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南昌城布局 古代南昌城的变迁和发展史略

清代南昌城布局 古代南昌城的变迁和发展史略(1)

江西地名研究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

关注

(六)唐、宋洪州城的扩展

唐、宋时代的封建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空前繁荣和大发展时期。随着南方封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唐、宋时代的洪州城也得到了巨大发展。它是古代南昌城城建史上一个极重要的发展时期。

隋、唐时期的洪州城是在东晋以来的予章城基础上扩建的。一九二七年拆毁南昌城墙时,曾在底层发现有唐砖,这就确凿地证明,至迟唐代的洪州城是用青砖砌垒、石灰沟缝的。

武则天垂拱元年(公元685年),洪州都督李景泰又继续扩大增筑,全城四周辟有八个城门,门上题额都是当时书法家、吏部侍郎徐浩书写的。很有可能,城东的大湖,就是这时的扩建中圈入城内而变为内湖的。宪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韦丹出任洪都观察使,更进一步筑城东北偶,这样,经过两度扩建后的洪都城,就比旧的汉代灌城扩大了一倍有余,周围达二十余里。

唐代的洪都城,“雄州雾烈”,是江南的一大都会。城内的亭台楼阁、宫苑寺宇,栉比鳞次,人烟稠密,即所谓“闾阎扑地”(王勃《滕王阁序》);城内尚起伏不平,那些豪华的建筑物都是沿着地势的起伏而摆布,或高或低,即所谓“桂殿兰宫,列冈密之体势”(王勃《滕王阁序》)。

唐代洪都城内外的建筑物,除六朝以来的一些宫苑寺庙有的继续保留外,还先后兴建有清太寺、太乙观、九莲寺、龙兴观、总持寺、石亭寺(又称大悲寺或观音院)、铁柱观、应天寺、绳金塔和寺(旧名千佛院)等寺院道观建筑。

此外、在城东南域墙上建有敌楼。贞元十四年(公元789年)观察使李巽修整一新,曾作为避暑楼,每逢夏日,经常同官僚士大夫宴会于此。在东湖之西城上,建有望江亭。在南浦亭之东建有临章亭。在东湖边上建有涵虚亭。在城北之龙沙冈上筑有龙沙亭。龙沙地自古以来传为胜地,每逢九九重阳佳节,男女云集,登高于此,此俗到唐时更为盛行。唐中宗有诗云:“何籍龙沙地,方得恣淹留。”孟浩然诗:“龙沙予章北,九月挂帆过”。观察判官权德常与一些文人骚客宴集欢娱于此,曾赋诗作序,诗有“龙沙重九会,千骑驻旌旗”之句。

誉满中外的膝王阁始建于高宗显庆四年(公元659年)。那时唐高祖李渊的儿子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费资巨万,在滨江城墙上修筑起来的。本来城墙就很高耸,加上阁又建在城墙上,自然犹如建在半空中一样,所谓“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舟,下临无地”,这是对滕王阁雄姿的极好描写。

城内的东湖水患,过去虽曾整治过,但到唐时仍很严重,曾有诗描写水淹洪城的情况说:“又如春夏交,大率多霖雨,两湖溢以湮,水势泄无所,江涨更时增,日添三尺许,洪流泛市中,万室无开门,悬斧作楼居,率舟当屋处”。面对这种情况,观察使韦丹曾组织民力浚湖,并在水关桥置内外闸,湖内水满则开内、外闸,放水出江;江、湖里水都满则闭外闸,使章水不得入内,然后通过内闸引湖出濠沟,东归于蚬子湖和艾溪湖,再入鄱阳湖。宪宗元和年间,韦丹就调遗民力开南塘斗门,以节江水。还开坡塘五百九十八处,灌溉面积达一万二千余顷。同时,在洪州沿江加筑长堤,达十二里,以捍江涨,当时俗称为韦公堤。还在东湖两岸遍植垂柳,名万柳堤,又叫万金堤。可以说,从唐代起,东湖就开始成为城内的游览胜地,初具今日东湖的规模。

宋代的洪州城在唐代基础上又继续发展近一倍,周围达三十一里,现在的青山路口以至贤士湖一带都属城内的范围。大城之中又设有子城(内城,又有称为瓮城或月域的),旧址就在现在的子固路一带。

