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因为二胎而忽略老大的感受(易被忽略的老大)

不能因为二胎而忽略老大的感受(易被忽略的老大)(1)

随着二胎政策放开后,有不少家庭都响应了国家号召生了二胎,但是随着妈妈照看老二时间多了以后,会发现老大不再像原来那样容易听话,甚至有些时候,孩子精神出现萎靡状态,相伴而来的是生活中孩子缺乏活泼劲,学习也心不在焉,成绩也快速下降。

通过一些二胎家长反映的情况来看,普遍有一个共性现象,那就是孩子爸爸因为工作忙,没有办法多抽时间在家陪伴两个孩子,尤其是老大。有个别家庭里,父亲甚至还在外地工作,这就更使妈妈在家照看两个孩子时分身乏术。下面我拿出一个家庭样本,让大家来看看情形。

不能因为二胎而忽略老大的感受(易被忽略的老大)(2)

“我家老大现在秋季上五年级,平时上课听课和在家写作业都很不专注,经常会出现愣神的现象。我和他聊天,问他写的写的为啥停下了?在想什么?他说没想什么,大脑一片空白。上学期后两个月,老大明显学习不在状态,在后面总复习的时候,老师说他不好好听课。”

“回家挺乖,不想玩也不玩,先让写作业,磨着也在那坐着。手里总是爱玩些小东西,书桌上除学习外的东西全部我都收走了,即使那样,笔、墨,任何东西都可以玩。一听到我的脚步声从他房间过,着急的写一下,或者我进去了看见玩呢,让写再写一下,我一走,又继续漫不经心边写边玩儿。”

“到这个暑假,老大更是散漫不堪。早上起床不起,到洗漱,到白天作业、补课,晚上不睡,虽然家里有时间规划,但是他自己懒散不执行,晚上躺着看书不睡,天天磨蹭到十一二点。”

如果你也是二胎妈妈,面对这位家长的倾诉,你是否感觉像在说你家的事啊?像这样的情形,家长该如何应对呢?下面我给大家一些建议供参考。

不能因为二胎而忽略老大的感受(易被忽略的老大)(3)

一、妈妈忙于照顾老二,使老大容易被忽略,争爱心理会让其心理发生微妙变化。

1、争爱心理,会让老大误以为爸爸妈妈不爱自己了。

家有两孩儿,不管老大大几岁,都会因为妈妈每天过多时间照顾老二,而使老大感受到自己被冷落。而这种冷落又容易给孩子造成误解,认为妈妈或爸爸不爱自己,只爱弟弟(妹妹)。而现实情况是,很多妈妈恰容易忽略老大的内心感受。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老大内心微妙的心理变化,很容易从其行为中表现出来,就如前面我列举的事例一样。

不能因为二胎而忽略老大的感受(易被忽略的老大)(4)

2、孩子生活中的懒散现象,实则是心理发生变化后的必然表现。

一般来说,懂得家庭教育的家长,往往会优先考虑怎样让老大得到合理的陪伴与照料,如让家里老人来帮忙照看老二,妈妈腾出时间来陪伴老大,或者由爸爸主要陪伴大孩子。如果这两点做不到,就会让老大因为心理变化而产生行为变化。就如前面事例中所讲,老大生活懒散,整天精神不振,做什么事都兴奋不起来。如果家长知道这些原因,就必须要从过度关注老大学习,转向如何做好陪伴的安排上面来。

3、老大的生活节奏混乱,源于父母没有真正建立有序的生活节奏。

在上面事例中,妈妈尽管提及家里有生活作息时间表,但是老大根本不执行,才导致生活秩序混乱不堪,该学习时孩子不能专注学习,该睡觉时却不睡觉,结果第二天早晨孩子又起不来。这种生活节奏的混乱,极容易让老大的情绪出现恶性循环,即今天状态不好,明天会一样,后天还是如此,时间长了就会让老大情绪消沉,做什么都找不到乐趣。

不能因为二胎而忽略老大的感受(易被忽略的老大)(5)

二、爱要均衡,父亲回归本位,抽时间多陪伴老大,避免孩子内心产生失落感。

1、二胎家庭,绝少不了父亲参与陪伴与教育孩子,否则,母亲分身乏术。

从我对上面这个家庭的了解来看,尽管家里有两个孩子,可是孩子的父亲却在外地工作,平时很少回家。这就导致妈妈既要工作,还要照看两个孩子,不仅累还分身乏术,更不要提带着好情绪去教育老大了。如果想改变现状,必须要考虑父亲回归家庭的问题,要么让其调回本市工作,要么妈妈带着两个孩子去爸爸工作的城市共同生活。如果不改变现状,老大的只能会表现越来越糟糕。

不能因为二胎而忽略老大的感受(易被忽略的老大)(6)

2、父亲长期不在家,妈妈过多照料老二,很容易让老大陷入孤独感。

事实上,当父亲长期不在家时,会让老大潜意识里感觉爸爸和妈妈不相爱了,否则,为什么爸爸不回家呢?尽管上面事例中这个孩子已经读完四年级,但是长期两地分居,早已经让老大感觉爸爸不属于这个家。同时,由于妈妈用过多的时间照料老二,会让老大过多独处,无形中就加重了他的孤独感。要知道儿童对爸爸妈妈的陪伴看的非常重要,因为他需要有心理安全感。

