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十八年灾荒(民国三十二年大灾荒)

民国三十二年大灾荒

赵金海

李文海先生的文章《故乡明月》,详尽介绍了他父亲的遗作《历史上的胡近口》。这本记载百年胡金口的著作中,有一章写的是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大灾荒。

文海写道:民国三十二年是胡近口历史上刻骨铭心的一年。我在读您的这一章手稿时,眼里常常噙满了泪水。这一席卷冀南的大灾荒,使村里人流离失所,逃荒要饭,卖儿鬻女,妻离子散,甚至出现了令人毛骨悚然的“人吃人”事件,据统计,全村原有人数1030口,死亡人数248口,外出逃荒341口,卖儿卖女133口,夫妻离散81对。全村216户只有11户是完整的。1030口人最后只剩下251人。在这一章里附有1943年大灾荒胡近口各户情况一览表,触目惊心。

胡近口是曲周县,我家范村是鸡泽县,胡近口在滏阳河东,我村在滏阳河西,东西相距十来里地。抗战前,我村也是曲周县。抗战时期,冀南军区从战略上考虑,划分了滏东和滏西两个战略区,原隶属曲周县的滏西一带村庄划给鸡泽县抗日政府管辖。

胡金口和我村一样,过去都是盐碱窝,穷地方。我从记事儿起,就听老人们说三十二年大灾荒,说三十二年人吃人。我家二爷爷就是三十二年出去逃荒,他走的时候还领着我父亲,走了一段路,他说我父亲,你回去吧,这一走还不知道咋着嘞,我父亲返回来了,我二爷爷一走没了音讯。

我小的时候,看到村边有不少坟头,记得老人们说,灾荒年人们饿得走不动,死了人,用席子一卷,就近找个地方掩埋,村边埋的人多是饿死的。

我还记得五、六十年代的时候,村子空荡荡的,有不少房倒屋塌的空宅子,闲地方,老人们说,有的饿死了,有的逃荒出去了,有的解放以后有信儿,有的就没有音讯了。我村三十二年死了多少人,逃出去多少人,没有具体的数字,但印象中听老人们说,三十二年全村的人口咋着也少了一半,有的一家一家饿死了。

鸡泽、曲周交界一带是低洼盐碱区,过去老人们说,咱这里地皮薄,收不了啥。李文海父亲写的书上说,三十二年胡近口村1030口人,最后只剩下251人,读到这样的惨状会禁不住让人流泪。这一带地方本来就穷,赶上不可抗拒的天灾人祸,灾难更加严重。我爷爷在世的时候常说,咱家能活过来,沾了东北庄亲戚的光。东北庄是我父亲的姥姥家,东北庄地好,平时收成好,人们多少有些余粮,虽然遇上了大灾,但比东边地皮不好的村家底厚一些,省吃俭用度过了荒年。

2022年5月21日

民国十八年灾荒(民国三十二年大灾荒)(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