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房纳甲为何为十个卦(我们也可以从系传中看出一些端倪)

京房纳甲为何为十个卦(我们也可以从系传中看出一些端倪)(1)

易经杂说 从《系传》看京氏十六卦变

京房的卦变,我们也可以从《系传》中看出一些端倪,现在我们摘要说明如下:“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又明于忧患与故,无有师保,如临父母,初率其辞而揆其方,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虚行。”(《易·系传》下第八章)这和京房易的变卦有非常重要的关系,一出一入,有非常固定的法度,虽然在变,可是在变的当中,还有不变的法度。外变、内变,使人知道惧怕,人生都是在小心谨慎中。每种宗教哲学,看人生,看世界,一点一滴都要小心,天天在忧患中,天天在恐惧中,为什么有许多事情,不动则已,一动便会招来痛苦与烦恼?当你懂得了《易经》就可以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就像一个宗教家。“无有师保”,谁也保不了你,“如临父母”,只有自己保佑自己,随时战战兢兢,知道时、空每样都在变,所以一切事随时随地要有宗教家的精神,像在上帝、菩萨面前一样严肃地警惕自己。《易经》的哲学没有迷信,可是有宗教家绝对严肃的精神。如何未卜先知?甚至不需要卜卦,对于前因后果,都了然于心呢?“初率其辞而揆其方,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虚行。”我们一开始率尔读这些《易经》上的词句——由文王、周公、孔子他们研究过的结论,所告诉我们的词句,先要了解这些词句的意义,然后再进一步地推理,去明白它的意向与方位、方法,知道一切都是在不断交易之中,而一切的变易,并非乱动乱变,而是循了一种固定的法则而变的。如何去找到这一固定的法则,还是要靠各人自己智慧的成就;成就了这种智慧的人,就可以得到未卜先知的道理,因为道是不虚行的。

说到京房易的变例,我们提出这段《系辞》下传第八章,来说明变例并不是随便任意来变的。

继续来谈卦变,下飞四爻,变成火地晋游魂卦后,依八宫卦的变法,下面最后一变——内卦三爻全部都变,而成为火天大有

京房纳甲为何为十个卦(我们也可以从系传中看出一些端倪)(2)

卦,但京房十六卦变的变法则不相同,京易是到了游魂卦以后,下飞三爻变,成了火山旅

京房纳甲为何为十个卦(我们也可以从系传中看出一些端倪)(3)

,这名为外在卦,刚才提出孔子在《系传》中所说的“外内使知惧”,就是这个外在。至于外在的道理,如做一事业,随时都在战战兢兢,在成败之间,有时候内部起问题而发生变化,有时是外面起问题而发生变化。下飞第三爻是外在卦,然后再下飞第二爻,成为火风鼎

京房纳甲为何为十个卦(我们也可以从系传中看出一些端倪)(4)

,这个卦为内在卦,下飞初爻再变,亦成了八宫卦变的归魂卦,为火天大有

京房纳甲为何为十个卦(我们也可以从系传中看出一些端倪)(5)

,这是第一次的变,实际上亦是第二次变,因为八宫本身有一个变法,那不去管它。现在是八宫卦变到游魂,然后到外在、到内在、到归魂,这是乾卦变到这里为止,以后见到这些卦,就知道是由乾卦来的。在这以后还要变,为什么还要变?因为还没有返本还原,所以还在变,要向回转来的路上走,回转来的变,“不变上飞(第二爻)为绝命”是绝命卦,例如卜到乾卦,刚刚二爻在动和五爻在动,于是乾卦一变变成了离卦,是绝命卦,假使问一件事,这是很危险了。乾卦本身不错,可是内外要大变动,这个变动可使失败到底,如果说卦上说了要失败到底,就此听任不管了,这就不是学《易经》的人。前面引叙《系辞》下传第八章,孔子说了“道不虚行”,还是要靠人,所以不要走上迷信的路。《易经》告诉我们,得意到极点,失败到极点,并不是绝对没有路,看自己的智慧如何走,绝命卦只是一个警戒。我们再回转来看乾卦的二爻和五爻是好的,并没有错,还有救,再上去第三爻变为火雷噬嗑卦

京房纳甲为何为十个卦(我们也可以从系传中看出一些端倪)(6)

,名为血脉卦,亦等于后世卜卦人所说的,“后代子孙血脉留传,衍变绵续”,以京房易的卦变例子来说,这是乾卦的血脉流传;再上去第四爻变,为山雷颐卦

京房纳甲为何为十个卦(我们也可以从系传中看出一些端倪)(7)

,名为肌肉卦,再上去第五爻变,为风雷益卦

京房纳甲为何为十个卦(我们也可以从系传中看出一些端倪)(8)

,名为骸骨卦,再下飞又是第四爻开始变,为天雷无妄

京房纳甲为何为十个卦(我们也可以从系传中看出一些端倪)(9)

,名为棺椁卦。再下飞第三爻变,为天火同人

京房纳甲为何为十个卦(我们也可以从系传中看出一些端倪)(10)

,名为墓库卦,后世算命的所谓“墓库运”等名词,都是由这里来的。再下飞第二爻变,为乾卦,还原,一共有十六变,叫作飞复。一飞一复,所谓飞,就如拨电话一样跳了,就是告诉人事有突变的现象。

现在把乾卦十六变的卦名依次记在这里:

乾、姤、遁、否、观、剥、晋(游魂)、旅(外卦)、鼎(内卦)、大有(归魂)、离(绝命)、噬嗑...

京房十六卦变表

京房纳甲为何为十个卦(我们也可以从系传中看出一些端倪)(11)

其他坎、艮、震、巽、离、坤、兑等十六卦变,也都同乾卦一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