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和陈的成语(成语梁上君子和东汉一代廉吏陈寔)

现在一说“梁上君子”,大家都知道是指“小偷”。

其实,这个成语典出一代廉吏陈寔劝人向善的故事。

陈寔在东汉时期一名官员,曾任太丘长。按东汉的官制,大县的长官可以称为县令,面积小县的长官就称为长。太丘就是现在永城市太丘镇。

刘和陈的成语(成语梁上君子和东汉一代廉吏陈寔)(1)

陈寔

梁上君子的典故就是发生在陈寔任太丘长,据《后汉书·陈寔传》叙述:“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实阴见(暗地看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颡归罪(跪拜于地请求治罪)。实徐譬(教导)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已反善,然此当由贫困’。令遗(hui,赠送)绢二匹。自是一县无复盗窃”。

文章的意思就是说:有一小偷夜入陈寔家中躲房梁上准备行窃,陈寔入房暗暗地看见了,但并没有喊人捉拿或者报官。而是招呼自己的子孙过来,严肃地教训道:“做人不可不自勉励,不善的人未必生成就是坏人,后来养成了恶习,梁上君子就是这类人啊!”小偷大惊,立即跳下来叩头认罪。陈寔又训导他说:“看你的模样不像坏人,或者是家庭贫困造成的吧。”接着就让家人送给他两匹绢布放他走了。从此全县再无盗窃。

刘和陈的成语(成语梁上君子和东汉一代廉吏陈寔)(2)

梁上君子

成语陈寔遗盗也是典出这个故事。

陈寔以清高有德行闻名于世,他两个儿子子陈纪、陈谌也受他影响,“俱以德称”,父子三人被时人号称“三君”。

陈寔在太丘县劝农桑,倡教化,减赋税,轻刑狱,明法纪,广施廉政,深受太丘老百姓爱戴,留下了“牛车赴任”、“陈寔遗盗”等脍炙人口的成语故事。陈寔不畏权贵,刚正不阿,淡泊名利,清正廉洁的做人为官之道仍值得今天的党员干部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学习、借鉴,陈寔的廉政文化给我们深刻启示。

刘和陈的成语(成语梁上君子和东汉一代廉吏陈寔)(3)

陈寔雕像

近年来,太丘镇党委、政府结合本地实际,深度挖掘东汉时期一代廉吏—陈寔廉政资源,多方筹措资金,建设了集休闲娱乐、宣传教育于一体的陈寔公园,并充实了廉政文化内容,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园中陈寔像总高3.6米,总重20.4吨,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陈寔铜像。陈寔身着巨幅披风、线条粗犷、结构松散、人像下为铜素,铜身连为一体,化石般的整体造型头部寿眉浓密修长,双目直视若有所思,颧骨略为凸起,连腮美髯飘洒,神情肃穆刚毅,县长束发打扮,这尊像既体现了太丘长长含辛茹苦﹑矢志廉厉的强悍气质,又蕴含了古代哲人修养有素的道德风范。2014年3月15日,永城市将陈寔公园命名为陈寔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