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学名句及感悟(治学三境界的思考)

治学名句及感悟(治学三境界的思考)(1)

我最近读了一篇《治学三境界》,文中提及著名学者王国维论述治学的三种境界:一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三是“众里寻他千百度,慕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看后觉得,治学三境界也能运用于我们青少年的生活学习中。

治学名句及感悟(治学三境界的思考)(2)

首先,理论学习时应有一种信念,一种追求,以此来勉励并坚持自己的道路。而这种追求正是“望尽天涯路”那样志存高远的向往。能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与“独上高楼”的孤独,以及诸如此类的“内部困难”。这是在理论学习前应有的决心,也是学习前的精神准备。

治学名句及感悟(治学三境界的思考)(3)

其次,我们开始学习时,应脚踏实地,刻苦钻研。下真功夫,苦功夫,细功夫。如那一句诗,“衣带渐宽”也“终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不受外界干扰,不畏学习中的种种艰苦。坚持学习目标,有悬梁刺股之品质,能够抵挡不同的“外部困难”。

治学名句及感悟(治学三境界的思考)(4)

但是我们虽要有“衣带渐宽”、“人憔悴”的身体力行之精神,也要把精力花在“刀锋上”。不做无用的事,不走无用的路。每一步,都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去。

治学名句及感悟(治学三境界的思考)(5)

这正如“五四”运动后,人民看不到未来的发展方向,只能通过学习先进的理论来探索与实践,寻找未来的道路。经历了数次尝试与失败后,终于,在”灯火阑珊处“试出了一条通向新的道路。这正代表了一种坚持不懈的实践精神,也是理论知识学习者所要具备的。

治学名句及感悟(治学三境界的思考)(6)

那么什么是实践?我认为,它是一种反复实验,反复改进的行动。遇到困难主动出击,不过度依赖理论知识,通过实际问题灵活运用知识,总结新的经验。这便是实践。

治学名句及感悟(治学三境界的思考)(7)

学习的三种境界正是对应学习前、中、后三种状态应有的品质与精神。我们要有与时俱进之脉搏紧密相连的志向,以及与中国梦息息相关的梦想;我们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与自强不息的意志。要在学而有成后实践于祖国之复兴事业,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治学名句及感悟(治学三境界的思考)(8)

图片来自网络,在此感谢作者。

作者:李雨珊 编辑:海贝儿

#2022有你相伴# #我要上微# #读书# #分享新生活# #原创# @微头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