3、父亲在家,可以成为老大最好的玩伴和好朋友,让孩子感受不一样的家庭生活。

如果父亲在家里,对老大来说,则可以有完整家庭的感觉。这种感觉非常重要,爸爸既可以调节家庭氛围,又可以成为决定家庭生活节奏的主导才,还可以成为两个孩子的共同玩伴或好朋友。当家里多了欢声笑语后,自然就会使老大精神得到好转,因为能和爸爸开心玩耍,而使老大容易大脑兴趣。因为有爸爸陪伴和教育引导,容易激发老大做事的自觉性和信心。

不能因为二胎而忽略老大的感受(易被忽略的老大)(7)

三、夫妻交叉互换陪伴老大,让其感受到妈妈原来爱自己,改变孩子消极生活态度。

1、为避免老大误解妈妈,夫妻两个人要经常交叉陪伴两个孩子。

当父亲回归家庭以后,为了避免老大继续误解妈妈,夫妻两个人需要重新安排陪伴两个孩子的计划,最好采取交叉陪伴的方式最好。这样一来,就可以让老大得到妈妈陪伴的更多机会。而妈妈也可以像孩子爸爸一样,与老大做亲子游戏,亲子阅读,户外活动等。像前面提及的家庭,只需要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能让孩子精神状态得到根本改善。

不能因为二胎而忽略老大的感受(易被忽略的老大)(8)

2、看似学习中的问题,实则是孩子消极生活态度所致,不必过度在学习上盯着孩子。

对于二胎妈妈来说,最焦虑的莫过于孩子的学习了,事实上你根本不用焦虑。只要把上述给你的建议落实到位,你会发现孩子随着精神状态的好转,家庭生活节奏的重新构建,会让孩子生活与学习态度随之变好。而现在的问题,恰是容易让老大误认为妈妈只关心我的学习,而不关心我的感受。如果妈妈明白这个道理,就知道你该怎么做了。

3、妈妈在陪伴老大时,要学会和其玩耍,改善亲子互信关系,增强孩子生活的情趣。

像这位二胎妈妈总是过多提及孩子上课不专注,在家里写作业时磨蹭拖拉,边写边玩儿。其实这都是孩子没有得到连续陪伴造成生活无趣,既没有玩伴儿,又没有可倾诉心声的人。就那么郁闷寡欢,才致使干什么都提不起兴致。而有了爸爸的参与,妈妈在陪伴老大时,要学会和其做儿童游戏,请注意不是幼儿游戏,这需要妈妈下点功夫去学习喽。当妈妈在开心的亲子游戏活动中让老大感受到乐趣后,就会慢慢恢复对妈妈的信任。

不能因为二胎而忽略老大的感受(易被忽略的老大)(9)

四、鼓励老大帮助妈妈照看弟弟(妹妹),增强其家庭责任感和生活乐趣。

1、让老大找到新玩伴儿,这个玩伴就是弟弟(妹妹),增强兄弟(妹)之间的情感交流。

我曾经利用远程视频和一个二胎家庭经常保持交流,因为这个家庭里爸爸长期出差不在家,老大就如前文所提到的状态。而我在陪伴老大和其聊天,讲故事,或做游戏时,实则就是做一个代理爸爸角色。通过半年的陪伴,让这个三年的男孩子找到了生活乐趣,尤其是引导其经常帮助妈妈照顾妹妹(2岁),陪妹妹一起玩儿。让老大不再陷入独处的孤独状态中,他反而有模有样地做起了小保姆,让妈妈既轻松,又乐见兄妹俩和谐相处。

不能因为二胎而忽略老大的感受(易被忽略的老大)(10)

2、通过帮助妈妈照看弟弟(妹妹),激发老大的家庭责任感。

之所以让老大帮助妈妈照看弟弟(妹妹),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为增强其家庭责任感,增强兄弟(妹)间的情感交流。因为血缘关系极容易激发这种责任感,只要妈妈给老大机会,并经常感激老大的协助,适当夸赞老大把妹妹照顾的很好,偶尔再给点奖励,则更能让老大乐于陪伴弟弟(妹妹)。当老大生活空间不再单调时,他内心的消极情绪会慢慢化解掉,直到最后完全消失。但是妈妈必须要教老大怎样去照料弟弟(妹妹),避免出现问题。

3、爸爸妈妈要经常给老大讲,像弟弟(妹妹)这么大时,妈妈是怎样照顾他的。

在夫妻间交叉陪伴两个孩子的过程中,爸爸可以给老大讲,妈妈是怎样辛苦地照料你,有很多往事都可以回想起来,然后讲给老大。通过这种真实的情景再现,会让老大更理解妈妈,在爸爸的引导之下,让老大学会帮妈妈分担就是最好爱妈妈的方式。而妈妈在陪伴老大时,同样也可以回忆往事,从而让老大对妈妈的情感进一步得到升华。可以说,没有这种情感的交流,老大是不了解妈妈的,更无法帮助妈妈照看弟弟(妹妹),也不可能自觉去完成学习任务。

不能因为二胎而忽略老大的感受(易被忽略的老大)(11)

结束语:通过上面的分析,我相信文中的妈妈,或者其他二胎妈妈应该能知道老大为什么有那样的情绪表现,也知道导致孩子情绪低落的根本原因在哪里。尽管让父亲回归教育本位可能会有困难,但是从本着对孩子教育和成长负责的态度来说,既然你们给了孩子生命,就必须要对孩子的成长负责,而陪伴则必不可少。否则,很多教育时机就会丧失,更不能建立起亲密的亲子互信关系。当解决了孩子的生活秩序,重建了生活节奏,激发孩子生活积极性后,在学习方面很自然地就容易让孩子改变精神状态。重新审视你的家庭吧,改变从现在开始,不要再消极观望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