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家杨立元(杨立元)

滦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源头有美丽的大草原,气势恢宏的元上都,元代这里文人荟萃,文学繁茂,出现了一大批诗人,如刘秉忠、袁桷、胡助、杨允孚等创作了大量的诗作,在金代这里出现了一位闻名全国的著名诗人刘昂。上游有闻名遐迩的避暑山庄,清代这里是文化中心,出现了以康熙、雍正、乾隆为代表的皇家诗人,以及现当代出现的“山庄文学”作家集群。中游有被人称颂的孤竹旧壤、夷齐故里,自金、元以来,此处为京畿重地,文教隆盛,人才辈出。如王寂、王元粹是金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传统儒学“关学”的创始人张载的后裔于元代全族迁居滦州建横渠书院,赓续关学,开创了“关学东来”的事业。

文学评论家杨立元(杨立元)(1)

明清两代,滦河流域的中下游文化发展达到古典时期的顶峰,乐亭王好问、晖洲旲禅师、李兰、史梦兰、孙国桢、赵祖铭,滦州许庄、高第、石申、喻成龙、李廷仪、毕梅、蒋兰畬,山海卫佘一元、李集凤,卢龙白瑜、蔡琬,抚宁张霖、张霔,丰润谷应泰、曹鈖、董榕、张佩纶、赵国华,遵化周体观、史恩培,玉田张应楸、蒋庆第,迁安高继珩,昌黎王煦、韩超,临渝郭长清等才学之士相继兴起于乡里,有影响的文史著作大量涌现。史梦兰堪称清末京东地区的文坛领袖,曾国藩称之为“直隶一人”,其著作还流播到朝鲜、越南。喻成龙、李集凤的作品深受清初文坛领袖王士祯的推重。高继珩是天津“梅花诗社”的创始人之一,与梅成栋、边浴礼(袖石)等人齐名。丰润赵国华是晚清古文名家,因其古文成就,时有“南桐城,北丰润”之称。此外,一些名不见经传的普通文人的著作,也属有特殊文献价值的珍品。如乐亭张九鼎与迁安高顺贞(女)的诗作,格调奇高,意境宏阔,可在清代北方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在上述作家中,滦河流域古代最负盛名的为曹雪芹、史梦兰等。现将历代一些有影响的作家简介如下。

刘昂,字之昂,生卒不详,金朝兴州人(今河北省隆化县人),是金代闻名全国的著名诗人。大定十九年(公元1180年)考中进士。元好问所编《中州集》卷四评刘昂曰:“昂天资警悟,律赋自成一家,轻便巧丽,为场屋捷法。作诗得‘晚唐体’,尤工绝句,往往脍炙人口。”其作诗有晚唐时期的风格,特别是绝句,往往脍炙人口。现找到他的诗词14首。

王元粹(约1203-1243),初名元亮,又名粹,字子正,号恕斋,平州(今河北卢龙)人。系出辽世族。金哀宗正大末,以门资叙为南阳酒官。遭乱流寓襄阳,襄阳破,只身北归,寄食燕中,遂为道士。后主太极道院,以病卒。年四十余。元粹年十七八,作诗便有高趣。为人性恬澹。嗜读书作文,古诗淡雅有陶、韦之风,杨弘道以诗吊之,有:“五言造平淡,只影卧黄昏”之句(《中州集》卷七)。《金诗选》评其诗“气骨苍健,有少陵风格”,评其《哭李长源》一:“恰切长源身分,不独生劲有力,结尤真至可感。”(卷二)《中州集》卷七录其诗33首。

王寂(1128-1194),河北玉田人。天德三年进士,历仕太原祁县令、真定少尹兼河北西路兵马副都总管。大定二十六年,因救灾之事蒙冤,被贬蔡州防御使,后以中都路转运使致仕。卒谥文肃。工诗文,诗境清刻镵露,古文博大疏畅,著有《拙轩集》。《四库全书总目》指出:“寂诗境清刻鑱露,有戛戛独造之风;古文亦博大疏畅,在大定、明昌间卓然不愧为作者。”王好问,生卒不详,河北乐亭人。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中进士,授职太常博士(掌管祭祀、礼乐、选试博士之官)。为官廉正,不畏权暴。好问虽官居显位,而衣食俭朴,为官清正,家无积蓄。一生好学,平居手不释卷,著作甚多,其名著有《春煦轩集》三十六卷,盛行当世。

曹雪芹(约1715或1725年前后-约1763或1764年)。他祖籍丰润,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因家庭的衰败饱尝人世辛酸,后以坚韧不拔之毅力,历经多年艰辛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他的《红楼梦》一书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部“只立千古”的杰作,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金字塔。它不但对于中国封建社会做了全面的扫描,而且推出了一种崭新的生活理念,塑造了崭新的人物。毛泽东称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还称赞它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鲁迅说:“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冯其庸大唱:“大哉《红楼梦》,再论一千年。”曹雪芹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作家,是当之无愧的文学巨匠。

马恂(1792-1865),河北迁安人。马恂从18岁开始进行诗文创作,一直到去世前一年。在56年间,每年的作品编成一卷,共计五十六卷,集名《此中语》。作品失传,赖《永平诗存》得以存诗158首。从他的作品来看,咏史纪事、写景咏物、纪游酬唱、抒怀写意,涉猎广泛,题材丰富。其中的《长城歌》是一首全面描写长城、肯定长城的长诗。他的作品中贯穿创作人生,充溢着对历史、人生、命运的深沉思考,识见之卓异,思想之深刻,在《永平诗存》中独树一帜。

文学评论家杨立元(杨立元)(2)

史梦兰(1812-1898),河北乐亭人。他自幼好学,无书不通,尤其精通文史、地理、方志学,并通达汉、宋文学,道光二十年(1840年)中举人,任史馆腾录,选山东朝城县令,以母老未赴任。同治八年(1869年)直隶总督曾国藩开设礼贤馆,礼聘史梦兰创修《畿辅通志》、校刊《畿辅丛书》,力辞不就。碣石山修建别墅一座,名曰“止园”,奉母教子,以著述自娱。家故丰饶,藏书数万卷,有藏书楼为“尔尔书屋”,他于书无不读,读罢无不收,凡群经诸史百家之说,靡不淹贯。而尤嗜宋明儒家之书。四部图书,手自丹黄一遍。学者黄再同曾向藏书家叶昌炽推荐:“湖南袁芳瑛漱六,直隶史湘崖,皆富藏书”。一生著述颇丰,修纂《乐亭县志》《永平府志》。著《叠雅》《燕说》《古今谚拾遗》《金史宫词》《永平诗存》《止园诗话》《尔尔书屋诗草》《止园笔谈》《舆地韵编》《全史宫词》等16种共340余卷,其著作还流播到朝鲜、越南。因其学识渊博,堪称清末京东地区的文坛领袖,被曾国藩称之为“直隶一人”,被慈禧称誉为“京东第一人”。

赵国华(1838-1894),河北丰润人。其天资非凡,聪颖过人,为同治进士,曾任济东泰武临道员、山东省盐运使等职,诰授资政大夫二品顶戴,赏戴花翎。他在山东历仕期间,为人正直,不避权贵,不徇私情。从政之余,博览群书,并能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尤以古文出名,著有《青草堂集》十四册,成为“诗尤出于唐宋诸作者,而堪渐于杜公,诸体并善,而七言尤为豪健”的“海内奇作”,使之当时有“南桐城,北丰润”之称 。

文学评论家杨立元(杨立元)(3)

