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中的赵国有多强大(可与强秦比肩的赵国)

战国时代,是一场大戏,刚开始的时候魏国先上的台,只可惜魏国把这场戏演砸了,接下来上台开嗓的是齐国,齐国自齐威王、齐宣王两代君王的积累,到了齐湣王时期,进入全盛。

但是齐国在台上唱相太难看,导致赵、魏、韩、燕、秦五国伐齐(公元前284年),经此大战齐国下了台,最后上台的两位角儿,一位是赵国,一位是秦国。

战国中的赵国有多强大(可与强秦比肩的赵国)(1)

战国地图

赵国、秦国从衰弱到强盛

赵国是战国后期,唯一一个能与秦国“硬刚”的国家,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王翦在秦国,廉颇、李牧在赵国。

在战国初期,这两个国家只有在戏台子下当观众看魏国唱戏的份,你以为秦国不想上去唱吗?它打不过人家呀。

河西地区被魏国抢去,吓得秦国举国惶恐,秦军被吴起带领魏武卒五万灭了五十万(公元前389年阴晋之战,真实性有待考证),这就相当于魏国按着秦国的头,逼它看戏。

赵国也好不到哪里去,本来都是同宗的兄弟(赵、魏、韩三家分晋),可魏国一直都处于主导地位,将赵和韩两个小弟当使唤丫头。

魏惠王在位时魏国攻破赵国邯郸(公元前354年桂陵之战),差点要了赵国老命,最后还是齐国老大哥施以援手生擒鬼谷子高足庞涓,才使得赵国逃过一劫。

战国中的赵国有多强大(可与强秦比肩的赵国)(2)

桂陵之战

别看赵国和秦国先期不行,但是后期人家站起来了,赵国出了个枭雄叫做赵武灵王,他看着赵国天天被人欺负,北边有游牧民族的强盗,南边又有其他六国,所以他励精图治,开始“胡服骑射”,逐渐使赵国强大了起来。

而秦国在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之后,也逐渐从七国之中脱颖而出。

战国时期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幻大王旗,秦国和赵国这两个强国之间,必有一战。

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公元前262年——公元前260年)被誉为战国时期的转折点,对战双方是秦国与赵国,源于秦国与赵国的“上党之争”。

秦国想东出函谷关登台唱大戏,首要的阻碍就是赵国和韩国。

战国中的赵国有多强大(可与强秦比肩的赵国)(3)

秦和赵、魏与上党关系

于是,秦昭王采用宰相范雎的策略“远交近攻”,对于齐国和楚国先不去管,先办韩赵魏三国。

《资治通鉴·周纪五》载:武安君伐韩,拔野王。上党路绝,上党守冯亭与其民谋曰:“郑道已绝,秦兵日进,韩不能应,不如以上党归赵。赵受我,秦必攻之;赵被秦兵,必亲韩。韩、赵为一,则可以当秦矣。”

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45年)秦昭王派大将白起攻下了韩国城池野王,隔断了“上党”与韩国的联系,这“上党”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一如三国时期经常提起的徐州和荆州。

当时的韩桓惠王忌惮秦国实力,想将“上党”献给秦国,但是上党郡的百姓均不降秦,无奈之下,使了一计,让使者冯亭代表韩国将“上党”献给赵国,让秦赵二虎相争。

《史记·赵世家》载:孝成王四年(前262年)“韩氏上党守冯亭使者至,曰:‘韩不能守上党,入之于秦。其吏民皆安为赵,不欲为秦。有城邑十七,愿再拜入之赵,财王所以赐吏民。’王大喜……赵遂发兵取上党。”

战国中的赵国有多强大(可与强秦比肩的赵国)(4)

赵孝成王

此时赵国在位的国君叫赵孝成王,他明知“上党”是一块挂着利钩的肥肉,可还是吞下了,其实当韩国准备将“上党”献出的时候,赵孝成王已经没有选择余地了。

他不要,世人会说赵怕秦,他要,一场战争就不可避免了,这是一个不得不吞的香饵。

赵孝成王吞下了,迎来了与秦国之间的战争。

赵孝成王与平原君赵胜商量此时,赵王知道一旦吞下“上党”,秦国必定恼羞成怒,到时候武安君白起必定引兵前来,到时候由谁来抵挡呢?

