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量和相位(解析藏传量论中的)

【作者】 程瑜;

【机构】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摘要】 藏传量论对"共相"概念的理解继承了法称的因明思想,并发展出兼具佛教知识论、存在论、实践论意味的内涵。共相是比量的所取境,是思维中的观念性存在,是属于世俗谛的范畴。藏传量论认为人们使用遮诠的方式理解共相,人们通过理解共相可以把握存在的真实情况,进而闻习经教、实践佛法。本文讨论"共相"概念在藏传量论中得到怎样的理解以及在佛法实践中的意义,从中可以看出因明逐渐向内明趋近的发展路向,总结出共相具有内容的观念性、认知形式的间接性、自体的相似性和实践的工具性四项特征。

【关键词】 藏传量论; 共相; 因明; 法称; 藏传佛教哲学;

【所属期刊栏目】 哲学·宗教_哲学 (2016年03期)

相量和相位(解析藏传量论中的)(1)

相量和相位(解析藏传量论中的)(2)

相量和相位(解析藏传量论中的)(3)

相量和相位(解析藏传量论中的)(4)

相量和相位(解析藏传量论中的)(5)

相量和相位(解析藏传量论中的)(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