张佩纶(1848-1903),河北丰润人。为同治进士,晚清名臣。历任侍讲学士、署左副都御史,后褫职戍边,入李鸿章幕。其学问渊博,当时与张之洞并驾。毕生致力于研究《管子》,擅长奏议,著有《管子注》二十四卷、《庄子古义》十卷,《涧于集》《涧于日记》,并与妻李菊藕合写一部武侠小说。在现代文学史中占有重要位置的有李大钊、成兆才、张爱玲、宋之的,他们站在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高端,成为滦河文学的标志性的人物。

成兆才(1874-1929),河北滦南人,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集创作和表演于一身的评剧创始人,他一生共创作剧本121部,代表作有《杨三姐告状》《花为媒》《杜十娘》等。成兆才的剧作紧跟时代,揭露黑暗,针砭时弊,歌颂民主,伸张正义,警世化人,雅俗共赏,适应时代的审美需求,反映百姓的心声和愿望,能够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多年来,他的名作一直在舞台上演出,新中国成立后有些剧目还搬上了银幕,深受观众欢迎。正如梅兰芳先生所说:“我们今天看到评剧这朵花开得如此茂盛,是和成兆才的辛勤劳动分不开的,像成兆才这样忠于艺术,有创造功绩的前辈是值得尊敬和纪念的。”

李大钊(1889-1927),河北乐亭人,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早期卓越领导人,而且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在文学创作、思想与主张方面有着不少独到的建树,占有较高的历史地位,素以“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著称。他的写作生涯以旧体诗歌为发端,先后创作了《登楼杂感》《岁晚寄友》《哭蒋卫平》《送幼蘅》《山中即景》(三首)《悲犬》《岭上的羊》等旧体和白话诗,《游碣石山杂记》《旅行日记》《五峰游记》和《自然与人生》等情文并茂、诗意盎然的散文作品,《别泪》和《冰天雪地两少年》两篇文言短篇小说。李大钊的文论思想对中国“五四”时期的文学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他在《什么是新文学》中,阐明了自己的新的文学主张和具有马克思主义特色的艺术观,提出的新文学的三个“根基”——“宏深的思想、学理、坚信的主义,优美的文艺,博爱的精神”,为新文学运动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宋之的(1914年-1956年),河北丰润人,著名剧作家、报告文学家,被人誉为是一位“忠诚于祖国,忠诚于共产主义,忠诚于文艺”的“杰出的戏剧家”,是“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共产党的优秀文艺战士”。在他多年的写作历程中,共创作了《雾重庆》《保卫和平》,独幕讽刺喜剧《群猴》等30多个剧本,此外还创作了《1936年春在太原》等许多报告文学和散文、小说、杂文及论文等,计约250万言。其中《1936年春在太原》被誉为与夏衍《包身工》齐名的中国报告文学的奠基之作,《雾重庆》标志着作者创作上的现实主义的高峰,成为“五四”以来最优秀的剧作之一。他始终站在社会的前沿和战斗的前列,对社会生活进行敏锐地观察和深刻地洞视,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现实主义精神创作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他曾任《解放军文艺》总编辑。话剧《保卫和平》曾获1956年全国第一届话剧会演剧本奖。

文学评论家杨立元(杨立元)(4)

张爱玲(1920-1995),河北丰润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旷世才女”。她一生写了大量的作品,包括小说、散文、电影剧本、评论等。但不管什么样式的作品,在张爱玲的笔下都充满了苍凉感:苍凉华丽的末世氛围,奇崛冷艳的雅俗之美,凄凉哀绝的悲剧色彩、奇诡的意象,让人宛如走进一座座苍凉、独异而富有个性,散发着迷人艺术魅力的文学迷宫,生发出一种伤感和悲哀,惆怅和怨恨,酸涩和沉重。她以其深刻的笔触表现出了诸多女性多在物质与金钱的诱惑下灵魂腐蚀、亲情沦丧、爱情虚无的特点,深刻地揭示了乱世背景下女性面对生存困境所表现出的无奈、无助和因此而造成的人性的异化。她作品中对人性异化的深刻透视,对乱世变化的精彩描绘等都达到后人不及的地步,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这正如国际知名文化研究学者李欧梵所说:“张爱玲的小说艺术,像神话一般,通过一代代的海峡两岸作者和读者的爱戴、诠释、模仿、批评和再发现而永垂不朽。”

在当代滦河作家中,更是名家辈出,蜚声文坛,在文学体裁的各个方面,均有大家出现。其中诗歌是滦河作家创作的主项,他们的诗歌在全国颇具影响。其中郭小川曾被毛泽东誉为“中国的马雅可夫斯基”。李瑛被誉为中国当今诗坛的“常青树”,受到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的赞誉。张学梦为中国新时期诗歌的领军人物,他的《现代化和我们自己》被誉为中国新时期诗歌的发轫之作。除此之外,白鹤龄、戴砚田、宋作人、翟泰丰、刘兰松、何理、刘章、旭宇、苗雨时、峭岩、韩作荣、夏玉祥、刘晓滨、李小雨、步九江、白德成、王舜、孙武勋、卢品贤、马砚田、冯小军、大解、徐国强、刘向东、王德光、韩布晖、陈寿才、碧青、沈文、齐宗弟、王琦、郝立轩、刘长明、刘福君、李海健、韩文戈、北野、燕滦、东篱、霍志国、李木马、肖劲风、薛梅、孙梦成、唐小米、张秀玲、霍俊明、郑茂明、刘云芳等著名诗人,在全国和全省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郭小川(1919-1976),河北丰宁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杰出的诗人,曾被毛泽东誉为“中国的马雅可夫斯基”。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兼秘书长、《诗刊》编委等职。他的诗歌被人们传唱至今,在人民群众中间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留下了辉煌的篇章。他在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政治抒情诗《投入火热的斗争》《致青年公民》《将军三部曲》等优秀诗作曾产生广泛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的诗作思想更显深沉,艺术上更纯熟。热情洋溢地歌颂了战争年代的战士和当代的建设者。“文革”时期受四人帮迫害,到农村干校劳动。当时的诗作如《团泊洼的秋天》《秋天》等,都表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他的诗歌激情澎湃,具有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哲理。在诗歌形式上借鉴了古代诗歌和民歌的优点,语言节奏鲜明、流畅。

李瑛(1926-2019),河北丰润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当代军旅诗的开拓者。历任解放军文艺出版社总编辑、社长,总政文化部部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主席团成员,中国文艺界联合会副主席等职,获中央军委颁发的胜利功勋荣誉章。多年来,他笔耕不辍,佳作迭出,已经出版了56本诗集和诗论集,因此被誉为诗坛的“常青树”。长诗《一月的哀思》被广为传颂,作品多次获奖,其中《在燃烧的战场》获首届解放军文艺奖一等奖,《我骄傲,我是一棵树》获全国首届优秀诗集奖一等奖,《春的笑容》获全国第二届优秀诗集奖,《生命是一片叶子》获首届鲁迅文学奖,长诗《我的中国》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暨全国优秀图书奖,另有多部长诗和组诗获多种奖项。2003年第八届国际华文诗人笔会授予其“中国当代诗魂”金奖。诗集和组诗被译为多种外文在国外发表和出版。

戴砚田,1932年生,河北昌黎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历任《诗神》《大众文艺》主编,郭小川研究会名誉会长。多年来,他相继出版了《渴慕》《跨越万重山》《戴砚田诗文选》《戴砚田短诗选》(中英文对照版)《戴砚田世纪诗选》等多部诗集。作品曾获河北省文艺振兴奖、首届全国体育文学奖、全国煤矿文学乌金奖等多种奖励。他的诗歌在平淡中见大气,在平常中见神奇,在质朴中见深厚,在简洁中见丰富,给人以多种多样的审美触动。

