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内河港口 北方最重视发展内河运输的省份

在北方地区,河南是最重视发展内河运输的省份。最近二十多年,河南的内河航道,从零开始,增长到“十三五”末的1855公里,可谓进展神速。目前淮河及其多条支流,都已经实现了复航,唐白河复航工程也在加紧进行。

北方内河港口 北方最重视发展内河运输的省份(1)

根据新的“十四五”内河运输发展规划,“十四五”期间,河南的内河航道里程将进一步增加。计划到“十四五”末,河南的内河通航里程要达到2200公里。除进一步拓展淮河及各支流的通航里程外,还要实现唐白河复航。另外,黄河和海河有条件通航的河段,也要争取实现通航。

河南重视内河运输,也由比获得了丰厚的回报。2020年河南港口吞吐量约2200万吨,内河运输量高居北方地区第一名。今年一季度,河南港口吞吐量达到910万吨,超出预期季度目标14%,相当于去年同期的218%。水运是综合成本最低的一种运输方式,河南大力发展内河运输,由此节省了不菲的运输成本支出。

北方内河港口 北方最重视发展内河运输的省份(2)

河南重视发展内河运输,与其具有悠久的水运历史,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河南地处中原,境内水系发达,历史上就是一个水运繁荣的省份。战国时期的鸿沟,隋朝大运河,都是以河南为中心开凿的。河南在古代历史上的辉煌,与其当时发达的水运密不可分。洛阳、开封的盛世繁华,都是建立在发达的水运交通之上。

北方内河港口 北方最重视发展内河运输的省份(3)

在五六十年代,河南拥有通航河流27条,内河通航里程6100公里。当时内河货物运输量,占到全省货物运输量的48%,是河南货物运输的头号主力。不过从六十年代后期开始,由于气候变化,工农业用水激增,加上水库水电站对河水的截留,河流通航里程迅速衰减。而且当时的拦河大坝,大多没有配备船闸。到了七十年代后期,河南的内河运输最终完全废弃。

由于河南的河流失去通航功能,大量河南船民被迫转战长江。结果无心插柳之下,河南这个只有一小块地方处于长江流域的省份,成了长江航运的第三大省份。在长江的河南籍船舶有5000多艘,载重吨位仅次于江苏、安徽,位居第三。异地打拼的河南籍货船,养活了数万河南船民。

大量河南籍船舶和船民的存在,也使得河南必须重视内河运输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长江上船舶数量爆发式增长,竞争日趋激烈,航运利润大幅下降,不少河南籍船民也萌生了回家乡发展的愿望。大量河南籍船民回乡发展的愿望,一定程度上也对河南省政府形成了倒逼压力,使其不得不重视内河运输的发展问题。

北方内河港口 北方最重视发展内河运输的省份(4)

经济发展需要改善交通条件,再加上船民回乡发展的意愿推动,河南的内河运输开始飞跃发展。上世纪八十年代,河南开始讨论河流复航。1987年,设计年吞吐能力80万吨的刘湾港开始建设,至1992年全部建成。1988年,沈丘船闸开工建设,并于1992年建成。1994年,河南省沙颍河郑埠口至周口段38km复航工程开始实施,工程于2005年底完工。

不过当时在河南下游的安徽省,发展重心集中于长江沿岸,无暇顾及淮河航运发展。缺少安徽的配合,当时的刘湾、周口港,都只能季节性通航。河南内河航运真正的大发展,还是在最近十来年。近十多年来,安徽开始注重皖北地区的发展,安徽段淮河及其支流的航运开发,开始受到重视。河南借机与安徽加强了协调,通航里程迅速上升,外出之路也逐渐变的通畅,河南的内河运输大发展时代降临。

经过二十多年建设,河南的内河运输取得了辉煌成就。而且河南并没有就此止步,仍在砥砺前行。政府和民间的重视,河流众多的有利条件,河南内河航运的发展,前景无疑是光明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