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南渡有什么可以吹的(漫谈衣冠南渡)

中华历史上人口大融合的第一次高潮出现在“五胡乱华”期间当时的西晋(这是个全国性的政权,不知道为什么不叫晋,仅仅叫做东晋)政权由于后宫干政,导致八王之乱以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为代表的南迁的少数民族部落趁势崛起,匈奴刘渊攻入长安,灭了东晋最不起眼的漏网之鱼,王室子弟司马睿在琅琊王氏兄弟的辅佐下建康建立了东晋,逐步稳定住了江南局势,与北方的少数民族形成了隔江对峙的局面,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衣冠南渡有什么可以吹的?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衣冠南渡有什么可以吹的(漫谈衣冠南渡)

衣冠南渡有什么可以吹的

中华历史上人口大融合的第一次高潮出现在“五胡乱华”期间。当时的西晋(这是个全国性的政权,不知道为什么不叫晋,仅仅叫做东晋)政权由于后宫干政,导致八王之乱。以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为代表的南迁的少数民族部落趁势崛起,匈奴刘渊攻入长安,灭了东晋。最不起眼的漏网之鱼,王室子弟司马睿在琅琊王氏兄弟的辅佐下建康建立了东晋,逐步稳定住了江南局势,与北方的少数民族形成了隔江对峙的局面。

少数民族大部分是当时的汉族贵族的奴隶的身份随迁进来的,其中许多民族还处于原始社会,属于未开化的人种。他们进入中原后野性迸发,残暴无比。多年积累的对汉族贵族的怨气加上自身兽性爆发,出现了许多骇人听闻的兽行,甚至吃人的现象。羯族每次打仗就带大量的汉族少女,平时作为发泄的对象,饥饿就作为军粮,称之为“两脚羊”。当时中原百姓失去了政权的保护,沦为了这些胡人的奴隶,甚至军粮,连人都算不上,大量中原贵族和百姓逃难到江南,到江南后逐步南迁,一直到了广东因为海的阻隔才停下南迁的脚步,有一部分人渡海到了东南亚,这里不提。这就是客家人的来历。这些人大部分是拖家带口,集群而来,为了生存与当地的居民进行了混居,给当地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江南的开发至此才开始,南方经济到了宋朝就超过了北方的经济。所以说客家话才是当时中原的官话,而不是现在的当地普通话,是不是很惊奇。

而在北方,少数民族之间也是互相攻击,最后氐族的苻坚大帝统一了北方,统兵百万,想要一统天下。来到了淝水之畔,准备渡江而战。苻坚这个人很有意思,严格来说这个人是靠篡哥哥苻建的位起家的,但是很有容人之量,对用人不疑这个成语用到了极致,最终成也萧何败萧何,他重用汉族谋士王猛,王猛对他来说就是他的诸葛亮,在他的辅助下打败了竞争对手,统一了北方。但败在对降将也是全部无条件的信任,毫无芥蒂,导致了自己的败亡。鲜卑猛将慕容垂(慕容复的祖宗)是一员超猛的猛将,曾经打的东晋生活不能自理,在被亲生哥哥猜忌后投奔他,他毫不怀疑,让他带领自己的本部人马,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极为看重,还有其他被他打败的国家的人也被他收留,没有斩草除根。这些人一直怀有复国的强烈愿望,打仗出工不出力,想办法让前秦苻坚吃败仗,结果,刚跟晋军接触就一触即溃,百万大军顷刻间土崩瓦解,原来的降将都独立建国,甚至苻坚也死在了曾经的降将姚苌的手里,可悲可叹。在苻坚的身上诞生了很多成语,比如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等等。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来到南方的人很多生活很不如意,流露出怀念故土的想法,比较有名的是祖逖(在他身上比较有名的成语是闻鸡起舞、中流击楫),他们组织流亡到南方的北方人(建成流民)建立流民军,在东晋朝廷的有限支持下返回北方收复失地,初期收到了一些胜利,但是由于东晋小朝廷的的牵制,最终无一不失败告终。留在北方的汉族到了亡族灭种的程度。汉族有一个特点,每当有民族大难的时候总有英雄带着主角光环前来救世,这个人就是现在被广为传颂为大帝的冉闵。起初他只是羯族首领石勒的养子,后来在石勒死后他反了后赵,发出了著名的杀胡令。这个政令一出,南迁的胡人到了八辈子血霉,仓皇向北方逃亡,加之路途遥远,南迁胡人能回到故土的十不存一,汉族这样才保存下来。留下来的少数民族也被同化成了汉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