翟泰丰(1933-2020),河北丰南(今唐山市丰南区)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历任北京市总工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宣传部副秘书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兼秘书长,全国宣传干部培训中心主任,部机关党委书记,中国作协副主席党组书记、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等职。他的长篇政治抒情长诗《丁亥十年祭》和《三十春秋赋》表现出了强烈的史诗意识和史诗品格,为当代诗坛政治抒情诗之典范。除此之外,还出版了《翟泰丰文集》(《文艺理论卷》《文学评论卷》《散文随笔卷》《书信往来上卷》《书信往来下卷》《诗词卷》)、《羽家诗词选》《羽家文集》《羽家书法选》等多部著述。

宋作人(1933-1982),河北昌黎人,闻名全省的农民诗人。他曾在《人民日报》《河北文学》《河北日报》等报刊发表了上百首民歌,著有儿歌集《果乡儿歌》(与人合写)和诗集《宋作人诗选》。他的诗歌乡土气息浓郁,时代感强烈,情趣真挚,朴素自然,以其独特的风采在河北新诗的图谱中占有一席之地。

刘兰松,1936年生,河北吴桥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会会员。历任承德地区作协副主席,现任承德市老作家协会执行主席,承德市郭小川研究会会长,《燕山》主编。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晚报》《河北日报》《诗刊》等报刊发表作品。出版短诗集《人字瀑》《那边风景》《母亲的目光》,长诗集《剑锋情》《离宫梦》,散文集《凝望》《欧洲六国行》,故事集《承德避暑山庄七十二景传说》,长篇小说《避暑山庄梦影》,电视文学剧本《离宫春梦》《紫塞风情》等。短诗《磬锤峰礼赞》获1987年普乐杯全国新诗大赛三等奖、全国首届艾青杯诗歌大奖赛优秀作品奖。

何理(1937-2010),河北兴隆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历任河北作协理事、郭小川研究会执行会长、《国风》诗刊主编、承德市作协主席、承德市老作家协会会长、承德市郭小川研究会会长。他在1956年读初中时,便出版了诗集《唱一唱农村》,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955年9月出席了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 1956年又参加了全国青年创作会议。出版诗集《唱一唱农村》《喜报》《春的馈赠》《何理诗选》及长篇叙事诗《天涯风雪》、现代长诗选《今天·昨天》,散文集有《山缘》《背影》。长篇叙事诗《天涯风雪》获1985年河北省首届文艺振兴奖,《春的馈赠》获河北省作协的创新奖。他是新中国成立后头一个冲出河北的本土诗人,他的长篇叙事诗《天涯风雪》是新时期以来河北出版的第一部长诗。

刘章(1939-2020),河北兴隆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他是以一个农民诗人的身份走上诗坛,并在中国诗坛确立了自己的位置。他于1976年被借调到《诗刊》任编辑,后任作品组代理组长,1977年12月到河北省歌舞剧院从事创作歌词,1982年5月调入石家庄市文联工作,任作协主席,并创办了《女子文学》。多年来,先后出版了《刘章诗选》《刘章乡情诗选》《刘章新诗选》《刘章诗词》《刘章绝句选》《刘章散文选》等30多部诗文集,并多次获奖,其中《北山恋》获1979-1980年度全国首届新诗奖。他退居二线后仍笔耕不辍,编选了《刘章自选诗》《友情集》《刘章短诗选》《耕读随笔》《刘章评论》《评论刘章》《刘章诗词》《金银花集》《亲情集》《情韵集》等多部诗文集。并重办了诗刊《国风》,成立了郭小川诗歌研究会,担任《诗刊》《中华诗词》编委,为发展和繁荣河北诗歌创作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旭宇,1939年生,河北玉田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历任中国书协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书协艺术开发委员会主任、中国散文诗协会副主席、河北省文联名誉主席、河北省文联副主席、河北省书协主席等职。著有诗集《春鼓》《醒来的歌声》《白阳吟草》《旭宇短诗选》等6部,书法作品集《旭宇书法精品集》《旭宇书张南轩诗稿》《旭宇书法集》《当代书法精品集·旭宇卷》等6部。他集诗人和书法家于一身,并将诗书融会贯通,主张诗书一体、诗书互化,并提出了“今楷理念”和“兰亭精神”等现代书法创作的开先之论。臧克家曾这样称道旭宇:“融诗为书,化书为诗。其诗,清新自然,独树一帜;其书,刚健流丽,自成一家。”作品曾多次获奖。

张学梦,1940年生,河北丰润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曾任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他的诗歌对新时期的诗歌具有开历史先河的作用,著有诗集《现代化和我们自己》《祖国诗篇》(与人合写)、《人类诗篇》(与人合写),格言集《爱的格言》(与人合写)、《爱情箴言》(与人合写)、《人生妙言》(与人合写)等。他的《现代化和我们自己》成为新时期诗歌的发轫之作,被写进了中国当代文学史。他的诗被誉为时代的号角、时代的赞美诗、时代的进行曲。他曾两次荣获中国新诗奖和多次省级以上的大奖。多年来,他以“磊落坦诚的胸怀、平易随和的柔肠、对名利淡薄超脱的性情”而得到诗界普遍赞誉,诗歌也“以其思想和艺术的高度”,“耸成了一座高峰”。

峭岩,1941年生,河北唐山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当代著名军旅诗人。历任解放军画报社编辑、编辑组长、副社长,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美术系主任、政治委员,解放军出版社副社长、编审,中国散文学会理事,中国诗歌学会理事。出版诗集《放歌井冈山》《绿色的诗情》《繁花集》《星星,母亲的眼睛》《爱的双桅帆》《这颗心,那颗心》《北京,十二月诗》《播种青春》《峭岩情诗70首》《峭岩诗选》《峭岩短诗选》,长篇政治抒情诗《遵义诗笔记》,长篇叙事诗《高尚的人》《红星与黑浪》《静静的白桦林》《一个士兵和一个时代》《仰望》《他们感动了中国》,散文诗集《士兵的情愫》《幽幽绿地幽幽情》和长篇传记文学《走向燃烧的土地——魏巍传》,影诗画册《中国西部摄影诗》《我的祖国》《荷韵》《军情·诗情·士兵情》等30多部,并多次获奖。他的诗歌“在一定的深度上向世人昭示着一种飞翔的姿态和生命的尊严,展示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诗歌前瞻和所向披靡的诗性张扬”,其中《遵义诗笔记》使其政治抒情诗的写作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文学评论家杨立元(杨立元)(5)

韩作荣(1947-2013),河北丰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历任《诗刊》编辑,《人民文学》编辑部主任,副主编、主编,中国作协第六、七届全委会委员,中国诗歌学会会长。著有诗集《万山军号鸣》《六角的雪花》《北方抒情诗》《静静的白桦林》《爱的花环》《少女和紫丁香》《裸体》《玻璃花瓶》《瞬间的野菊》《韩作荣自选诗》《纸上的风景》,以及诗论集《感觉·智慧与诗》《诗的魅惑》,随笔集《圆的诱惑》《另一种散文》等多部。诗歌《凝视》获1993年《解放军文艺》优秀作品奖,《韩作荣自选诗》获首届鲁迅文学奖。在创作实践中,韩作荣已形成属于自己的诗学观念和表达方式,在具体与抽象之间,建构自己的诗歌美学系统。

夏玉祥,1948年生,河北乐亭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艺术摄影学会理事、河北省艺术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出版《夏玉祥诗词集》《夏玉祥散文集》《夏玉祥小说集》等多部文学作品,出版书法专集《当代书法家精品集·夏玉祥》和摄影集《瞬间的永远》《山水情缘》,并于2006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摄影家”。他将多种艺术创作融会贯通,完美契合。可以说,他的诗文是流动的画面,而他的书法、摄影则是凝固的诗文。他把厚重的人生融入艺术,也把艺术融入厚重的人生,显示出一个作家博学多才、阅历丰厚的卓越才能。

