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重阳是什么样的(重阳寒露前必定是灾年)

马上就要到重阳节了,一提到重阳节,很多人的记忆里肯定都会涌现出遍插茱萸的场景。因为这是我们从小学的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里的经典场面。然而重阳节可不止这一个特色,它的时间节点还与我国的农业收成息息相关,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今年的重阳是什么样的(重阳寒露前必定是灾年)(1)

重阳节的来历

重阳节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易经》中记载,九为阳,所以这一天又被叫做“重阳”。古人认为九九重阳这一天很吉利,所以会在这一天做一些祭祖祈福的事情。

重阳节的来历主要源自于天象崇拜,最开始是在上古时期。它最开始的形式就是古人会在九月这一时间段举行丰收祭天的活动,用来感谢天地祖先的恩德。而这一习俗从古至今都没有被改变,一直延续了数千年。而关于重阳节的谚语也有很多,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今年的重阳是什么样的(重阳寒露前必定是灾年)(2)

重阳寒露前,必定是灾年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如果重阳节在节气寒露之前,那么就很容易出现灾年的景象。因为重阳在寒露之前,就表示重阳在戌月前面。这个时候阳气还没有消耗尽,但是寒水之气就已经开始出现了。这就会造成寒气弱,温度高的状态。

如果到了重阳节这一天,温度还是处在这样的状态中的话,那就表示秋季几乎是在炎热中度过的,秋季本应该是凉爽的才对。极端天气的出现,本就是一种不好的象征,所以是灾年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强了。

今年的重阳是什么样的(重阳寒露前必定是灾年)(3)

今年是重阳寒露前吗?

看看今年的重阳节和寒露,今年的寒露在农历九月十三这天,是在重阳节之后,寒气晚,秋季热,直接匹配了这句谚语,确实是个不好的兆头。而且之后的天气也很容易直接变冷,没有一个过渡阶段。

虽然谚语所说的意思存在一定的道理,但这并不表示我们必须始终坚信。因为农谚具有地域性,不是所有的区域都符合农谚的标准,所以要理性看待。

说到灾年,还有一句农谚也与此相关,就是下面这句。

今年的重阳是什么样的(重阳寒露前必定是灾年)(4)

重阳有雨,下年雨缺

这句谚语的意思很容易理解,就是在重阳节这一天如果下雨的话,那明年就会缺雨缺水了。这句谚语表达的是一种不好的现象。因为雨水对于农作物的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缺少雨水,那土地就会干旱。我国以前就有过因为干旱闹饥荒的情况,使得我国人民出在水深火热之中。

而且缺水干旱还有可能闹虫灾,农作物的生长就更加艰难了,很容易迎来灾年的景象。

重阳节除了流传下来很多相关的农谚之外,还有很多的习俗也流传了下来,比如登高,赏菊,插茱萸等,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今年的重阳是什么样的(重阳寒露前必定是灾年)(5)

重阳节的习俗

关于登高的这一习俗是有典故的,有一名叫做桓景的汝南人在这一天登高用来躲避灾祸,所以登高这一习俗也就延续了下来。而后从汉代,到魏晋时代,再到唐代,除了各行业的人在这一天到郊外登高之外,还有很多诗人也留下了有关于登高的诗句。

赏菊也是重阳节的重要习俗之一。菊花象征着长寿,象征着凌霜不屈的毅力,且它与重阳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赏菊便成为了重阳节的习俗之一。如今,很多地方也都在重阳节这一天举行大型菊展,供人们欣赏菊花。

除此之外,这一天还有着饮菊酒的习俗。据资料显示,古代时重阳节的菊花酒都是在前一年的重阳采摘下初开的菊花和枝叶,从而和黍米一起酿制保存,到下一年的重阳饮用的。

茱萸是一种药用植物,古人在重阳节这一天都会佩戴,有驱虫,除湿,治寒热的功效。不过现在插茱萸这一习俗已经不是那么盛行了。

今年的重阳是什么样的(重阳寒露前必定是灾年)(6)

在古代,因为科学技术的不成熟,使得很多农民都处在一种靠天吃饭的生活中,将农谚所表达的意思奉行为真理。但是现在,我们有先进的技术和仪器,所以在不好的天气状况下,我们可以利用现有的技术去避免灾年的出现。

今年的重阳节的确是在寒露之前,若是在古时候,这确实是一个不好的象征,会扰乱农民朋友们的心境。但是在现代就不同了,因为我们拥有了很多的现代思维,对于可能发生的事情,我们也会有很多的解决方法,所以农民朋友们也不必太过担忧。

看到这里,你对重阳节有了什么新的了解了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