城门共设十六门,南有抚州门,向西转过去有宫步门、寺步门、柴(桥)步门、井步门、章江门、仓步门、观步门、洪乔门,广恩门、北廓门等十一门,这十一座城门都滨临赣江,南方的方言,一般称水边为浦或步,后来演变又叫埠,所以临江的门都以水际命名。再由此向东转就是望云门、广丰门、故丰门、坛头门和琉璃门(因城门附近还有延庆寺,寺内藏有东晋初年在这里出土的一尊琉璃佛像)等。宋太宗淳化元年(公元990年)秋七月,江水猛涨,毁坏城廓达三十处之多,淹没民舍两千余户。到北宋仁宗皇帝时,知州赵概看到章江堤冲刷厉害,就组织民力用石砌垒高一丈五尺,长近两百余丈,这是南昌城建史上用石筑砌江堤的开始。此外,同唐代城一样,在城墙外的东、南、北三面有城濠环绕。此外,为防“东湖水溢”,宋代还多次对东湖东北角上“东折出城”的予章沟,进行了多次修竣,这是唐宋以来洪州城内排水的主要干道,嘉祐中,洪州知州程师盂还在故望云堤上修建一座“予章沟亭”,杨杰曾有诗道:“沟环故道穿城角,州涨平江压水涯,江外西山衔落日,几重苍翠衫残霞。”

南宋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李纲帅洪州时,看到洪州城池北面阔远,都是荒间田地,加上城外一带尽是涨沙,有时高于城齐,站在沙阜上可以俯瞰全城,对防守权为不利,于是他决定截去东北偶一角,将城移进三里许,从而废去北廓、故丰、广丰和望云四门,全城只剩下十二门。南宋嘉定年间,通判(州府行政长官的行政助理)丰有浚,为了捍江护堤,曾组织群众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加固南塘堤工程,并在沿岸广为植柳,所以也称为万柳堤。

那时东湖中的三个小洲、俗名三洲,多是渔人休憩或下网的地方。南宋初年,有个四川广汉的隐士,名叫苏云卿的,在靠东岸的一小洲上盖了一栋瓦房,住在那里种菜织履度日,这就是后来被称为苏公圃的地方。绍兴年间,予章节度使张澄,见东湖这地方适合练习水军,便在三洲之一的南洲上(就是现在的冠鳌亭附近)建一瓦亭,以便日常观水军时休憩,并题额为“讲武亭”。况志宁有诗赞道:“讲武亭前水四流,游蜂飞蝶满芳洲;西风战舰知何处,赢得斜晖伴白鸥”。

宋时,东湖沿岸的亭榭楼阁日趋增多,仅新建的就有褒贤阁、临湖阁、羡鱼亭、吏隐亭、涵虚阁、皆春园、东园等。由于有这些建筑物的点缀,宋时的东湖更成了城内游览胜地。南宋爱国诗人辛稼轩在送元济之归予章词中写道:“二月东湖湖上路,官柳嫩、野梅残。”

此外,在城内其他地区,除滕王阁依然屹立在赣江之滨外,尚有位于城北的秋屏阁,曾巩说:“予章楼台可看尽西山胜览的地方,只有这秋屏阁!”位于城北龙沙的列岫亭,又以它的望西山风雨位置最正而吸引着四方名士,南宋哲学家朱熹每次途经洪州时,都必登临一次,他说:“列岫亭望西山最正,这点就是滕王阁、秋屏阁都不及!”他有一首诗吟道:“城中望西山,柱颊空朝暮。不到列岫亭,讵知其妙处。东西水平分,南北山中判。妙处毫法间,商略无遗算。”

位于城南洗马池附近的物华楼,建于北宋治平年间,也以它的崭新多姿而闻名。王安石曾寄诗于程师孟道:

“千里名城楚上游,江山多在物华楼。遥知玉节临樽俎,独卧柴门隔献酬。想有新诗传素壁,怪无馀墨到沧州。偶陪南望重重绿,章水还能向北流。”

(七)明、清时代的南昌城

元代的南昌城基本因循宋城,在元末农民起义的暴风雨中,加入农民起义军的朱元璋于一三六二年攻下了南昌后,亲自来到南昌城,在城北滨江的予章台上,告谕乡民们说:“陈氏(友谅)据此,军旅百需,民甚苦之,今俱不以相劳,其各事本业,为吾良民”,这当然纯是笼络人心的骗语!

