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好汉武功排名李元霸并非第一(隋唐第八条好汉)

市井名著大隋唐,老乐歪批道短长。看到“隋唐第八条好汉:勇夺武状元,不单靠自己,更要感谢宇文成都发怒”这样一个标题,熟悉隋唐相关小说的朋友,应该会想到,本文又是跟杨林有关。然而,杨林在小说中登场时,已经是功成名就的靠山王,虽然宇文成都的勇武远在他之上,在李元霸出世以前,宇文成都就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可是他终归是杨林的后生晚辈,跟杨林有什么竞争的资本吗?更何况,杨林还用去夺武状元吗?这都是哪跟哪呢?

隋唐好汉武功排名李元霸并非第一(隋唐第八条好汉)(1)

想要说清楚这个问题,还是要从隋唐系列小说的衍生作品中寻找答案,在“杨坚伐北齐”的故事里,杨林还是个刚刚学艺下山,只有三十多岁的壮年英雄,而宇文成都更是个不满二十,血气方刚的青年才俊,他们当时还都是北周的臣民。按照隋唐小说的武评大范围,那时李元霸、裴元庆和罗成都没有出生,雄阔海、伍天锡和伍云召充其量是不懂事的孩子,所以天下最强的两大名将,就属于宇文成都和杨林了,当然,像是双枪定彦平,神刀鱼俱罗,还有罗士信的父亲罗鲍威等人也是数一数二的顶级人物,可能要比他俩更高,所以实在没法给他们一个标准的排序,只能说在北周境内,没人超过这俩人。

隋唐好汉武功排名李元霸并非第一(隋唐第八条好汉)(2)

因此,当北周选拔人才,征召武状元的时候,这俩人绝对是最有利的竞争者,而且按照传统小说简单的逻辑,第一就应该是宇文成都,第二是杨林,可是,老乐在标题已经介绍了,杨林勇夺武状元,除了自己有实力外,还因为宇文成都发怒了。这话没有矛盾吗?如果宇文成都发怒的话,他应该发挥出更大的威力,杨林更不是他的对手了,怎么还让杨林夺魁,难道是宇文成都气糊涂了?当然不可能是这样,因为宇文成都并不是对杨林发怒,而是对他的父亲宇文化及满腔怒气。

隋唐好汉武功排名李元霸并非第一(隋唐第八条好汉)(3)

由于杨林勇武异常,在武科场中,轻松打败了使用三节棍的英祥,而后又力胜薛世衡,反正这些人不管名头听着多大,兵器多花哨,归根结底都是“送人头”,凑战绩的龙套角色,随后杨林继续打败了三三两两的武举人,眼看就要连胜十杰,校场夺魁了,宇文化及立刻动员儿子上阵,毕竟凭借他的凤翅镏金镋,击败杨林是不成问题的。可是,宇文化及给宇文成都下的是死命令,要让他在比武场下狠手,取杨林性命,这就让大英雄不满,索性不搭理父亲,直接离开都城,回到乡下侍奉祖母去了。宇文化及没办法,只能派上自己的心腹,宝刀将吕金龙拦挡杨林,这位吕将军的兵器确实削铁如泥,但是功夫和力气差了很多,所以最终根本不能对杨林造成什么影响,反而成就了杨林十连胜,夺得武状元。

隋唐好汉武功排名李元霸并非第一(隋唐第八条好汉)(4)

故事的大致框架和逻辑,其实是比较清晰的,什么连胜十杰,成为武状元,也是传统评书小说的常见“梗”,并不算稀奇。老乐觉得,唯一需要解释一点的是,为什么宇文成都不满父亲要杀杨林的指令,因为在当时的故事背景中,杨林和杨坚兄弟都是北周的名将,而北周皇室就是姓宇文的,关于杨家和宇文家的矛盾,从大隋取代北周,就能说明问题,所以宇文化及对杨氏兄弟的仇怨,也都是属于公仇范围。但杨坚和宇文成都在小说中,却是翁婿关系,所以宇文成都也该管杨林叫声叔父,如此错综复杂的情况,宇文化及根本不考虑儿子的处境,就让他强行出手,宇文成都焉有不怒之理?

隋唐好汉武功排名李元霸并非第一(隋唐第八条好汉)(5)

因此,故事介绍到这里,相关的人物关系和恩怨矛盾,就比较清晰了吧?当然,在历史上的宇文化及跟杨坚是没有成为儿女亲家的,因为宇文成都和杨林本来也是虚构的角色,但这个属于隋唐英雄人物的故事,却证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如果宇文化及不让儿子下毒手,正常鼓励他上场比武的话,杨林就不可能拿到武状元,杨林拿不到武状元,他们杨氏的军事力量也就不会变得更大,宇文家族在小说里的危机,也可能就避免了。由此可见,很多时候,一个人惹下的大麻烦往往是因为自己的急功近利,一个人最大的敌人,其实也正是不理智的自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