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水墨墙画(水景扇形画同筑田园梦)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于悦

“村子美了,产业强了,腰包鼓了。”济南市槐荫区玉清湖街道常旗屯村民王文川这样总结村子这几年的变化。水美,天蓝,气清,生态环境是玉清湖街道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对村庄“一村一韵”打造的基础上,玉清湖街道多点开花的产业培育,多彩绽放的党建组织,也为乡村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乡村振兴水墨墙画(水景扇形画同筑田园梦)(1)

生态玉清湖乡村美如画。

一村一景逐个打造

乡村有颜值更有气质

走进玉清湖街道东谢屯村,一股清新之风扑面而来,蔚蓝的天空下,白墙红瓦的小洋楼排列得整整齐齐,崭新的柏油马路旁,错落有致的绿化带,点缀其中的雕塑小品,还有沿街墙体绘制的彩绘,美丽宜居的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今年我们对村庄环境进行了整体提升。”东谢屯村党支部书记郑乃东说,在玉清湖街道的统一规划下,对东谢屯的道路进行了维修,粉刷了墙体,还规划了100多个车位,不仅杜绝了乱停乱放,也更加方便了村民的生活出行。

东谢屯村还在周边村庄中率先打造了一家乡村博物馆,八仙桌、煤油灯、地契、家谱……一份份从村民那里征集来的老物件承载着这座乡村的悠久历史,也让乡村在颜值之外又平添了一番文化气息。

作为小清河的源头,生态环境一直都是玉清湖街道得天独厚的优势,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乡村也都是如此。保持自然环境的同时,人居环境的打造上,玉清湖街道也毫不马虎,通过引入城乡环卫一体化市场机制,聘请第三方服务队伍进行保洁、垃圾清运,保证一日一清,新建设了一座日处理300立方米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站,收集处理常旗屯、宋家桥和龙王庙村三个村庄的生活污水,为了加大对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力度,街道对自来水饮用水管道进行升级改造,实现了100%的村内自来水普及率。

“我们把农村连片整治项目作为促进农村发展的动力,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原则,对所有村居连片整治、逐个打造,进一步完善了辖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和人居环境相得益彰。”玉清湖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房玉勇说。

康养、旅游同步发力

全力培育特色产业

小清河源头旁的常旗屯屯里公社,一派繁忙的景象,40亩广袤的土地上,绿幽幽的共享菜园里种植着辣椒、小白菜、萝卜,垂钓池里各色观赏鱼来回游弋,花卉大棚里五颜六色的花儿含苞待放。美丽的田园风光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到访。

“我们的公社今年刚开放,共有156块租赁菜地,已经租出去了150块,有的是自种,也有托管。”常旗屯村委会主任刘冠军说。其实就在几年前,常旗屯屯里公社所在的地块还是一片废旧的大棚,经过改造,这里已经具备了农家乐、共享菜园、花卉培育等多种功能,不久的将来还将建成餐厅、农产品代销点、停车场等,发力打造特色乡村旅游产业。

离济西湿地不远处,一座座崭新的民宿正拔地而起,这里是玉清湖街道东谢屯村集康养、民宿、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项目建设现场。“我们拆除了占地26亩的危房,并重新规划,目前项目一期已建成高端康养及特色经营楼10座,正在装饰中。二期将建设具有新中式情调的睿庭高档居家康养、民宿、旅游设施68套,形成具有丰富亲水资源的湖畔康养、民宿、旅游区,拥有一栋四层(5850平)的游客接待中心。三期建设计划为景观风格迥异的湿地景观。”东谢屯村党支部书记郑乃东介绍。

借助辖区生态资源和汽车产业带以及医养康养资源的优势,玉清湖街道近年来优先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两大产业。例如,引进康养和养生体验项目,探索艾草线上线下销售产业,新庞庄以康养、采摘、拓展、餐饮于一体的综合发展模式,也拓宽了发展乡村旅游的路子。除此之外,玉清湖街道还打造了睦里清源、龙王庙湿地公园和玉符河等生态景观,全力培育乡村旅游特色产业。

“一湖四水一湿地”,利用生态资源优势,玉清湖街道也形成了特色产业发展思路,“我们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将现有单一农作物进行合理调整,统一布局,通过种植高效益农作物,提高土地产出率,实现集体增收。”房玉勇说。

乡村振兴水墨墙画(水景扇形画同筑田园梦)(2)

常旗屯屯里公社的共享菜园打造特色乡村旅游产业。

党建品牌“多彩绽放”

串起乡村振兴新图景

在玉清湖街道的新庞庄,一座1000多平米的新建“中医康养基地”拔地而起,这个村里的新“项目”不只惠及本村居民,还为周边群众提供了便利。“我们引进了两名中医专家,打造出一个集中医诊疗、养生保健、药材种植于一体的中医体验基地,带动医养产业发展。”新庞庄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耿广波说。

说起新庞庄的产业振兴,每一项都特色满满,在村南头,打造了以真人CS拓展训练为主要内容的户外体验项目。离CS基地不远处,还有一座“生态迷宫”,这处迷宫利用村庄植被覆盖率高的优势打造,占地约14亩,推出“竞速赛”“挑战赛”“竞物赛”等多种体验项目。

耿广波称,在新庞庄的各项建设和发展中,也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开设了‘大波热线’,以我个人的电话为热线载体,搭建了为民服务解忧的线上平台,并结合党群服务中心建设,设置了矛盾纠纷问题调解工作专岗,通过书记线上协调、两委线下调解,让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基层党组织团结有力,乡村振兴才能蹄疾步稳。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中,玉清湖街道着实做出了自己的特色,“我们通过红色阵地打造、蓝色盾牌约束、绿色生态发展、橙色服务送暖、金色产业提升,打造出了‘党建 多彩绽放’的党建品牌,将党建与乡村振兴串联了起来。”玉清湖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牛国蕾说。

“水景扇形画,生态玉清湖”,为了实现这一美好愿景,玉清湖街道创新性提出“围绕一条主线,织密两张网络,盯牢三个重点”的“123”党建工作机制,助推党建工作全面提质增效。

牛国蕾介绍,玉清湖街道连续三年开展基层组织建设规范年、提升年、巩固年活动,实施基层党支部建设规范提升行动,构建起以党的领导为核心,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融合”,安全防控体系、矛盾化解体系、民生服务体系、科技支撑体系的“一核三治四体系”治理模式,创新网格化服务管理“7441”模式,提升社会综合治理服务水平,增强基层组织的领导能力、统筹能力和组织能力,集中力量解决村民关心的问题,理顺乡村发展思路。把大事小情办到实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