刘晓滨,1950年生,安徽巢湖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历任河北省作协理事,唐山市作协名誉主席。著有诗集《警觉的草原》《人面蟹》,散文集《大自然的语言》《江湖无辈》,长篇小说《等待地震》《废墟狼嗥》,长篇纪实文学《唐山!唐山》等18部。叙事诗《新来的女场长》获河北省首届文艺振兴奖,《行者》获河北省党魂征文奖及《诗神》十佳作品奖,电视连续剧《唐山故事》(合作)、《记者故事》(合作)获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唐山!唐山》获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和天津市优秀图书奖。

李小雨(1951-2015),河北丰润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历任中国诗歌学会副秘书长、《诗刊》常务副主编。先后出版了《雁翎歌》《红纱巾》《东方之光》《玫瑰谷》《声音的雕像》《李小雨自选诗》《李小雨短诗选》等诗集。作品获全国第三届优秀新诗集奖,首届庄重文文学奖、第二届铁人文学奖等。作品被译为英、法、意、日、韩等文。她用青春意识、爱情意识、历史和文化意识铸就了她多种诗学风格的艺术板块,并用多元化的诗域探索组合了一个丰富多样、绚丽多彩的美学世界,给人以多样的审美畅意。

大解,1957年生,河北青龙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历任河北省文联《诗神》编辑、副主编,河北省诗歌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河北作家协会创联部主任等职,现为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多部诗集,并多次获奖。其中《个人史》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悲歌》获第九届河北省文艺振兴奖、《诗歌散记》获第二届孙犁文学奖,组诗《神秘的事物》获2003年《人民文学》年度奖。诗歌、随笔等作品入选一百余种选本。他与人合写的《人类诗篇》是一部超越地域、政治、宗教、种族、文化、历史献给全人类的诗篇,是中国第一部向全世界致意的诗作。

徐国强,1958年生,河北玉田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为唐山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作协诗歌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他先后在《诗刊》《诗神》《诗选刊》等刊物发表了大量诗歌,著有《独自燃烧》《人生光泽》《在落叶上行走》《悲壮》《在场》等多部诗集,并发表散文、文学评论等作品。作品曾获《青春》文学奖、普乐杯全国新诗大奖赛一等奖、《山西青年》全国青年短诗大奖赛一等奖、河北作协年度文学新秀奖、河北省金牛文学奖、刘章诗歌奖等多种奖项。

刘向东,1961年生,河北兴隆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现任中国诗歌学会驻会副会长、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历任河北省作协副秘书长、《文论报》主编、创联部主任,人物周报社社长、总编辑,河北文学馆馆长等职。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文集《山民》《母亲的灯》《落叶·飞鸟》《指纹》《惦念》《沉默集》《白纸黑字》《读诗记》和英文版《刘向东短诗选》、日文版《燕山记》、塞尔维亚文版《刘向东的诗篇》等37部。《诗九首》和《母亲的灯》分获第八、九届河北省文艺振兴奖,组诗《记忆的权利》获2006年中国作协抗战征文奖,修订后的组诗《记忆的权利》获第二届孙犁文学奖,散文集《动物印象》获第七届冰心散文奖,当选首届河北省十佳青年作家。

王琦,1963年生,河北承德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曾任承德市文联主席,河北省诗歌艺术委员会副主席,承德作家协会诗歌艺术委员会主任。著有诗集《灵魂去处》《马在暗处长嘶》,在《诗刊》《诗神》《诗林》《诗潮》等报刊发表诗作400多篇,多首诗歌入选各种年选本,并多次获奖。其中组诗《我要得不多》获第十二届河北文艺振兴奖和河北省作家协会2011年度河北十佳作品奖,诗集《马在暗处长嘶》获第三届孙犁文学奖。因为他创作成就显著,被评为“2010年中国十佳年度青年诗人”。

郝立轩1963生,河北玉田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常务理事、河北省文化艺术工作指导委员会专家委员、河北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作品获中宣部第十一届、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抒情长诗《喊黄河》被收入《中外朗诵经典诗文选》和《美丽中国——朗诵经典》《中小学经典诵读》等国家权威经典书籍,长诗《相信中国》《不是所有的冬天都冷》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共鸣。因为创作成就显著,被加中文化理事会特授予“杰出艺术家”和“加中文化友好大使”荣誉称号。

刘福君,1964年生,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承德市文联副主席、承德市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雾灵山文学创作之家主任、中国诗歌学会常务理事、河北省作协诗歌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河北省作家协会理事。著有诗集《母亲》《父亲》《诗意毛泽东》《风雨兼程》《我乡下的祖国》《我的大红》《月》《草鞋》,报告文学集《雾灵山人》。诗集《母亲》曾获第二届徐志摩诗歌奖,组诗《韶山书》获《诗刊》2010年度诗人奖,诗集《草鞋》获河北省作协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诗文征文奖等多个奖项。他曾获《诗刊》“新世纪十佳青年诗人”“优秀年度诗人”,并因其创作成就显著而参加了《诗刊》第二十届青春诗会和全国第五次青年作家创作会议。

韩文戈,1964年生,河北丰润人。1982年开始写诗并发表第一首诗,先后出版《吉祥的村庄》《渐渐远去的夏天》《晴空下》《万物生》《岩村史诗》《虚古镇》等诗集,荣获孙犁文学奖等多种诗歌奖励。他的诗歌主要抒写对故乡、童年的追忆,对时间无限性的追索,对人类际遇的喟叹与和解,对自然与生命的感悟赞美,充满着对消逝之物和弱小之物的怀恋、悲悯与同情,崇尚本土文化、知性和自然。作品被选入海内外多家年度选本和典藏本,多次获奖。

北野,1965年生,河北承德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燕赵七子”之一,在《人民文学》《诗刊》《中国作家》《十月》《青年文学》《北京文学》《民族文学》《散文》《美文》等发表诗歌、散文、评论等。出版诗集《普通的幸福》《分身术》《身体史》《读唇术》《燕山上》《我的北国》等多部。获孙犁文学奖、中国当代诗歌奖、中国长诗奖、2020《民族文学》年度奖、河北文艺振兴奖、第二届华文青年诗人奖、河北诗人奖等各级奖励,作品收入多种选本及译为英、法、俄、德等文字。

东篱,1966年生,河北丰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为河北省作协诗歌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唐山市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他先后在《诗刊》《星星》《诗选刊》等刊物发表了许多诗歌,并入选《中国诗歌精选》《中国诗歌年选》《中国2008年度诗歌精选》《2008-2009年中国最佳诗选》《华文青年诗人奖获奖作品》等选本,获第五届全国煤矿文学乌金奖、阳光文学奖、第三届中国最佳诗歌编辑奖、首届河北诗人奖、第十届滇池文学奖、第四届中国红高粱诗歌奖、第四届汉语诗歌双年十佳奖、第三届孙犁文学奖,被诗界称为“燕赵七子”之一(排名第一)。

李志强,1967年生,河北丰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二级作家。现为中国铁路作家协会秘书长,中国铁路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理事,河北省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他的文学作品以诗、散文为主,兼及文学、书画评论。自1989年以来在《诗刊》《人民文学》《中国作家》《星星》《散文》《诗神》《诗选刊》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多家报刊媒体发表千余篇(首),作品被选入多种选本,出版诗文集10部并多次获奖。

在滦河作家中的小说作家更是名人荟萃,影响深远,其中有李尔重、陈大远、管桦、浩然、从维熙、刘大为、白石、张峻、郭秋良、单学鹏、张墨瑶、何申、老城、奥奇、关仁山、胡学文、张楚、刘荣书等著名作家,成为了滦河文学创作的主体。

