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发现两颗超级地球有生命(美国发现两颗超级地球)

“今日宇宙”网站报道,美国宇航局(NASA)的行星搜索计划“苔丝”新发现了两颗类地行星,令人兴奋的是,这两颗行星距离我们太阳系仅有33光年!由于它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系统之一,由此带来许多想象:这两颗行星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吗?未来我们人类有可能移民到这两颗星球上,建设地外新家园吗?

nasa发现两颗超级地球有生命(美国发现两颗超级地球)(1)

NASA发现两颗“超级地球”

即便是时常关心科学新闻、关注老粥科普文章的朋友,也难免对“光年”这个单位产生错觉,有些人甚至觉得光年并不是什么障碍。

你可就大错特错了!

光年是天文学中常用到的距离单位,它指光在一年中走过的距离,这个距离有多远呢?

我们知道光速是每秒钟约30万公里,更准确地说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299792458米/秒

一年有365.25天,一天24小时,一小时60分钟,一分钟60秒,我们将这些数字相乘:

1光年 = 299792458 × 60 × 60 × 24 × 365.25 = 9460730472580800 (米)

数字太长了,不好记,我们还是粗略些吧:1光年 = 94607亿公里。

33光年就是312.2万亿公里!

人类目前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月球,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大约是38.44万公里,33光年是地月间距离的8.2亿倍。

大闹天宫的孙猴子一个跟斗能飞十万八千里,假设这猴儿一秒钟翻一个跟斗,他也需要连翻180多年——当然了,这只是神话。

nasa发现两颗超级地球有生命(美国发现两颗超级地球)(2)

人类只是到月球表面“撒野”

美国发射的旅行者1号是人类飞得最远的探测器,它目前以每秒17公里的速度飞行。照这个速度一直飞下去,它需要58万年才能飞到。理论上旅行者1号还需要1万多年才能飞出太阳系——如果它真能飞出去的话。

33,这个数字很小,但33光年却大到遥不可及。

实际上天文学家还经常用“秒差距”来衡量天体间距离:1光年约等于0.3066秒差距,33光年差不多是10秒差距。

无它,宇宙太大,我们人类过于渺小,星际旅行需要耗去人类许多许多辈子的时间。

nasa发现两颗超级地球有生命(美国发现两颗超级地球)(3)

太阳系周围有许多“太阳系” 但它们很远

假设未来我们掌握了某种超级科技,可以在100年之内跨越33光年,是否意味着可以定居到这两颗“超级地球”上呢?

据科学家对这两颗行星的初步观测结果,行星b比地球稍大一些,它的半径约为地球的1.2倍、质量约相当于2个地球;行星c的半径是1.5个地球半径,质量有3个地球那么重。它们正在围绕着一颗名为HD 260655的红矮星运行。这两颗行星的公转周期都极短,行星b的公转周期只有2.7天,行星c的轨道周期也仅5.7天。

极短的轨道周期意味着这两颗行星几乎“贴着”恒星在运行,它们被恒星烤得很热。行星b的温度可能高达435℃,行星c的表面温度也达到284℃,这两颗行星都不适合人类生存,比它们条件更好的行星还有许多。

nasa发现两颗超级地球有生命(美国发现两颗超级地球)(4)

“超级地球”不适合生存

既然33光年的距离太远,行星又热到不适合人类生存,为什么天文学家还要研究它们呢?

首先这两颗行星的主恒星是一颗红矮星,这种恒星没有我们的太阳热,却是银河系中最为普遍的一类恒星,大约占了银河系恒星数量的四分之三,并且在太阳系周边的60颗恒星中有50颗都是红矮星。

红矮星的质量小、亮度低,寿命却比太阳(黄矮星)长许多许多倍。太阳大约只有120亿年的寿命,之后它会在一连串氦闪中熄灭。红矮星可以持续燃烧10万亿年,这对于追求永恒的人类来说简直太重要了。

大多数红矮星周围都有行星伴随,如果行星处于宜居带,就很可能有孕育出生命的机会,这也是科学家热衷于研究红矮星以及它周围行星的原因。

nasa发现两颗超级地球有生命(美国发现两颗超级地球)(5)

科学家通过光谱来分析系外行星的化学成分

即便是最先进的望远镜,它看到33光年外的恒星也只是一个模糊的光点,科学家怎么能知道比它更小的行星上是否可能存在生命呢?

当行星穿过红矮星与地球之间时,它会短暂地遮挡一部分恒星的光线,在望远镜的传感器上显示出一个黑影,在天文学上被称为“凌日”。与此同时,恒星的光芒会在行星周围透射出来,如果这颗行星有大气层,望远镜就能通过分析光谱来判断行星大气的成分,因为不同的化学物质会吸收不同波长的光。这样我们就能知道这颗行星的大气层里是否存在氧气、甲烷和水,或者只有氢、氦等不利于生命存在的气体。

假如行星与其主恒星的距离合适、温度适宜,大气层里又有氧气和水,就基本能判断这颗行星是适合生命存在了。

至于说能不能飞去那里,需要多长时间,以及用什么样的技术手段才能去到另一个伊甸园,这个问题只要交给子孙后代考虑便好。

#NASA新发现两个“超级地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