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era360使用说明(Camera360徐灏面对5亿用户)

camera360使用说明(Camera360徐灏面对5亿用户)(1)

*本文版权属于小饭桌,转载请联系授权

文-小饭桌记者 郭文俊

► 出于对计算机的兴趣,徐灏17岁就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从折腾录音棚、开发摄影后期软件、研发二维码,直到五年前推出Camera360,徐灏一直在做一件事情:如何用技术让生活、工作变得简单。

上周六(10月17日),在小饭桌创业课堂成都站现场,徐灏和现场的桌友们分享了他在过去19年的创业经历和感悟。

等到市场成熟机会已经不属于你了

第一次创业

我创业非常早。1996年我17岁,在成都读职高,毕业就拉着现在的合伙人顾锐创业做数码录音棚,灌制CD,做了一年多就放弃了。

  • 放弃的原因是我迷上了互联网。当时成都只有10多个上网的人,我非常喜欢这块,就去成都一家媒体做他们第一代网页编辑。

  • 当时老板很前卫,说互联网兴起,能不能把我们的报纸直接做成电子版,然后以纸质报纸三分之一定价去卖,我当时接了这个任务。

  • 真正做的时候很苦逼,这个报纸每周一期、每期上百篇文章,每一篇都要去编辑,一星期做下来几乎没有休息时间,重复性的工作又让我很不爽。

我就想能否写一个程序,实现自动编辑。然后每周二上午编辑给我文章,我就开始建缩影、找规律,下午一个回车键,我就去打游戏了。

  • 去年我们也想过这个问题,如果2014年再做一款Camera360还能不能做好?答案绝对是否定的。我们当时做Camera360的时候,甚至连图标都不是我们做的,凡是遇到我不会画的图标,就用一个问号放旁边,设计师来了再替换,现在还这么做早就死掉了。所以当时肯定是运气成分,时间点早,机会窗口还很大,现在再切入肯定要有超强的核心竞争力。

  • 再说实力的部分,我从接触计算机到现在,一直很热衷于数字图像处理上的东西,包括之前做影楼的图像处理,积累了相关经验;第二点受我父亲的影响,也积累很多相机相关的知识,我比较熟悉硬件,所以更能知道软件怎么和手机镜头结合起来。时间的积累是可以奠定竞争门槛的。

  • 现在从单品来讲,Camera360可能是全球手机拍照类App用户规模最大的,但从一开始,我们还没想过怎么挣钱,就是一个工具,结果有了今天。

    之前也有很多商业变现的机会,最早的时候我们做的有付费版本,当时只有两个人,一个月也有两万美金的收入,后来拿到投资之后,就一个劲铺用户,把用户基数铺到一定阶段,再去考虑挣钱的事情。

    这就是我简单的创业过程,其实走过的路都不算弯路,这些经历一定会在某个时刻以某种形式给你巨大回报。

    变现的核心是用户价值

    ►做了这么多年,有些总结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有人问推广方面的事情,之前我们在国内市场推广,基本上都是商店等着我们发新版,然后免费做推荐,现在的大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在App Store和谷歌商店上还有一些推广机会。

    1. 先说谷歌商店,我们在做App的时候, Android和iOS通常会同步开发,后果就是Android版本和iOS版本会一模一样,其实他们两个商店都非常在意,要想获得推荐,你做的产品要符合这个商家的规范,包括在图标上,比如说我们的导航,iOS版的导航在最下面,谷歌商店的导航在最上面,如果最起码的规范都没有遵循,别人很难给你做推荐。我们有次和谷歌的人聊,他们就说,你不能让我在我们商店里看到的都是iOS的图标,那怎么给你做推荐呢?

