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五斗米折腰来历(不为五斗米折腰)

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比喻为人不庸俗,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

出自于《晋书·陶潜传》:“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不为五斗米折腰来历(不为五斗米折腰)(1)

陶渊明。东晋著名的诗人,他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他的曾祖父曾经是东晋著名的大将军陶侃,但是到了他这一代已经败落了。尽管如此,但是陶渊明依旧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义熙元年,也就是公元405年的秋天,他为了养家糊口,在朋友的劝说下来到了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上任后的第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来检查公务,浔阳郡的督邮刘云,以凶狠贪婪闻名远近,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每次都是满载而归,否则栽赃陷害。

不为五斗米折腰来历(不为五斗米折腰)(2)

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马上动身。

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意思是我怎能为了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小人贿赂献殷勤。)

不为五斗米折腰来历(不为五斗米折腰)(3)

于是陶渊明出任彭泽县令八十多天后,就收拾行装返回了家乡。从此过起了隐居的生活,对于官场,他没有丝毫的眷恋,反而有一种重获自由的感觉,他每天饮酒写诗,过着世外桃源一般的清闲生活。

不为五斗米折腰来历(不为五斗米折腰)(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