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雄安新区未来的畅想 光明时评雄安新区

作者:孙英臣四年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个大战略的背后,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宏伟构想,更是区域协调视角下的中国发展大棋局四年来,雄安新区建设风雨无阻、日夜兼程,其铿锵前行的步伐坚实而沉稳,这座“未来之城”正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对雄安新区未来的畅想 光明时评雄安新区?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对雄安新区未来的畅想 光明时评雄安新区

对雄安新区未来的畅想 光明时评雄安新区

作者:孙英臣

四年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个大战略的背后,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宏伟构想,更是区域协调视角下的中国发展大棋局。四年来,雄安新区建设风雨无阻、日夜兼程,其铿锵前行的步伐坚实而沉稳,这座“未来之城”正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

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历史性战略决策,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亲自谋划、亲自决策、亲自推动,倾注了大量心血。雄安新区设立以来,在关于新区规划建设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指引下,新区广大干部群众迎难而上、担当作为、全力攻坚,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发展。起步之初,雄安新区坚持先谋后动、规划引领,借鉴国际成功经验,汇聚全球顶尖人才,累计邀请1000余名专家、200多支团队、2500多名技术人员参与规划编制,充分体现了对这项历史性工程的审慎与谨严。

“千年大计,必作于细。”在规划阶段,雄安新区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稳扎稳打、不求速效,总体规划编制历时一年多时间,规划技术指南编制历时一年时间,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进入大规模开工建设阶段不久,遭遇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雄安新区坚持生命至上,实施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切实筑牢“三道防线”,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现场进行全方位、全周期管控,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稳妥有序完成2020年127个村征迁任务,全面推进重点片区和125个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京雄城际和雄安站开通运营,市民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商务服务中心、综合管廊等项目进展顺利;加快建设创新发展示范区取得新进展,在全国率先发布智能城市建设标准体系框架,率先完成并应用国内首个城市级区块链底层操作系统,有序布局发展高端高新产业3498家……经过四年的不懈努力,雄安新区顶层设计和一些重要基础性工作基本完成,为这座未来之城的建设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作为一座未来之城,雄安新区秉持全新理念推进新区规划、建设和发展。雄安新区是从零开始规划建设的,犹如一张白纸,可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而其规划、建设和发展的理念决定着这座未来之城的功能、品质、格调和风貌。新区把新发展理念全面融入建设创新发展示范区的实践,着力打造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工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优质共享的公共服务;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努力构建蓝绿交织、和谐自然的国土空间格局;坚持配套疏解、高端高新理念,围绕融入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推动形成符合国家重大战略、体现国家竞争力的产业布局。今年以来,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提出加快实现雄安新区“新形象、新功能、新产业、新人才、新机制”的“五新”目标,一幅雄安画卷已经徐徐铺展开来。

雄安新区诞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必须增强世界眼光和历史眼光,始终心怀“国之大者”,从“两个大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建设雄安新区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一方面,雄安新区建设发展对于有力有序有效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弥合首都与周围的工业农村地区的经济差距,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国家战略不断向纵深推进,具有重大意义;另一方面,雄安新区的定位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发展,对于我们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走出一条开放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具有重大意义。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建设雄安新区是一项历史性工程,一定要保持历史耐心,保持“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稳扎稳打,一茬接着一茬干,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将雄安新区打造成未来城市的标杆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样板。

(作者系河北省委党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

来源: 光明日报客户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