    2. 还有一点,要尽可能考虑到如何根据平台新特性最早推出适配版本,比如,iOS9发布、Android6.0发布,都会有许多新的特性,如果我们能够尽早提供支持,他们也是很乐意给做推荐的,甚至在一些线下体验店里也可以进行预装,给客户演示。

    3. 这两点都是可以努力争取到的。第三点和产品自身有关,有些苹果和谷歌比较喜欢的风格是更容易获得推荐的,你只要遵循,获得推荐的可能性就会比较大,但基础还是要考虑自己产品的特点。

    在产品的打磨上,最主要的就是快。你不一定能找到完全正确的点,但快的话就有充分时间去验证。但有时更新某个功能,内部觉得好,可能市场反馈不好,我们现在用的方法就是灰度测试,进行不同数量级的灰度放量。国庆节前我们上了个电商功能,刚开始每天放五万用户,然后再选地区,这样的效果会比较可控,能够及早发现问题。

    做了这么久,很多人会关心变现的问题。工具类产品变现方式不外乎三类:

    1. 一个是广告,也就是信息服务,通过对用户数据采集搭建人物画像,最终提供信息服务;

    2. 一个是交易,就是电商部分;

    3. 还有一个是游戏。

    ✦ 这里面的关键词,我们内部讲叫用户价值,比如说工具用户转化成社交用户,价值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里面是什么在发生变化呢?其实是两个维度,粘度和属性,粘度是频次和时长,也就是用户对我们的依赖感;属性是用户画像,如果两者可以很好结合,用户价值就高了。

    我们现在做的是信息服务,包括了广告、应用分发、电商,都在做,但最核心的点还是用户价值。

    公司最大的瓶颈是创始人自己

    ► 创业中其实遇到很多挑战,但最大的挑战其实是突破自己。从一两个人,到现在公司200多人,未来还会更多人,最大的瓶颈是我自己,能不能把格局悟清楚、能不能持续领跑。

    - 关于融资上的经验,我后来也总结过,

    • 第一我运气比较好,选对了投资人,这很重要,有的投资人很强势,干涉公司业务。比如2011年我们做A轮,当时Instagram刚出来,很多投资人愿意投“中国版的Instagram”,我们当时已经600万用户了,如果愿意做的话他们会多给30%的钱,我们就很兴奋地想怎么做社交,草图画了一星期,最终发现没有亮点,所以还是放弃了,如果当时我们动摇了,从今天的发展来看可能已经死掉了。

    • 另外,拿钱的窗口期也很重要,如果你老纠结到底是300万还是500万,时间就耽误了。你首先要考虑的是你们是不是拿钱就能干活,最早经纬中国给我们一笔天使,我们快速就拿下了,我们当时只知道一定要拿到钱,这个非常重要,后来那笔钱让我们坚持了15个月。如何跟投资人博弈,取决于你到底想要什么,作为创业者,不要在这方面太纠结。

    - 到现在这个产品经历了很多阶段。

    1. 第一阶段是做Camera360;

    2. 第二个阶段是扩展品类,但这个过程我就发现其实在分散精力。Camera360做的成功,不是因为我们多牛逼,而是那个时间点很好,顺应这个趋势做起来,后来可能会以为能多做几个产品,但最后就发现很可能只是有雄心,团队精力跟不上。

    3. 所以说面对现在激烈的竞争环境,我们的战略就是聚焦。到第三个阶段,我们又把所有业务收到了Camera360里面,作为最重要的核心战略,把人才、资源全部倾斜到这个点上,去面临挑战。

    ✦ 因为不是说Camera360做哪个产品都会成功,我们失败了很多产品,但Camera360最核心的竞争力还是一个点:如何拍照更好看。我们看数据,一直到7.0版本,用户最喜欢的还是智能拍照功能,这个功能永远可以比你拍的照片好看,是我们比较核心的功能,那不管面对什么样的竞争对手,我们还是要加强核心竞争力。

    -- END --

    --------------------------------------------------------

    小饭桌新媒体,志在发现和报道未来商业领袖,已融资的项目,如果自认够酷够炫,欢迎加微信zuoriyishan联系报道。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