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及创新研究(开放实验室与研究性学习整合)

课程整合实践案例⑥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我们化学组探索实施了“开放实验室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教学活动模式整合学习的目的是“在做实验中学科学”,加强科学过程和方法教育,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创新意识为了使实验室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我们彻底打破以往的实验模式,从学生的需求和发展出发,分层次、分阶段地开展实验教学 ,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研究性学习及创新研究?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研究性学习及创新研究(开放实验室与研究性学习整合)

研究性学习及创新研究

课程整合实践案例⑥

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我们化学组探索实施了“开放实验室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教学活动模式。整合学习的目的是“在做实验中学科学”,加强科学过程和方法教育,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创新意识。为了使实验室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我们彻底打破以往的实验模式,从学生的需求和发展出发,分层次、分阶段地开展实验教学。

第一阶段,主要开放基础性实验,为研究性学习打下实验基础。首先让学生到实验室通过亲眼看、亲手用,熟练掌握常用化学仪器(如试管、烧杯、酒精灯、滴管等)的名称、特点、用途以及常用化学药品的名称、存放方法等。其次,让学生练习实验基本功:即实验基本操作。如取用、称量药品,对物质进行加热,连接仪器、收集气体以及洗涤仪器等。只有掌握了这些实验基本功,才能安全准确地进行研究性实验。我们安排每周二、周三为开放实验室时间,实验教师提前准备好器材,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到实验室锻炼自己的实验基本功。

第二阶段,主要开放扩充性实验,为研究性学习奠定思维基础。随着所学知识的不断深入,我们开放了一系列扩充性实验。学生对课本实验有疑问或认为解释不清的地方,由学生提出来共同探讨。有时增加一个扩充性实验,更利于学生对这个知识加深理解,这时我们就利用开放实验室进行研究性实验。如在学习“燃烧的条件”时,课本上的实验比较简单,对照性不强,有的学生提出,我们可以设计别的实验来解释这个问题吗?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学生的思维深度和思维容量在扩大,于是就引导他们思考:需要扩充什么实验能更好地解释这个问题?这时教师会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和给予相应的提示,但学生需要自己设计探究实验所需的步骤及所用仪器、药品等,由小组长写好,统一认识后交给实验员,每周四为扩充性实验开放时间,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加。最后,很多小组选用红磷和白磷对照实验。通过这种扩充性实验培养学生的研究性思维,为下一步研究性学习奠定基础。

第三阶段,开放探究性实验,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后,学生的化学知识丰富了,尤其是他们通过学习深刻理解了“化学来源于生活,化学应用于生活”的观点,这时学生会开始质疑:“雅典奥运会水下五环熊熊燃烧的原因”“饮料中二氧化碳和Vc含量的测定”“菠菜炖豆腐为什么会损失营养”,等等,他们跃跃欲试,自愿组织兴趣小组,利用业余时间分工进行研究。然后以研究小组为单位上交研究方案,包括详细的资料、实验仪器与药品的选择、实验步骤的安排等,交由指导教师评阅。对目前条件达不到的实验方案,教师给予解释,对可行性方案及时上交实验教师。由于研究性实验可能离开课本,具有不确定性,所以不固定开放时间,随时可以到实验室进行研究学习。

开放实验室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搭建了平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作者:王忠静,单位:山东省威海市古寨中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