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不能被骗(我们为什么会被骗)

为什么我们不能被骗(我们为什么会被骗)(1)

疫情在家,无聊了就翻手机。这两天时间有三四个被骗的案例都上了热搜了。

00后男子自称女娲转世骗七旬老人82万余元,这简直是匪夷所思,骗子是真敢编,受害者也真敢信。

为什么我们不能被骗(我们为什么会被骗)(2)

研究生与客服通话3小时被骗74万,研究生和被骗74万之间的反差确实是有点大。

为什么我们不能被骗(我们为什么会被骗)(3)

小伙浏览非法涉黄APP五天被骗142万,堪称是史上最贵的yellow片了。

为什么我们不能被骗(我们为什么会被骗)(4)

还有一个,女子半年被骗4次上百万元,陕西一女子就在短短半年时间里遭遇了4次不同种类的诈骗,被骗走100多万元。杀猪盘,连环骗,每上一当都越陷越深。

为什么我们不能被骗(我们为什么会被骗)(5)

这几个被骗的案例这几天集中上热点,我们除了同情受害者之外,也都觉得奇怪:这么匪夷所思的诈骗案件是怎么发生的?他们为什么会被这么低级的骗术给骗了,这简直超出了正常人的理解范围了。

我们今天的节目就来剖析一下受骗的深层逻辑,大家一起增强一些防骗的心理准备。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受骗,之所以我们现在没有被骗,是因为没有到一个恰当的时间,没有被一个恰当的骗子给盯上而已。跟骗子的水平和我们自己的知识水平的高低没有必然的关系。

有些朋友可能会很自信,说我就不可能被骗。这个话可不敢说太满,理论上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被骗。我们先了解一下被骗的必然性。

有人说我自身的知识水平和分辨能力都在水准之上,骗子是骗不了我的。这个想法就比较危险,自己的能力水平高一点,受骗的机率确实会少得多,但不是说绝对不会被骗。研究生被骗74万,要说一个硕士研究生,知识水平和分辨能力应该比普通老百姓高得多了,还是逃脱不了被骗。还有银行职员被骗的案例。这些其实还都不算什么,大家有兴趣的话上网搜一下,就连股神巴菲特也被骗过。

大家搜索的时候就搜:“巴菲特被骗22亿”。搜完你就惊呆了,巴菲特不仅在2021年被骗了22亿,2017年还被骗过50亿。四年时间上两当,当当还都不一样。我们大多数人能和巴菲特相比吗?那可是人精中的人精,照样上当受骗。

为什么我们不能被骗(我们为什么会被骗)(6)

有人可能要说,这骗子的水平太高,让人防不胜防,其实这样认为也是不全面的。骗子的水平不一定就很高,骗巴菲特的也只是一个汽车修理工。我再给大家举个例子,不一定是人,甚至一个小动物都能把你给骗了。

有一个朋友,也是硕士学历,而且是属于智商情商财商都在水准之上的那种人。他的店面里发现了老鼠,于是几个人一顿忙活,翻箱倒柜地打老鼠,老鼠被逼得无路可走了,从货架上跳下来,嘎嘣躺地上伸腿了。这位朋友一看:“小样儿,我还弄不死你?”转过身去拿垃圾斗,准备处理老鼠尸体。刚一转身,老鼠噌地一下,跑出去了。后来我们一块闲聊,说起这个笑话,朋友说:活了半辈子了,没被人骗过,被一只老鼠给骗了。这是个真事儿啊,不是我编的。

所以说,骗子的水平高低不重要,到了你该被骗的时候,一只老鼠都能把你骗了。

还有人说,我没钱,骗子能骗我什么呢?没钱能骗你贷款,那个被骗74万的研究生也没有74万,是被骗子忽悠着贷款了60多万,加上自己的十几万转给骗子了。

我们举这些例子是说明,不论骗子水平高低,还是受骗者能力高低,都会发生被骗的案例。自称女娲转世能骗到82万。我,秦始皇,打钱。还真就有人给你打。这些匪夷所思的事实其实就蕴藏着一个必然性。那就是所有的人都是有可能被骗的。

那么,我们就要深入去分析其中的深层逻辑,为什么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会被骗,理清了根本之后,我们就能去减少自己被骗的可能性。

为什么我们不能被骗(我们为什么会被骗)(7)

我再来举个例子,这个例子不仅能又一次证明每个人都会被骗,也能引出受骗的根本原因在哪儿。

比如说,张三,自称无人能骗,但是张三他爹想给他个教训。张三他爹在门上支了一个盘,里面装满水,然后对张三说:三儿啊,去屋里把我的烟斗拿过来。张三一推门,一盆水淋下来浇了个落汤鸡,张三他爹哈哈大笑。当然我们是虚构一个故事,现实中没有这种故意要坑儿子的爹。再说了,当爹的也是为了教育儿子。

张三号称无人能骗,但为什么会上当了?因为张三根本就不可能想到他爹会骗他。这就是人们为什么会受骗的根本原因。就是信任。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人心里边都有信任,他或多或少都会信任一些人和事儿。所以说任何人都有受骗的基础,都有可能被骗。

有人可能想问,有没有人心里边就一丝信任都不存在呢?不可能!首先他违反自然规律,不可能存在这样的人。退一万步说,即使有不相信任何事儿的人,他总会信任自己吧?信任自己也是会被骗的。所以说,我们看到诈骗的案例,不管它如何离奇,我们同情受害者,自己引以为戒就行了,没必要过多地苛责别人,每一个人都是会被骗的,只不过是时机未到而已。