李尔重(1913-2009),河北丰润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因创作成就显著,被毛泽东同志誉为“我们的作家和才子”。解放后,历任武汉市委第二书记,湖北省委常委、中南局宣传部长,陕西省委常委、革委会副主任,河北省委书记兼省长。他的代表作《新战争与和平》(八册,480万字),写得恢宏与壮阔,堪称一幅全面反映伟大的抗日战争的历史画卷,一部史诗性的文学作品,被誉为“爱国主义的壮丽画卷”和“抗战史诗”,曾获全国图书二等奖(一等奖空缺)。

陈大远(1916-1994),河北丰润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历任《冀东日报》编辑部长,唐山劳动日报社社长、总编,唐山文联主任,中共唐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河北文联副主任,中国驻丹麦大使馆文化委员,对外文委三司副司长、研究室副主任,文化部对外四司负责人,中国展光公司负责人。著有长篇纪实小说《蟠龙山》,诗词集《大风集》,散文集《安徒生的故事》《域外抒情集》《风雨苍黄》等多部作品。

管桦(1922-2002),原名鲍化普,河北丰润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历任北京市作家协会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北京老舍文艺基金会会长,北京老舍研究会会长,第五、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他的长篇小说《将军河》,中篇小说《小英雄雨来》,歌词《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我们的田野》《绿色的祖国》等作品都充满了浓郁的地域特色和生活气息,表现了作家爱家乡、爱人民、爱祖国的深厚感情。歌剧剧本《归队立功》(合作)受到冀察热辽军区通令嘉奖并荣获朱德奖章,《飞虎山故事大合唱》获国际三等奖,中篇小说《小英雄雨来》及同作曲家合作的歌曲《快乐的节日》《我们的田野》《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等均获国家一等奖。

白石,1927年生,原名周德恒,河北乐亭人。他是一位大器晚成的传奇作家。说到他的传奇:一是他曾被错误地划成右派,落实政策后又被迅速提拔为河北省省委常委,纪检委书记;二是他退休以后,与夫人冯以平合作,创作了纪实性较强的系列长篇小说《从囚徒到省委书记》。这部作品以史记般的纪实笔法、强烈的悲美色彩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被誉为是“一部厚重的反思之作”和“一个民族的心灵史”。

浩然(1932-2008),原名梁金广,河北古冶区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历任《红旗》杂志编辑,中国文化传播发展促进会会长,中国大众文学学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全委,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北京市作家协会主席,曾任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创作长篇小说多卷本长篇小说《艳阳天》《金光大道》,在当时产生广泛影响。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创作的长篇小说《苍生》,《山水情》(又名《男婚女嫁》)以新的视角观察和反映变革中的农村现实和新时期农村的巨大变化。

文学评论家杨立元(杨立元)(6)

从维熙(1933-2019),河北玉田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历任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中国作协理事、作家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北京市作协常务理事、北京市政协常委。著有小说散文集《七月雨》《曙光升起的早晨》,小说集《驿路折花》,中篇小说《大墙下的红玉兰》(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第十个弹孔》(被改编成电影,获文化部1980年全国优秀故事片奖)、《远去的白帆》(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长篇小说《南河春晓》《北国草》、断桥》《裸雪》,以及《从维熙小说选》《从维熙中篇小说集》《从维熙文集》等。他所开辟的“大墙文学”作品,笔墨震撼人心,格调冷峻沉郁。

张峻,1933年生,河北隆化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历任《承德报》编辑组长、编委,灵寿县委副书记,《长城》杂志副主编,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文联副主席。著有长篇小说《擒龙图》《历史在说》,中篇小说《回头草》,中篇小说集《睡屋》《张峻近作选》,短篇小说集《夜过黄土岭》《搭桥集》《大山歌》《金鸡宴》等。短篇小说《牛倌爷爷》获河北省儿童文学奖,《近作选散文卷》获河北省文艺振兴奖,中篇小说《睡屋》获中国当代文学奖,《旱河沿》获河北省农村题材小说奖。

郭秋良,1936年生,河北衡水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历任承德地区文联副主席、主席、党组书记,承德市文联主席、党组书记,河北省文联副主席,河北省第五、六、七届政协委员。著有长篇小说《康熙皇帝》《康熙皇帝演义》,散文集《热河冷艳》《冷艳集》《震撼后的呼唤》《英雄黄继光》《燕山群星》《大避暑山庄文化美文精选》及多部文学评论集。作品曾两次获得河北省文艺振兴奖,两次获华北区文艺理论奖,以及红烛奖、河北散文名作奖、文学创新奖、河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等多种奖项。

单学鹏(1936-2003),河北玉田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历任唐山市作协主席,河北省作协第二届常务理事。著有长篇小说《渤海渔歌》《燕岭风云》《凤落梧桐》《奔腾的大海》《千岛之恋》《劫难》《受审》《大地忠魂》《他从海上来》《海湾三部曲》(《初潮》《微澜》《狂涛》),中短篇小说集《这里通向世界》《警士与美人鱼号》《孤女魂》《龙潭礁》,文论集《凡人随笔》,中篇小说《这里通向世界》(已改编成电视剧剧本),电影文学剧本《巧哥儿》等。作品曾获《当代》文学奖,河北省委《党魂》征文奖,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张墨瑶(1939-2018),原名张建国,河北乐亭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历任乐亭县文联主席、《滦河文化研究》主编,唐山市滦河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出版长篇小说《霞满龙湾》《东屋掌灯西屋亮》和电视剧本《哪家烟囱不冒烟》《京东三枝花》《草根戏圣》,儿童文学长篇小说《同学之间》《同心河》《海趣》《伟大的播种者》,长篇历史小说《百里奚》《孙膑演义》《徐茂公演义》《诸葛亮演义》《姚广孝演义》《郭守敬》《成吉思汗》等多部作品。《东屋掌灯西屋亮》获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何申(1951-2020),原名何兴身,天津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历任承德地区文化局局长,中共承德地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承德日报社社长、党委书记,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与作家关仁山、谈歌被文坛称作河北“三驾马车”。出版长篇小说《梨花湾的女人》《多彩的乡村》等5部,发表中篇小说《年前年后》《穷县》《乡镇干部》等100多篇,创作电视剧、电影《一乡之长》《能人于四》等多部集。作品曾获首届鲁迅文学奖、《人民文学》优秀作品特别奖,《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北京文学》等优秀作品奖,1993年获“庄重文文学奖”。

老城,1951年生,原名王文计,河北遵化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历任《文论报》《诗神》杂志理论编辑,河北省文学创作中心专职副主任,河北文学院院长等职务,出版《悠悠五十载》《魔界》《人祖》《家园考》《古神》《百年野狐》等6部长篇小说,发表《长城的子民们》《红鬃马》《死亡谷》《盘山道》《槐祖》等中篇小说和《老人与鸟》《如匪浣衣》等短篇小说,以及发表的随笔、文艺理论作品等约300万字。《魔界》获河北省第五届文艺振兴奖,《家园考》获河北省第八届文艺振兴奖。

杨田林,1952年生,内蒙古赤峰市人,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曾任承德市作家协会主席等职。他先后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小说、散文、随笔、文艺评论200余万字,作品曾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短篇小说选刊》《散文选刊》《青年文摘》等刊物转载。小说曾获河北作家协会2006年“十佳”作品奖、河北省第十一届文艺振兴奖、青海省作家协会2004和2005年度优秀中篇小说奖、全国征文优秀作品奖,散文《携时光飞舞》,获2008年河北省散文排行榜“十佳”作品,《最后的酒香》获《人民文学》“茅台杯”优秀作品奖。

文学评论家杨立元(杨立元)(7)

