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海峰武松桥上搏斗(丁海峰为演武松)

新京报记者 张赫

摄影:新京报朱骏

新媒体编辑:庄蕾

《水浒传》曾在武松出场时对他有过这样一段描述,“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在无数版本的武松中,丁海峰饰演的武松认可度最高。

丁海峰武松桥上搏斗(丁海峰为演武松)(1)

丁海峰武松桥上搏斗(丁海峰为演武松)(2)

丁海峰(新京报朱骏摄)

没定角色就进组练刀枪棍棒

1994年,刚刚毕业丁海峰只演过一部不出名的农村戏,但却偶然间却被导演张绍林看中。张绍林认为他的身形、眼神,都和武松极为相似。

丁海峰武松桥上搏斗(丁海峰为演武松)(3)

接到《水浒传》剧组的电话时,丁海峰也非常兴奋,“我当时也不担心对方是骗我,因为那时候本身我也动了改行的念头,觉得当演员是朝不保夕的了。”而来到《水浒传》剧组试了一段武松的戏后,丁海峰就稀里糊涂地留下来训练了。

丁海峰武松桥上搏斗(丁海峰为演武松)(4)

尽管很多工作人员认为他身上根本没有武松的粗狂,也没有人告知他能否出演,同时也不断有其他演员来试镜,但丁海峰依然每天在剧组拼命练习刀枪棍棒。 在导演中心制的年代,丁海峰完全不知道应该如何努力,只知道如果导演觉得人物感觉不对了,就会马上换人。

丁海峰武松桥上搏斗(丁海峰为演武松)(5)

武松用手捶酒缸

于是他每天晚上从道具组借兵器,一个人到花园偷偷练习;曾经酒量不行的他,也买了一箱酒,每晚在宿舍一个人拼命的练酒量,微醺时便给自己壮胆,“我就是武松!”

丁海峰武松桥上搏斗(丁海峰为演武松)(6)

丁海峰说,那时候真的还年轻,顾不得那么多。面临着这样的机遇,就必须玩命努力。

那时演员不娇气,还能动就不叫受伤

在拍摄《水浒传》之前,丁海峰并不擅长打戏,连肌肉都是临时玩命练出来的。但在拍完这部戏之后,丁海峰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定义为“武打演员”。“因为所有打戏基本都是自己完成的。”丁海峰说,那时候年轻,总想挑战一下。

丁海峰武松桥上搏斗(丁海峰为演武松)(7)

丁海峰版武松的打戏非常经典

当时,受伤在剧组几乎是司空见惯的事。《水浒传》的演员们对受伤的定义是,完全动不了才算“伤”。如果仅是皮肤被刀剑砍伤,一般只需要到医院缝几针,回来用大力胶把绷带一粘,就可以继续拍摄。

丁海峰饰演的武松是剧中打戏最多的角色之一,受伤也是家常便饭。较严重的一次是在拍摄“醉打蒋门神”时,蒋门神需要抡板凳砸武松,丁海峰和对手戏演员都害怕对方会受伤,于是这一场戏拍了无数遍。

丁海峰武松桥上搏斗(丁海峰为演武松)(8)

醉打蒋门神的打戏拍了半个月

最后丁海峰只得咬着牙跟对方说,“哥们儿,这一遍你抡快点,我躲慢点,砸到了算我的。”但当板凳一抡,板凳腿却正好砸到了丁海峰的肋骨上,他当场呼吸困难,倒地不起。“当时我真的不敢喘气,也不敢说话,送我去医院的路上哪怕有一个小颠簸,我都疼到不行。”

到了医院后,医生诊断丁海峰是软组织损伤,没有骨折。他的第一反应是“放心了”。丁海峰说,那时的演员没有那么娇气,剧组的拍摄时间也非常紧张, “所以即便受了伤也要继续拍。我们必须对得起观众,这是一个演员最基本的素养。”

新京报:如果再选一次,最想演《水浒传》里哪个角色?

丁海峰:我肯定还想演武松。完全没想过演别的角色,因为从骨子里个性、各方面来讲,武松还是挺合适我的。

新京报:对于《水浒传》这部剧还有哪些遗憾?

丁海峰:因为拍武松那时候我还年轻,现在看总觉得还能塑造的更好。但可能正是因为我年轻,当时才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无畏精神。虽然现在成熟了,但再让我演肯定不是当初观众喜欢的那个意思了。

  • 对“潘金莲”的印象?

回忆与王思懿第一次见面,丁海峰说,当时潘金莲的人选是所有演员最为期待的,因此当王思懿来到剧组时,正好在练哑铃的所有男演员,目光瞬间就聚焦到她身上,“大家就像梁山好汉一样,眼神特别吓人。”当时王思懿一瞬间被吓到贴到了墙边,喘着粗气直言,“你们这帮人光着膀子盯着我,怎么这么吓人?”但丁海峰笑称,接触久了他才发现,原来王思懿其实非常豪爽,剧中的炊饼都是王思懿亲自下厨做的,“大家经常开玩笑,称她是我们的第109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