骗子骗人,用尽各种手段,用利益诱惑也好,虚构事实恐吓也好,或者装可怜博取同情也好,最终都是要引导到信任上,骗术才有可能成功。大家想想是不是这么回事。

为什么我们不能被骗(我们为什么会被骗)(8)

所有的骗术,万变不离其宗。不管它再别出心裁眼花缭乱,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博取你的信任,你信任骗子也好,信任自己也好。只要骗子碰到了你内心深处让你信任的那个点,你就跑不了了,剩下的只是骗多骗少的问题了。

但是信任,是我们每一个人都绕不过去的坎儿。我们不可能放弃信任。小婴儿的时候,我们都是无条件信任父母的。这是生物的天性,自然规律。上学或者工作或者生活,我们必须要去信任一些人,一些事,我们才能生存下去,才能有发展。

上学时你不信任老师,学习不一定会好。工作中如果不信任同事和领导,那工作也做不好。生活中如果不信任身边的伴侣,那生活肯定是一团糟。所以说,信任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不能因为怕受骗而怀疑一切,那样不可取,实属本末倒置了。

不过呢,我们可以把自己要信任的一些人和事儿好好地捋一下:有哪些人和事,是我们必须要信任的?有哪些人和事,是我们可以有条件信任的,信任到何种程度?还有哪些人和事,是我们压根就不该去相信的。我们把这些捋清楚,那就从根本上杜绝了绝大多数被骗的可能。因为你把好的是最后一道门,骗子即使是使出十八般武艺,最后一道门我们把好了,他也是白忙活。

为什么我们不能被骗(我们为什么会被骗)(9)

但是,这些信任好不好捋呢,不好捋。即使是自己的父母和配偶,都不可能做到无条件信任。当然父母肯定不可能会骗你,但是他们也有认知的局限,有可能会误导你。那怎么办呢?其实有一个更好的办法,那就是给信任设置止损线。

举例子来说明吧,不管父母给你说什么让你做什么,我设置一个止损线,那就是一段时间内家里的支出超过2万。不管是什么原因,一个月时间家里支出了2万以上的金额,那就先把信任放在一边,什么事儿都先暂停,先进行了解和调查。然后再说其它的。

配偶之间,3万5万。同事朋友,一千两千或者三千五千。与陌生人交往,止损线100。

还是拿张三来举例子。张三在街上被一个陌生人给拦住了,陌生人对张三说:我告诉你一个秘密,其实我是秦朝的大将蒙毅,当年我被做成了兵马俑给始皇帝陪葬。前两天机缘巧合,我醒过来了,我打破了兵马俑外壳,跑出来了。我都两千多年没吃饭了,你能不能给我点钱让我吃个饭?

张三一听,相信了,赶快掏出十块钱买了一笼包子。蒙毅吃完了,又对张三说:我知道秦始皇陵墓的密道,这样吧,你拿二十万,我们买个挖掘机,挖出宝贝来你我二人一人一半。

张三这个激动啊,赶紧跑回家拿银行卡,拿卡的时候看到了自己设置的止损线,与陌生人交往,100块钱止损。张三立马冷静下来了,打电话报警,被警察给教育了一顿。

为什么我们不能被骗(我们为什么会被骗)(10)

其实我们上当受骗,有的时候是接二连三的。有这么一个案例,张三刷单被骗,已经被骗了二十万了,骗子说你再冲十万就能提现了。张三已经感觉到是个骗局了,但还是不死心。于是又冲了十万幻想奇迹的出现,结果当然是张三被骗了三十万。这时候,又一个骗子出现了,对张三说:你怎么这么傻呢?你给我五万块钱,我把那三十万给你追回来,结果张三被骗了三十五万。

张三气坏了,在骗子的群里破口大骂,说我要报警。骗子说:你报啊,给你个报警电话,你报警吧,不报你是孙子。张三打了报警电话,又被一个冒充警察的骗子给骗了八万,最终结果,张三被骗四十三万。

这种连环骗,其实是利用了人的又一个心理,那就是舍不得沉没成本。就像赌博一样,输了想翻本,明明知道可能性很小了,但还是想搏一把。

为什么我们不能被骗(我们为什么会被骗)(11)

这种舍不得沉没成本的心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的。所以我们设置防骗止损的时候,仅仅对别人设止损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对自己设止损线。

甭管什么事儿,给自己设置一个止损线,最低的限度也是不能影响到家庭的正常生活。只要超出了这个限度,任何人任何事儿,我们都要先停下来,好好分析一下,要不要继续下去。

当今社会,偷个钱包,抢劫这种案件已经很少了,侵财的案件主要就是诈骗。现在骗子也是内卷得厉害,为了能行骗成功也是绞尽脑汁,各种花样翻新的骗术层出不穷,防不胜防。但是我们只要守好信任这个最后的关口,就能把这世上99%的骗术挡在门外。

但是可惜的是,这世上99%的人都没有好好梳理过自己的信任,哪些事能信,哪些事不能信,哪些事能信到何种程度?没有人梳理过。给自己的信任设置止损,不能保证自己永远不会被骗。但至少能保证,即使被骗了,最多也是恶心一阵子,不会影响到你的正常生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