关仁山,1963年生,河北丰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全国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出版长篇小说《天高地厚》《麦河》《日头》《官员生活》《白纸门》《风暴潮》《福镇》8部,中短篇小说集《大雪无乡》《关仁山小说选》《野秧子》等8部,中短篇小说《大雪无乡》《九月还乡》等。作品多次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新华文摘》等转载。长篇小说《天高地厚》荣获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报告文学《感天动地——从唐山到汶川》获鲁迅文学奖、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并获第六届《十月》文学奖,两次获《人民文学》优秀小说奖,两次获河北省文艺振兴奖,两次获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两次获河北省十佳青年作家称号。2003年获第九届庄重文文学奖。

胡学文,1967年生,河北沽源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曾任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长篇小说《燃烧的苍白》《天外的歌声》《私人档案》,出版中篇小说集《极地胭脂》《胡学文中短篇小说精选》,在《人民文学》《当代》《中国作家》等刊物上发表60余篇中篇小说,被多家报刊转载,入选多种选本。作品曾获河北省第九届、第十届文艺振兴奖,《从正午开始的黄昏》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小说选刊》“贞丰杯”全国优秀小说奖,《小说选刊》首届中国小说双年奖,《小说选刊》全国读者最喜爱的小说奖,《小说月报》第十二、十三届百花奖,《中国作家》首届鄂尔多斯奖等多种奖项。中篇小说《一棵树的生长方式》《飞翔的女人》《极地胭脂》《婚姻穴位》等多部作品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在国内上映播出。他曾获河北省第二届“十佳青年作家”称号。铁凝曾对胡学文所具有的“扎实的生活、诚实的写作”的文学品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张楚,1974年生,河北滦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天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在《人民文学》《收获》《当代》《十月》《青年文学》《中国作家》等刊物发表了许多有影响的小说,出版了中篇小说集《七根孔雀羽毛》,中短篇小说集《樱桃记》等,作品入选多种选本,作品获“人民文学奖”“大红鹰文学奖”、 河北省文艺振兴奖、河北省青年文化建设奖、河北省优秀作品奖等多种奖励,其中《良宵》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他沉于生活、踏实写作,用平实的笔法对生活在底层的平凡的人予以最平朴的解读,并被评为河北省第二届“十佳青年作家”,全国2013年度青年作家。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评价他的小说“在对看似狭窄、庸碌的那些人和事的叙述中,有着很深的悲悯情怀。”

刘荣书,1968年生,河北滦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他是与“河北四侠”同期出现在河北文坛上的优秀小说家。他1968年出生于河北滦南县,1997年开始走上文学创作道路,2016年参加鲁迅文学院第29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习。经过多年辛勤耕耘,他在《人民文学》《当代》《十月》《中国作家》《江南》《上海文学》等国内重要文学期刊发表大量中短篇小说,出版长篇小说《党小组》(被拍成电视剧)、中篇小说集《追赶养蜂人》《冰宫殿》,曾获中国作家剑门关文学奖、孙犁文学奖等奖项。

除此,还有一些作家值得提及,他们的作品也产生了较大和一定的影响。如阎瑞赓、杨永贤、陈映实、郗辉庭、王凤翔、闫克岐、杨帆里、杨海光、朱永远、张荣珍、李庭芳、张金池、任荣会、伦洪波、赵锡臣、解俊山、肖波、刘晓滨、许和平、杨田林、季华、任月海、何玉湖、杨立元、墨微、王家惠、吴述东、阎明国、吴慧生、刘宝池、许久东、赵连成、刘光菊、张玉洁、李芮、李真理、徐海英、赵叶等人。

在散文创作中,许多滦河散文家以家乡的青山秀水、大海平原为底色,写出了许多清新优美的散文,如马嘶、郭秋良、刘兰松、武华、奚学瑶、杨林勃、董宝瑞、王剑冰、刘晓滨、张丽钧、刘芳、林闻、绿窗、刘云芳等人的散文作品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人所称道。

马嘶(1932-2016),原名马守仪,河北丰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历任《冀东文艺》副主编,《唐山文学》主编,唐山市文联副主席、主席兼党组书记、名誉主席。河北省作协主席团名誉委员。著有散文集《芦笛集》《燕园师友记》《负笈燕园》《学人往事》,文艺理论批评集《紫骝斋文学论评》,纪实文学《勇敢者的伊甸园》《百年冷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生活状况》《1937年中国知识界》《一代宗师魏建功》等。作品曾获河北省第一、三、十一届河北省文艺振兴奖,华北地区首届文艺理论一等奖。

刘芳,1938年生,河北兴隆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历任中共承德地委宣传部新闻干事,承德地区文联党组成员、秘书长,中国林业文联常务理事,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著有散文集《黎雀声声》《绿的呼唤》《夜宿竹楼》《绿染京华》《刘芳绿色散文选》《绿色散文精选》等,有多篇散文被选为高中和初中毕业考试的试题,另有多篇被选入中国教育出版社的高中和初中语文的“美文共享”“全国高考复习资料”、高中和初中语文毕业考试试题,另有一篇作品被选入国家统编教材初级中学语文课本。他的散文成为人民日报等多家网站的美文集锦,其作品还曾多次获得中央电视台、河北省作家协会等部门优秀作品奖。

武华,1945年生,河北承德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历任承德地、市文联副主席,河北省第六、七、八届政协委员,先后创作了散文集《走进大自然》《佛梦》《华山道翁》,报告文学集《宇宙之子》,中篇报告文学《脊梁》,长篇电影散文集《一轮明月》,电影文学剧本《一轮明月》等。散文《遗憾》获河北省第三届文艺振兴奖,散文《西地村的姑奶子们》获中国报纸副刊文艺作品一等奖,散文《三妹!三妹》获河北省散文名作奖,电影剧本《一轮明月》获第七届夏衍电影文学奖二等奖。散文《三妹!三妹》曾被选入《中学生阅读》《二十世纪中国女子美文选》等多种选本。

奚学瑶,1946年生,浙江天台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他先后出版了散文集《未名湖之偈》、文论集《散文的传统与散文的现代化》,作品集《心岛鸥声录——奚学瑶作品选》、传记文学《周培源传》等,有些作品被《新华文摘》《作家文摘》等报刊选收,他的散文作品和理论文章分别入选《新时期新锐散文鉴赏》《中国新时期散文理论集萃》。他的散文《鹰鸽夜话》曾获河北省第二届文艺振兴奖。

董宝瑞(1949-2014),笔名东燕,河北卢龙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二级作家。历任昌黎县文联主席、秦皇岛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和散文创作研究会会长,昌黎县作家协会主席。多年来以散文、特写、报告文学和纪实文学等创作为主,发表、出版有大量各类文学作品,出版有散文集《秦皇岛思绪》和纪实文学《李大钊与五峰山》《性乐山的人》《香山芳魂》及史学散论《碣石纵横谈》等专著,与人合著有《李大钊传》《李大钊年谱长编》等李大钊研究著作,并编写有《古今昌黎》《昌黎地秧歌》等专著,作品多次获奖。

杨林勃,1950年生,河北承德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历任《承德日报》及《承德市报》文艺副刊编辑、副主任,承德市文联创作室主任、承德市作家协会主席。著有散文集《采花归来》《心灵的笔记》,诗集《心灵的辐射》《空中有只自由的小鹰》,多篇作品被“选刊”与“文摘”转载,散文《四季交响曲》被选入河北省初中语文课本。散文《空中有只自由的小鹰》获河北省第二届金牛奖、《散文三篇》获河北省第四届金牛奖、散文集《心灵的笔记》获河北省作协1997-1999年度优秀作品奖。《这里有片纯净的土地》获河北省首届《散文》名作奖、《心灵的笔记》获河北省第二届《散文》名作奖,《四季交响曲》获第三届《散文》名作奖。

