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家乡的小山村(安丘朗读二姨家的土豆)

朗读家乡的小山村(安丘朗读二姨家的土豆)(1)

朗读家乡的小山村(安丘朗读二姨家的土豆)(2)

点击语音可进行收听

二姨家的土豆

又到了每年吃新土豆的时候。

前几天,公爹赶集给我们买来一大袋土豆,说到了能吃新土豆的时候了。

是啊,又到了每年吃新土豆的时候。

每年这个时候,便总会想起二姨家。

儿时,二姨家是我们一众表兄妹的聚集地。我的整个小学时光,多半是在二姨家度过,白天在二姨家吃饭,晚上才回家睡觉。在二姨家吃饭,每餐必有的一定是中午的炒土豆丝和晚上的八宝粥。二姨家在农村,那时候还没有推行新农村建设和旧村改造,村子里家家户户住平房,种责任田。二姨家的责任田里就是种了土豆的。

朗读家乡的小山村(安丘朗读二姨家的土豆)(3)

春末夏初,地里的土豆长好了。新挖出的土豆被放在一个个竹编的长方形大菜筐里用小推车运回家,盖上篷布,放在过道里。过道里的穿堂风一吹,脆生生、水灵灵的新土豆也跟着降了温,能保存很长时间。

吃土豆丝,先得剐土豆皮。在二姨家,剐土豆皮可是个大工程,热闹得很呢。二姨从过道的菜筐里挑一大盆土豆放在天井里,我们一众表兄妹齐上阵,有坐马扎的有蹲着的,在手里的土豆和剐片上下翻飞,嬉笑着比赛谁剐的土豆又好又快。说到剐片,其实就是从地里捡来的厚玻璃片。那时候没有去皮刀,农村里用的好像都是这种玻璃片,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用着却也很方便。因为孩子多,二姨便收集了很多这种玻璃片。一到剐土豆皮的时候,便给我们每人分一块。

刮土豆皮也是有讲究的。刚从地里挖出的鲜土豆是最好剐的,玻璃片在土豆上轻轻一划,差不多半个土豆的皮就能顺势脱落下来。但是挖出来时日多的陈土豆,土豆皮紧紧拘在土豆上,剐起来就比较费劲儿了。

朗读家乡的小山村(安丘朗读二姨家的土豆)(4)

剐完土豆皮,就是切土豆丝了。这可是个技术活,我们这群十几岁的毛孩子是干不得的。所以,二姨家的姐姐,便当之无愧地担起了这个重任。大菜板往天井中间一放,先切片再切丝,姐姐切土豆丝又快又细,手起刀落间,土豆丝就切好了,每次都让我们这群小孩子看得目瞪口呆,称赞连连。

二姨喜欢菊花。那时二姨家的天井里,种了各式各样、花色各异的菊花,黄的、白的、绿色、粉的……争奇斗艳、煞是好看。二姨不疼我们吃吃喝喝,却是分外疼惜她的菊花们。我和表哥表姐们在天井里嬉闹,总得小心躲闪那些菊花,若不小心折坏了一只,二姨便会心疼地絮叨好几天。现在想来,那些漂亮的菊花,是清贫年代中,二姨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寄托和向往,所以格外珍重。

后来,我跟着妈妈离开了那个村子,二姨家的房子也进行了翻盖,建起了宽敞的砖瓦房,没有了昔日的小农家院和小砖房。以前种在天井里的菊花,被二姨挪进了花盆中,跟着搬进了新房的客厅。再后来,二姨家的村子实行旧村改造,二姨家搬到了新建的楼房里,不再种责任田了,放土豆的工具也由过道里的竹编大筐换成了厨房里的小菜篮。如今二姨年纪大了,我和哥哥姐姐们各自忙于工作,去二姨家的次数也不再像儿时那样频繁。但童年时的二姨家,却在我脑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土豆,八宝粥,天井,天井里的菊花,东屋新做的大衣橱,西屋的土炕……

我的二姨,我很爱她。

朗读家乡的小山村(安丘朗读二姨家的土豆)(5)

-作者-

马颖,女,安丘市辉渠镇人,1990年4月生,现任职于安丘市官庄镇人民政府。

-朗读-

罗玲,退休干部,普通话一级乙等,朗读爱好者,喜爱用声音抒发和传递对生活的感悟,以阅读和书画获致艺术素养及情趣。

编辑:王昕

朗读家乡的小山村(安丘朗读二姨家的土豆)(6)

猜你喜欢

厉害!安丘名吃登上《人民日报》!赶紧看看是啥?

热热热!35℃!37℃!36℃!安丘进入“高烤”模式!端午天气竟然…

安丘留山惊现狐狸!有图有视频.....

安丘这两个镇要火!入选全国重点镇!将被重点扶持,是你的家乡吗?

景芝发生一起四车连环相撞事故,现场视频流出.....

朗读家乡的小山村(安丘朗读二姨家的土豆)(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