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故事(长亭外古道边)

“长亭外,古道边”这首我们在儿时就会唱的《送别》,经典到近百年来无人能够轻易超越。而写下这首歌的人,就是风流半世,遁入空门半世的李叔同。这个出生于富贵人家的少爷,做公子的时候是翩翩少年,到了中年又是令人景仰的名士,再后来演话剧、学画画,到高校里给学生教书,后半生又遁入空门成了高僧。他在艺术上的成就无人能比,同时在佛法上也取得了很高成就。人生在世者,能如李叔同一样,所做的事样样都做好的人,实属不多。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故事(长亭外古道边)(1)

01出生豪门,饱读诗书

1880年的秋日,在天津的一家三合院里,李叔同出生了。李家先祖最早经营盐商与银线,也是首屈一指的大户人家;而他的父亲李世珍曾进士及第,官至吏部主事,因为要回家继承家业,所以又辞官经商。在父亲的打点下,李家的家业又一步扩大,因为他父亲做投资的是当时最火热的银行金融,李叔同就在这样的钟鸣鼎食之家出身,在当时的天津城里,是一等一的公子哥,唯一有点遗憾的,就是李叔同的母亲是李家的小妾。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故事(长亭外古道边)(2)

他的身份在家中略低一筹,不过他仍然是在宠爱中长大的,而且李家的家教极为严苛,压根不允许家中的孩子肆意玩耍。李叔同在5岁的时候就开始背诵名家格言,6岁的时候进入私塾念书,11岁早已经将唐诗宋词还有时间都熟记于心;等他长到15岁的时候,除了出口成章以外,他还主动学习了金石篆刻,还有当时人们并不感兴趣的算术、外语,他所展现出来的聪慧与勤奋,让他在天津城里的名声与日俱增。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故事(长亭外古道边)(3)

02情窦初开,打破标准

随着李叔同的年龄逐渐增大,他所读过的书也让他以同龄人更加早熟,在十几岁的年纪,他已经开始思考着人世繁华的苍凉。而且那个时候的他,也有点处于叛逆期,对小时候学过的传统知识有点失去了兴趣,反而对戏院里的那些戏曲,有着更为浓烈的兴趣。这一时期的他经常出入戏院,结识了当时的一位名叫杨翠喜的伶人。杨翠喜可以说是他少年之恋的开端,虽然两人年龄、身份和阅历都有极大的差距,但是李叔同却对这个女子十分痴情。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故事(长亭外古道边)(4)

只可惜杨翠喜后来被卖入官家为妾,逐渐与李叔同失去联系。等到李叔同长到18岁的时候,母亲为他商定了一门婚事,他娶了当时一位茶叶商人的女儿为妻,可是他对这个女子丝毫没有感情。当时哥哥拿出为她置办婚礼嫁妆的30万,他却都投身于自己喜爱的艺术事业。其实按照他家中的情况,李叔同本可以按照父母的意愿,衣食无忧的就这样过完一生。可是那些一模一样的生活,在他眼中就毫无乐趣,又规定好了人生的标准答案,他并不希望这样活着。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故事(长亭外古道边)(5)

在1898年的这个秋日,李叔同带着母亲前往上海定居,在这里他开启了不一样的人生,这个时候的李叔同仅有20来岁,他在上海参加了城南文社,同时又考入了当时的南洋公学,在上海声名鹊起,受到了不少文人雅士的青睐。这个时期的李叔同也过的,有几分风流公子的模样,或许是往日的情感没落,婚姻不随他意,在那个繁华的上海,李叔同开始纵情声色,他享受着城市的繁华,在红尘中与那些歌郎、名妓密切来往,他在这段时间里,虽然过的风流潇洒,但是也足以见得心中的迷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故事(长亭外古道边)(6)

03纵情声色,出国留学

其实如果他一直就是在这样声色犬马的日子中继续过下去,或许李叔同留给后世的,就只是一个整日喝酒吟诗的纨绔公子哥。可是他偏要打破生活,在1905年,他决定远渡日本学习。去到日本以后,他将留了20多年的辫子给剪掉了,以前的长袍大褂和布鞋,他一律换成了时下最流行的西装皮鞋,在日本学习的那些年,他所有公子哥的那些坏习惯都已经逐步改掉了,他开始变得越发自律,在学习上也格外刻苦。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故事(长亭外古道边)(7)

熟读诗经的他,还亲自为那些西洋乐填词,那些小众歌曲流传一时,创办的那本《音乐小杂志》,成为了我国第一本现代的音乐刊物;当他和几个同学想要组建话剧社的时候,谁知无意间主办的话剧社成为了历史上的第一个有演出节目的话剧团。而李叔同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在做事的时候,能够拼尽全力去做。别人都羡慕他能够轻易获得成功,不知他在背后所花费的心血。在日本上他还结识了自己的真爱,这个女孩子名叫诚子,他曾经是李叔同的裸体模特,因为意气相投而走到了一起。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故事(长亭外古道边)(8)

04遁入空门,认识自己

随着李叔同思想的不断进步,他也一次又一次的重新认识自己,并且重新规划自己的未来人生。从日本回国以后,他前往杭州师范担任这所高校的老师,以前那个纨绔子弟全然不在了,上课的时候他极为严肃,每次在课程开启前又或者是结束时,他都要给学生鞠躬。那个严肃又认真,总是穿着一袭灰色长袍,戴着黑边眼镜的李叔同,与留学时的模样完全不同。在李叔同看来,当老师就要用心,不能辜负教书育人这4个字。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故事(长亭外古道边)(9)

在杭州的西湖边上,他不去在乎家道中落,而是认认真真的,教给学生音乐和画画。他的一口英文,比当时学校里的英文老师更加标准;他也喜欢写诗文和书法,以及当时的国文先生要更加出色,甚至还成了民国时期有名的书法家;他教西洋画的时候,一定要用真的人体模特,这种背离世俗道德的做法,在彰显她与众不同的同时,也将新思想逐步引入了中国。在艺术这方面,李叔同绝对优秀。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故事(长亭外古道边)(10)

或许当时的人们会觉得,李叔同就这样安安静静的做一个普通教员一辈子了。但是在1918年,他又做了一个决定,在西湖的这一汪清水之中,凡尘之中再也没有李叔同,他去到了虎跑寺,成了后世受人景仰的弘一法师。他的妻子与她相识相爱已经第11年,当妻子携着孩子从上海前来找他,他却未曾没有让他们进寺庙的门。此后24年,他在这座庙里,吃素、读经、念佛,仿佛重新脱胎换骨一般。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故事(长亭外古道边)(11)

当李叔同出家的消息传来时,整个文学界更是为之一震。谁能想到,曾经那个出生于钟鸣鼎食之家的翩翩公子,那个在文坛上大有成就的文化大师,转眼间却剃度为僧。他的成就影响了音乐界、戏剧界、教育界、书法界等多个领域,他就这样远离俗世,开始用佛法,救助百姓。谁也没能想到,在他遁入空门24年的时间,竟然真心了有700多年历史的律宗,成为了佛教高僧。李叔同在那样的时代中,是一个奇特的人,也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也唯有他在。生逢乱世之时,依然坚持做自己。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故事(长亭外古道边)(12)

作者:青楼诗社

喜欢诗词文化的朋友,欢迎关注青楼诗社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故事(长亭外古道边)(1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