王剑冰,1956年生,河北丰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历任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散文学会会长,中外散文诗协会副主席,《散文选刊》主编。出版散文集《苍茫》《蓝色的回响》《有缘伴你》《在你的风景里》《远方》《绝版的周庄》《喧嚣中的足迹》《王剑冰散文选》,诗集《日月贝》《欢乐在孤独的那边》《八月敲门声》,理论集《散文创作谈》《散文时代》,长篇小说《卡格博雪峰》等。其散文《绝版的周庄》入选上海高中语文课本,并被刻碑于周庄,他也被周庄授予荣誉镇民。作品曾获全国首届冰心散文奖,全国第三届冰心散文奖,全国首届郭沫若散文随笔奖,中国文联评论奖,河南省政府文学奖,中国散文诗 90 年重大贡献奖等。

张丽钧,1962年生,河北晋州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为河北作协理事,《读者》杂志签约作家。出版散文集《畏惧美丽》《依偎那座雪峰》《花海茗香》《孩子施舍的天堂》《你不能施舍给我翅膀》《看见阳光就微笑》《生命的暗示无处不在》(大陆版、台湾版)《美丽的冲动》《会做梦的狗尾草》《让我在鲜美的时候遇上你》《创造月亮》,作品多被文摘类杂志转载,多篇散文被选为全国高考、各地中考背景材料。作品曾获第十届河北省文艺振兴奖,被评为河北省十佳青年作家。

除此,还有一些作家也取得了斐然的成就。如李永文、老剑、李大为、姚翠芹、冯小军、吴述东、韩进勇、张书琴、程才实、绿窗(宋利萍)、孙黝、贾伟、刘云芳等人。

在儿童文学中,有著名作家葛翠琳和北董(董天柚)等。他们的儿童文学用诗一样的语言,诗一样的意境,诗一样的氛围,营造了一个美丽、神奇而又美好、圣洁的童话世界,以迷人的意境描写、诗意的幻想、美好的形象塑造营造了童话浓郁的抒情品格,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葛翠琳,1930年生,河北乐亭人,在中国当代童话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出版童话集《翻筋斗的小木偶》《葛翠琳童话系列》《葛翠琳童话集》《葛翠琳儿童文学选》,散文集《十八个美梦》,长篇童话《幸运明星》,童话剧《小白母鸡》等深受孩子们欢迎的童话作品,有许多作品获国内外多种奖项,并被译成英、法、德、俄、日等多种文字出版。她曾出访法国、瑞士、泰国、日本并讲学,曾荣任瑞士儿童图书国际奖评委。她不仅为孩子们创作了大量的童话作品,还积极投身于发展繁荣儿童文学事业中,1990年她与著名女作家韩素音创办了“冰心奖”,并一直主持冰心奖评奖工作,对于促进我国儿童文学创作的发展繁荣起了重要的作用。

北董,1943年生,原名董天柚,河北滦县(现滦州市)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历任河北省作家协会理事、唐山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长篇小说《纸风车》,小说集《蹈海》,随笔集《孤蟹》等90多部。长篇小说《拇指牛》获文化部蒲公英奖,电视剧《驴吉普》《甜与涩》分别获中央电视台全国青少年节目展播一等奖、短剧小品优秀奖,小说集《青蛙爬进了教室》、长篇小说《辣娃和银豹》《溜出天堂的孩子》分别获第二、四、七届河北省文艺振兴奖,长篇小说《北斗峰》《凤凰城》分获河北省第三、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短篇作品多次获冰心儿童图书新作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园丁奖、张天翼童话寓言奖等。有的作品入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小学生课本和多种语文辅助读本,有的作品在国外译介出版。

在报告文学和传记文学作家中,祁淑英、一合、孟翔聚、王立新、奥奇等成就斐然,尤其是一合“反腐报告文学”和祁淑英的“科技精英”系列的传记文学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反响。

祁淑英(1933-2021),河北滦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历任河北青年杂志社总编辑、花山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出版长篇小说《淝水之战与三军统帅谢安》《废墟》《唐山大地震记事》《祁淑英文集》等多部作品,其中《祁淑英文集》被评为2012年河北省“十部好书”之一。传记文学《钱学森》《邓稼先》《钱三强》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第八届全国优秀青年读物一等奖,第五届国家图书提名奖。《中国三钱》获第九届团中央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文化作品奖,《袁隆平传》获北方15省市第十八届优秀图书一等奖,山西省第十六届优秀图书一等奖。她也获得了全国首届当代优秀传记文学作家称号。

一合(1943-2016),原名赵义和,河北玉田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历任丰南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新华社河北分社记者,河北省纪委研究室副主任、副厅级纪检监察员。出版长篇报告文学《黑脸》《飞流》《罪与罚》《红与黑》《灵与肉》,报告文学《隐匿与搜查》《河北有个马胜利》《下访》,长篇小说《断道》《红脸》《变脸》《白脸》(《黑白奇局》),另有《一合文集》(五卷),其中《黑脸》和《白脸》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黑脸》获全国首届鲁迅文学奖、河北文艺振兴奖,《灵与肉》获金鼎文学奖,《飞流》获金盾文学奖,《下访》获新世纪北京文学奖,《红与黑》获2002年度中国作家大红鹰文学奖。《黑脸》《红与黑》被《中国作家》评为该杂志创刊2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作品,《黑脸》获《中国作家》杂志创刊20年来发表最具影响作品荣誉奖,长篇小说《断道》获啄木鸟文学大奖。

孟翔聚,1943年生,河北雄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历任唐山文联组联部部长,《冀东文学》编辑,《唐山文学》副主编,唐山市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散文集《栗花香》,诗集《杂芜集》,报告文学集《人生变奏曲》《唐山风骨》,长篇纪实小说《苦履人生》,影视文学集《天使》,电视剧《唐山的故事》《谁是被告》,电视专题片、电视报告文学20余部。报告文学《维纳斯,举起你的双臂》获河北省首届金牛文学奖,《福星桥》获河北省改革题材报告文学奖,电视剧《唐山的故事》获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王立新,1949年生,河北遵化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历任《唐山文学》编辑、主编,唐山市文联副主席,创作中篇报告文学《王国藩沉浮记》《毛泽东以后的岁月》《要塞上的海》《东方的诉讼》《北方大港之梦》等多部,长篇报告文学《韩振国和他的乡亲们》《马胜利的是是非非》《安徽大包干始末》《要吃米找万里》《中国往事》《曹妃甸》《首钢大搬迁》《大海上的钢城》《唐山人在汶川》《明星书记》《多瑙河的春天》等多部。作品曾荣获河北省第二、三、十一届文艺振兴奖,并多次荣获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河北作家协会优秀作品奖和大型文学期刊《昆仑》优秀作品奖。

奥奇,1959年生,蒙古族,内蒙古土默特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历任内蒙古文联人事部主任兼机关党委副书记,书记处书记,副主席。著有报告文学集《悠悠寸草心》,小说集《天乐》等多部。其中报告文学《希望在这片土地上滋生》获“内蒙古改革题材文学创作”一等奖、第三届“索龙嘎”文学创作奖,报告文学《向世界宣战》获第六届“索龙嘎”文学创作奖,长篇游记《背着文明走进荒漠》获“电视电影文学”第四届“丑牛”创作荣誉奖,文学评论《现实生活反映的哲学思考》获中国蒙古文学学会蒙古族文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张庆洲(1952-2018),河北唐山人,笔名晓洲,200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震城》《红轮椅》,长篇报告文学《唐山警世录》《幸存者说——唐山警示录续集》《青龙抗震奇迹考》《军人血统》,中篇小说《草民》《折箩》,短篇小说《鸟的》等,另有报告文学、杂文、散文见于报刊。其作品曾入选各种年选本,《人民日报》《中国新闻周刊》《文艺报》《凤凰卫视》《星岛日报》等媒体评介或选载。新浪、搜狐等网站有连载或评论,作品多次入选《中国报告文学年选》,《报告文学》杂志特聘作家。