赵胜举荐了一个人:廉颇。

赵王听了他的意见派廉颇去把守长平,防备秦国进攻,秦国果然发怒,派兵攻打赵国,轰轰烈烈的长平之战开始了。

战国中的赵国有多强大(可与强秦比肩的赵国)(5)

长平之战

廉颇这一守就守了三年,这位老将熟读兵法,认定秦国千里迢迢而来,在赵国地盘作战,只有采取固守的策略,一定能拖垮秦国,最后一定能够胜利。

不过赵王等不起了,他眼见赵国国力日渐空虚,想要速战速决,秦国宰相范雎又在赵国散布谣言,这两个原因让赵王换下了廉颇,换上了年轻将领赵括。

赵括此人并不是传闻当中的那么不堪,在当时的条件之下无论换上谁都不可能胜利,赵括谨遵赵王之命,准备打一场急战,却不料,正巧中了白起圈套,四十万大军被坑杀,赵国举国震惊!

长平之战过后,赵国元气大伤,已然无力再图霸业,这场大戏,也唱砸了。

秦灭赵之战

长平之战虽然败了,但秦王忌惮白起功高盖主,没有让他痛下杀手,这无疑给了赵国喘息的机会。

战国中的赵国有多强大(可与强秦比肩的赵国)(6)

秦始皇

等到秦始皇登基之后,任用王翦为将,在公元前229年趁赵国发生饥荒之际,发起了最后一战。

此战秦国主将为“四大名将”之一的王翦,赵国主将为“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

李牧此人骁勇善战,熟读兵书,不仅让北方匈奴闻风丧胆,更让秦国将士头疼不已,就连赵国百姓也懂得“李牧在,赵国就在”!

公元前229年,秦王嬴政派军乘赵国饥荒之际,派王翦率上地(今陕西北部)兵,羌瘣率羌兵出井陉(今河北井陉西);杨端和率河内(今河南新乡一带)兵,形成南北夹击对赵国发动进攻。

而李牧和司马尚也接了赵幽缪王的军令,迎战秦国。

战国中的赵国有多强大(可与强秦比肩的赵国)(7)

李牧此战,采取了“固守”的策略,任你百般进攻,吾自岿然不动,王翦一下子急了眼,他的花花肠子比李牧多多了,他不仅在战场上所向披靡,政治上更是一把好手。

在出兵之时,问嬴政要钱要粮要地,就是为了打消嬴政对他的疑虑。

于是,他使了一计“反间计”,在背后把李牧“捅了一刀”,他用重金贿赂赵王宠臣郭开,使其对李牧百般诋毁,更说李牧有通秦之嫌疑。

赵王听信了奸臣谗言,将李牧召回赐死,主将被杀,军心涣散,在公元前228年三月,王翦军击败赵军,俘虏赵幽缪王。

只剩赵公子嘉,带领宗族数百人逃代(今河北蔚县四北),并自立为王,但此时赵国已经成不了气候了,已然是名存实亡。

纵观赵国,从衰弱到崛起,再到灭亡,赵武灵王励精图治让赵国跻身强国之列,长平之战赵孝成王急于求成致使赵国元气大伤,与霸主无缘,公元前229年的秦伐赵之战,赵幽缪王杀死李牧,导致赵国灭亡。

战国中的赵国有多强大(可与强秦比肩的赵国)(8)

这其中虽然有很多原因,但是终究还是高层国君指挥不当,最后赵幽缪王在房陵山林受尽屈辱,大发感慨道:“夫谁使余及此兮,乃谗言之孔张,良臣淹没兮。社稷沦亡,余不听聪兮,敢怨秦王?”

他没有怪秦王,而是怪自己,可此时悔之晚矣,赵国已经消失在了历史的车轮之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