,走路也才10分钟。”“科学城教育资源优质均衡,把好学校建在老百姓的家门口。”附近的居民纷纷说道,科学城教育的华丽蜕变,老百姓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重庆科学城新引进学校(科学城之变)(6)

▲明远未来中学校。高新区公共服务局 供图

近年来,科学城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累计投入近30亿元,高标准建设巴蜀科学城中学、川外科学城中学、明远未来中学、大学城树人第二小学、明远未来小学等一批硬件优质校园;新建高新区七彩时光幼儿园、协信城立方幼儿园、新苗幼儿园等10所幼儿园,尽可能满足老百姓家门口上好学的需求。此外,科学城还面向全球公开征集未来校园设计方案,着力建设北师大重庆科学城实验学校、华中师大重庆学校、白市驿片区、走马片区、巴石片区、金凤片区、含谷片区、曾家片区等一批高品质智慧学校。

重庆科学城新引进学校(科学城之变)(7)

学生负担减量,优质教育增量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遵循儿童成长规律,尊重教育发展规律是科学城教育工作者一直努力的方向,特别是“双减”政策实施后,各学校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通过加强统筹管理、完善工作机制、开设特色课程等,建立了符合学生成长特点、满足孩子个性需求的“作业辅导 特色课程 快乐时光”三段式课后服务体系。

重庆科学城新引进学校(科学城之变)(8)

重庆科学城新引进学校(科学城之变)(9)

重庆科学城新引进学校(科学城之变)(10)

▲树人思贤小学科技馆。受访单位 供图

“我现在非常喜欢去科技馆,能学到好多有意思的东西!”树人思贤小学四年级学生马欣歆说,由“科技展馆”和“科技长廊”两个场馆组成的思贤科技馆是他们最爱去的地方。科技展馆展示着悬浮的地球仪、好玩的牛顿摆、神奇的水力发电,绚烂的星体图等近20个高科技的仪器设备项目,孩子们在这里进行机器人、编程、工程等科创课程,感受科技创新带来的魅力;崭新明亮、科技范十足的“科创长廊”,像一条幽深而美丽的蓝色星际长河,水力发电、离心力、尖端放电等18个体验项目是这条星际长河里最耀眼的星辰。

重庆科学城新引进学校(科学城之变)(11)

重庆科学城新引进学校(科学城之变)(12)

▲树人思贤小学无土栽培、智慧书法特色延时服务课程。受访单位 供图

还有“无土栽培”“齐贤书院”“思贤创客室”也是该学校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培育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场所。据了解,树人思贤小学通过项目式学习、小课题和科学实验,以及科技模型、无人机、人工智能机器人、编程STEM课程、崔博士科学课等快乐时光“科创”课程、训练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其科学素养、增强其探究能力。

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树人思贤小学通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后服务内容等方式,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重庆科学城新引进学校(科学城之变)(13)

▲重师附二小(原含谷小学)。成雪 摄

不只是树人思贤小学,科学城各中小学也都在“双减”路上不断探索。重师附二小校长谭爱民说:“‘双减’政策下,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我们学校开设了53个‘趣劳动、趣智慧、趣运动、趣艺术、趣文化’的智趣社团,孩子们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在网上选课,机器人、合唱、陶笛、球类运动、轮滑、书法、手工制作,种类丰富。”每逢课后延时服务时间,孩子们都会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开展着科学探究、舞蹈、书法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

“双减”实施以来,科学城各学校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课后延时服务小学、中学学生参与率分别达98.25%99.27%,学生负担在减量,优质教育在增量。

重庆科学城新引进学校(科学城之变)(14)

“高校 ”赋能

大学城&科学城,“双城”驱动

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对川渝两地的殷切期望,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主目标。

科学城具有良好的科教资源、产业基础、城市环境和生态本底,是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主战场。大学城作为人才培养、知识传承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是科学城建设的主引擎。

大学城高校云集,如何将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有效结合?如何扎实推动科学城与大学城融合发展,让大学城成为科学城的创新“大脑”,让科学城成为大学城的创新“沃土”?科学城抓住了关键一环——“高校 ”赋能基础教育。

重庆科学城新引进学校(科学城之变)(15)

▲更名后的重师附二小。资料图

2021年4月,原含谷小学正式更名为重师附二小;同年10月,重庆师范大学科技教育创新实践基地在重师附二小正式挂牌。借助于重庆师范大学在教育教学方面的专业,重师附二小全体教师在重庆师范大学的引导下,全员参与《基于教学案例分析的教师专业发展诊断与对策研究》《学校社团开展对学生核心素养提升》两个课题,实现全科覆盖。此外,重庆师范大学为重师附二小教师搭建学习平台,为教师充电,多个学科多位教师在区级赛课中获奖。

重庆高新区公共服务局局长周文扬表示:“教育资源的丰富与开放,是现代化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以重师附二小等一批学校为实践样本,探索高校辐射中小学办学模式改革,是科学城教育的重要课题。”

重庆科学城新引进学校(科学城之变)(16)

▲重庆巴蜀科学城中学。雷键 摄

除此之外,为拓充科学城基础教育力量,助力科学城加速打造“西部基础教育特区”,科学城与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巴蜀中学、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中国教育电视台、未来教育家研究院等合作,共建北师大重庆科学城实验学校、华中师大重庆学校、首都师范大学重庆未来学校、巴蜀科学城中学、川外科学城中学、重师附二小、重庆二师附属幼儿园、中国教育电视台爱乐恩幼儿园、明远未来中小学……

“高校 赋能联动、名校 品牌带动”办学格局在科学城初步形成。

一项项丰硕的果实,

展现着科学城教育均衡发展的成果,

彰显着科学城教育事业前进的步伐。

如今的科学城

正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

走出了一条高水平均衡发展、

高标准优质发展、高质量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让更优质的教育资源走进校园,

为科学城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

奠定坚实基础。

END

(记者:成雪)


编辑:成 雪

责编:吴富强

校对:朱林国

版权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长按关注西部(重庆)科学城

重庆科学城新引进学校(科学城之变)(17)

科学家的家,创业者的城

2022,起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