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寓言课文(刮目相待选自初中一年级语文课本)

  (一)课文原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初中一年级下册第4课),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初中寓言课文?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寓言课文(刮目相待选自初中一年级语文课本)

初中寓言课文

  (一)课文原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初中一年级下册第4课)

  (二)文化因素:出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为熊虎也。计安可不预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裴松之注引《江表传》“(鲁)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三)文化内涵:对上面的引文分两步说:

   第一步今译《吕蒙传》:周瑜病死,他的水军都督一职由鲁肃接替。鲁肃上任去陆口,经过吕蒙驻防的地方。这时鲁肃还有些轻视吕蒙的地方。这时有人对鲁肃说:“吕蒙将军的功业和名声都有提高,您不可以按过去的眼光看待他。您要考虑到这一点。”于是鲁肃就前往吕蒙的军队驻地看望吕蒙。

   到了以后吕蒙备酒款待鲁肃。两人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吕蒙问鲁肃:“您接替周瑜担当重任,跟关羽的驻地东西为邻,您准备用什么策略来防备发生意料不到的事?”鲁肃随便就回答了一句:“到时候随机应变吧。”吕蒙一听不大对劲儿就说:“现在我们东吴和西蜀关羽虽然是有联盟,表面上像是一家人,可是您别忘了关羽实际上是凶险的熊虎之辈,对于他怎么可以不事先做好防备的计划呢?”

  接着吕蒙就给鲁肃提出了五条防备之策。鲁肃一听赶紧离开自己的坐席来到吕蒙身前拍着吕蒙的后背说:“吕子明啊,我真不知道你的才略现在已经提高到这么高的高度哇!”酒后鲁肃去拜见了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两人才分别。

   第二步今译裴松之注:《吕蒙传》只说了“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就结束了鲁肃说的话。其实还有话没记录上,裴松之给做了补充:我以为你只有军事方面的才能,没成想你的学识也这么渊博呀!已经不再是以前的“吴下阿蒙”。吕蒙说:“你与读书人分别三天,就要抹去老眼光而用新眼光看待他!”

读完《吕蒙传》《裴松之注》之后,读者马上会想到一个问题,就是鲁肃心目中的“吴下阿蒙”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变化?这就又涉及课文上引用的《资治通鉴》中的一个情节了:“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就学。”读者回顾完这个情节,就知道吕蒙之所以有很大变化,乃是听了孙权规劝的结果。所以总结以上各段文字,我们可以得到的启发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可认为是说出了“看待人的标准”。如何看待人?传统文化强调:对自己以前就认识的人,不论他是否是“士”,不论与他已多少日未见,如果又有接触,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因为这样做,符合“人是发展的”这一规律。

说明:为了帮助中学生家长顺利地为自己的孩子答疑,帮助中学新入职的教师查找资料,帮助高年级学生顺利自读,本《随笔》将对这些含传统文化因素的名言警句做一些讲解。敬请阅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