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情六欲唯有执迷不悟(七情六欲别说之二)

七情六欲唯有执迷不悟(七情六欲别说之二)(1)

怒为七情之二,是七情中最具爆发力的情绪。怒可激发人的胆量,增加人的能量,扩大人的气量,加大人的力量。从有关怒的成语中,便可略见一斑:怒火中烧、怒不可遏、怒气冲冲、怒发冲冠、雷霆之怒等等,不胜枚举。

咱们凡人,没有不发怒的,遭人诽谤,使人发怒,损我利益,让人发怒,事有不平,叫人发怒,坏人恶劣,激人发怒。也许贤人圣人不会发怒,那得多大的修养,让我们凡人望尘莫及。

人一发怒,便威力无穷,《淮南子》记载: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你看这一怒,非同小可,把顶天的柱子顶折了,天地为之变形,日月星辰为之移位,水潦尘埃为之搬家,生灵万物为之涂炭,威力实在难以想象。

七情六欲唯有执迷不悟(七情六欲别说之二)(2)

宋将岳飞,面对金人的侵犯,怒发冲冠,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凶奴血。带领岳家军,和敌人展开英勇搏斗,可敬可配,可歌可泣。其奋笔写下的《满江红》词,气贯长虹,至今被人传诵,激励一代一代人,不畏艰难,奋勇前进。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怒还可作为武器,进行生死搏斗:据《战国策》记载,战国末期,秦国灭了魏国,便想吞并其附属国安陵,声称用秦国五百里地换取安陵国五十里地,安陵君清楚秦人的技俩,拒绝对换,且派唐雎到秦国交涉。秦王一见唐雎,怫然而怒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说着,挺剑而起,要与秦王拼命,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怒气上来,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要命的怕不要命的。

七情六欲唯有执迷不悟(七情六欲别说之二)(3)

以上所说,皆是怒的正能量,其实,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怒也不例外,怒也能使人失去理智,铸成大错,重者危及国家,轻者殃及个人。蜀主刘备,听到二弟关羽被东吴杀害,怒火中烧,失去理智,集全国之力,讨伐东吴。有人劝阻,刘备哪里听得进去,结果被东吴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兵将损失大半,刘备也死于白帝城,从此国力大衰,一蹶不振。

明朝三关总督吴三桂,得知李自成的人抢了他的爱妾陈圆圆,便“冲冠一怒为红颜”,色令智昏,引清兵入关,打败了李自成,灭了南明王朝,夺回了女人,丢掉了国家,最后还被清人所害,遗臭万年。

纵观怒之得失,还是弊多利少,我们凡人,还是少怒不怒为好,遇到怒事,多多忍耐,或许便能柳暗花明。佛家说:你打我的右脸,我再送给你左脸。娄师得说;人唾你面,你让它自干。虽然极端,也都是教人少发怒,不发怒,修身养性,少惹是非之言。中医理论也认为,怒盛丧肝,肝脏一丧,可不是小事,对人的身体大大的不利。因而戒怒,便成为人生的一大课题。

七情六欲唯有执迷不悟(七情六欲别说之二)(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