除此,像关仁山、刘晓滨、冯小军等人的报告文学也有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关仁山的《感天动地——从唐山到汶川》获鲁迅文学奖和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在滦河作家群中,值得一提的还有一些文学评论家,如张同吾、刘润为、苗雨时、马嘶、陈映实、赵朕、刘甫田、郝雨、潘石、杨立元、姚建国、张辉利、张哲明、姚崇实、刘晓明、苏君礼、霍俊明、薛梅等人。

张同吾(1939-2015),河北乐亭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历任中国诗歌学会秘书长、名誉会长。他的诗评以“明丽俊朗,灵动飘逸”的风格别具一格,自成一家,享誉文坛。著有《诗的审美与技巧》《诗潮思考录》《诗的灿烂与忧伤》《沉思与梦想》《诗的本体与诗人素质》《枣树意象和雨的精魂——张同吾诗学随笔》《青铜与星光的守望》等多部诗论,并出版了中篇小说集《不只是相思》、诗集《听海》、散文集《哲学的白天与诗的夜晚》、随笔集《放牧灵魂》等。

文学评论家杨立元(杨立元)(8)

苗雨时,1939年生,河北丰润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教授。历任廊坊师范学院中文系主任,河北省作家协会理事、河北省写作学会副会长、河北省诗歌研究中心主任,著有《诗的审美》《燕赵诗人论稿》《诗歌写作技巧》《十人诗选及导读》《精短新诗200首》《河北当代诗歌史》《申身小诗百首点评》《诗歌创作与欣赏》《走向现代性的新诗》等多部。作品曾获河北省文艺振兴奖等奖项。多年来,他关注新诗潮的涌动,梳理河北当代诗歌流变,并培养和扶持了许多作家诗人,被人称为“河北诗歌的保姆”。

刘润为,1949年生,河北丰润人,是新时期涌现出的一位著名的文艺批评家和理论家,历任《文论报》编辑部主任、副主编,《求是》杂志社文教部副主任、评论部副主任、文化部主任、副总编辑,现为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出版和发表的主要著述有:《文心与文变》《文艺批判》《潮流之外》。除文艺学之外,他对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国近代史也有相当深入的研究,是《九论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发展历史进程》一书的主笔,电视专题片《百年历程》《科学发展之路》的总撰稿。

郝雨,1951年生,原名郝一民,河北昌黎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为上海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赵树理研究会副会长,曾在《文学评论》《文艺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史哲》等刊物发表大量文学评论和学术论文,一些学术论文曾在全国引起反响和争鸣。出版的著作主要有《为了艺术的永恒上帝》《走出混沌》《阅读与品鉴》《告别世纪——文学:新的审视与探寻》等。

杨立元,1954年生,唐山师范学院文学院二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理事、河北省写作学会副会长、唐山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文艺报》《求是》《红旗文稿》《文学评论》《文艺理论与批评》《小说评论》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400多篇,多篇作品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刊物全文转载。出版《新现实主义小说论》《河北“三驾马车”论》《创作动机论》《滦河作家论》等专著25部。出版长篇小说《滦州起义》《历史上的纪念地》、小说集《小镇传奇》、散文集《家乡戏》《姥姥门口唱大戏》《怀念与纪念》等10多部文学作品,多次获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华北区文艺评论奖、河北省文艺振兴奖、河北省第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三届孙犁文学奖、第二届河北省文艺贡献奖、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河北省教学成果奖等40多个奖项。

文学评论家杨立元(杨立元)(9)

霍俊明,1975年生,河北丰润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现任职于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副主编、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委员、中国现代文学馆首届客座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著有《转世的桃花:陈超评传》《雷平阳词典》《尴尬的一代:中国70后先锋诗歌》《变动、修辞与想象》《无能的右手》《新世纪诗歌精神考察》《从“广场”到“地方”》(上下卷)《萤火时代的闪电》《“70后”批评家文丛 霍俊明卷》《陌生人的悬崖》《先锋诗歌与地方性知识》,合著《中国诗歌通史》《二十世纪中国新诗理论史》《文学现场对话录》等专著。作品获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第十五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第十三届河北省文艺振兴奖、扬子江诗学奖、袁可嘉诗学奖、《星星》年度奖、首届刘章诗歌奖、首届建安文学奖等多种奖项。曾参加剑桥大学徐志摩国际诗歌节、黑山共和国拉特科维奇国际诗歌之夜、第八届澳门文学节、青海湖国际诗歌节。

除此,在其它体裁的创作上也出现了许多优秀作家,如戏剧和影视文学中的赵栋、陈家河、赵恩舫、姚其巩、谷景峰、杨海光、肖波、张书良、墨微、王家惠、汪洁、李枝增、关仁山、杨勇等人的作品都产生了较大的反响。

墨微,1956年生,原名刘三伶,河北丰润人。近年来,他创作了多部影视剧剧本,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有《误入军统的女人》《谍上谍》《五色沙砾》《记者故事》等,创作了广播剧十几部,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套播出的广播剧有《唐山孤儿的故事》《三个人的月亮》《天堂之梦》《乡戏》等。作品先后获得了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全国广播剧金奖,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河北省文艺振兴奖,河北省广播电视一等奖等多种奖项。《唐山震后生活三部曲》被河北省委确定为向国庆50周年献礼剧目。

王家惠,1956年生,河北丰润人,现为河北省作家协会理事,唐山市作家协会主席,一级作家。著有30集电视连续剧《曹雪芹》和20集《唐山绝恋》(与关仁山合写),并在央视播映,尤其是《唐山绝恋》全景式地展现了1976年唐山地震给人民带来的大灾难,弘扬了人民和子弟兵同舟共济、抗震救灾的大无畏精神,歌颂了人类战胜自然灾难、追求美好生活、建设美丽家园的精神,被誉为中国式“泰坦尼克号”的灾难爱情力作。另写有小说《唐山大地震》(《唐山绝恋》),红学专著《红楼百问》,为“新丰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杨勇,1976年生,河北宽城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影视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员,一级作家。现任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承德市文联党组书记。著有电视连续剧《镇长》《最美的青春》《最美的乡村》《最美的奋斗》,作品先后获第十五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二十六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第三十二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全国农村题材长篇电视剧优秀作品奖、2018中国电视剧行业新标杆品牌奖、第二十四届华鼎奖优秀长篇电视剧奖、2018美国亚洲影视节金橡树奖、第九届、第十届河北省精神文明精神“五个一工程奖”、河北省文艺作品特别奖、北京市第九届文学艺术奖、第二十五届白玉兰奖和第三十二届飞天奖编剧提名奖、第六届文荣奖最佳编剧奖、河北省首届十个名•名编剧奖。

文学评论家杨立元(杨立元)(10)

如上所述,滦河作家人才济济,如滦河之水后浪推前浪,一浪高过一浪,创造了滦河文学的辉煌,在滦河文学史上写下辉煌的篇章。(待续)

文学评论家杨立元(杨立元)(11)

作者简介:杨立元,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二级),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唐山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出版《新现实主义小说论》《河北“三驾马车”论》《创作动机论》《滦河作家论》等专著23部。出版长篇小说《滦州起义》,散文集《家乡戏》《姥姥门口唱大戏》《纪念与怀念》。作品获中国文联第一届、第五届文艺评论奖,第七届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十一届、十三届河北省文艺振兴奖、第三届孙犁文学奖、第二届河北省文艺贡献奖等多项奖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