不久,因旧城西南紧临章江,不容易防守,元末陈友谅就曾以大舰乘涨水之时登城而破之,朱元璋接受这一教训,就命都督官朱文正负责改建南昌城,将西城墙收缩内移三十步。虽然城的范围减少五分之一,但对城的防守极为有利。这时全城周围长二千零七十万丈(约十四华里),高二丈九尺,厚二丈一尺。除将东、南、北三面的护城濠大加修浚外,又在新修的西城脚下开掘一条成濠,使之和东、南、北城濠相连,这样城濠总长达三千多丈,阔十一丈,深一丈五尺。同时废去宫步等五门,只剩下七门,每门上都筑有城楼,城四角又有角楼。

七座城门是:东面有永和门,又称澹台门。东南有顺化门,又称琉璃门。南有进贤门,又叫抚州门。南面还有惠民门,是农民送粮至惠民仓的必经之路。西南有广润门,又称柴步门或桥步门,附近有街道称桥步街或翘步街。西有章江门。北有德胜门,因朱元璋的部将赵德胜与陈友谅鏖战时战死在城楼上,因而得名。明初朱元璋制的周颠仙碑(立于庐山仙人洞前的御碑亭内)说:“朕于南昌东华门道左见男子一人,拜街道旁,朕谓左右曰,此何人也,左右皆曰,颠人。”但考明初南昌七门并没有东华门之名,有可能民间继续沿用南唐南都时的称呼,把永和和章江门分别称为东西华门。城内依然没有子城,元代建行省于子城内。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宁王朱权移居南昌,宁王府也设在子城内,直到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宸濠叛乱被诛时才废。

早在宋代,就因有洪恩桥、广济桥(状元桥)和灵应桥的架筑,开始把东湖分隔为东湖、西湖和北湖,并称三湖。至明代只是将三桥改为石砌。清代时,也只有三湖之称。由于南昌是宁王的藩封盛地,子孙繁衍,一些王侯贵族和士大夫阶级整日寻欢作乐,恣意游玩,因而有进一步整治东湖的要求。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因湖淤塞,知府范涞就征调南昌、新建两县农民挑浚挖深,又勘察得知水关桥的外闸久废,因而重新砌置一新。同时,又分别修通九津,即排泄湖水和城区积水的渠道,在广润门的称五行津:东南的称五事津(即水关桥);惠民门下的称八政津;永和门北的称三德津;德胜门的称稽疑津;章江门北的叫庶徵津;南面的称五福津。各津水都与城外的濠沟相连,这就是南昌的所谓“三湖九津”的由来。

清代南昌城布局 古代南昌城的变迁和发展史略(2)

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知府卢廷选对三湖又进行了两次更大规模的整治,首先,第一次用石和砖砌筑堤岸达五百余丈,建筑桥梁五座;其次,将三湖之沿堤开辟为衢路,并广植垂柳以环绕之。经过这两次整建,三湖面貌焕然一新,一时画舫兰桡,珠帘翠幙,几乎可以和当时杭州的西子湖争胜。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在游罢东湖旁的杏花楼后吟诗道:“茂林修竹美南洲,祖国宗侯集胜游。大好年光与湖色,一尊风雨杏花楼。”

明初营建起来的这一坚实、高大的南昌城墙,经历了明、清两代五、六百年风雨,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动。清代,只是先后进行了一些局部的维修和巩固。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广润门被毁,又进行了重建。据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的测量结果,城周达二千六百六十丈,合一十四里余。城南至城北径四里余;城东至城西径三里半。城门有七:东曰永和,东南曰顺化,南曰进贤、又南曰惠民,西南曰广润,西日章江,北曰德胜。进、顺、惠、广四门隶南昌县,德、永、章三门隶新建县。自永和门至顺化门二里余,城高二丈八尺五寸,自顺化门至进贤门二里余,城高二丈八尺五寸,自进贤至惠民门二里弱,城高二丈八尺,自惠民门至广润门一里半,城高二丈八尺五寸,自广润门至章江一里强,城高二丈九尺,自章江门至德胜门二里强,城高二丈八尺五寸,自德胜门至永和门三里半,城高二丈八尺。

清代二百多年间,城内“三湖九津”的排水水网更趋完善。湖水依然通过水关桥与赣江相通,水关桥的内外闸起着很好的调节作用,当湖水高涨时,则开内外闸让其流入。

清代南昌城布局 古代南昌城的变迁和发展史略(3)

作者:彭适凡

来源:南昌市城市总规划-学术讨论会论文资料汇编

选稿:江西地名研究小组

编辑:汪依婷

校对:邹怡思

审定:黎淑琪

责编:吴雪菲

(由于版面有限,文章注释内容请参照原文)

欢迎来稿!欢迎交流!

转载请注明来源:“江西地名研究”微信公众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